朱高煦露出秒懂的笑意:“皇上昨晚休息得還好吧?”

朱棣瞥了眼朱高煦:“你倒是有心了,今天帶我去看看新廠吧。”

朱高煦神色一愣,旋即問道:“那我去讓人把瞻墉喊過來。”

朱棣擺了擺手:“就你陪我去,樂安發展到什麼程度,我需要好好看看!”

“既然你們要將這裡打造為大明的未來藍圖,我總得先實際瞧一瞧吧。”

朱高煦不敢猶豫,當即領著朱棣出了門,三楊等人都沒有帶。

看完新廠看新田,除了朱高煦,全程也有專業人員進行講解!

合營從一開始的不默契,難銜接,到現在的井然有序,高效運作,這樣的變化不再是一紙奏摺,而是真實地反映在了朱棣的面前。

樂安的百姓衣食住行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尋常農家的房屋也有了質的變化,不再是泥牆草頂。

面貌全新的鄉村甚至讓人有種步入桃源般的錯覺。

村民路過時,無不熱情向朱高煦見禮打招呼,來來往往的百姓,對這個漢王都格外尊敬。

朱高煦心裡甚至為此還有些發虛,補充道:“皇上,樂安能發展成這樣,我和瞻墉都不是首要功臣!”

“若沒有皇上指導有方,平定疆域,給了大明百姓一個和平的時代,日子想好起來都難!”

朱棣哪裡聽不出朱高煦的小心思,不過這話落在他的耳朵裡,也頗為受用。

轉悠完回去的路上,呂震等人匆匆趕來,在見到朱棣的剎那,這才長舒一口氣放鬆下來。

楊士奇等人更是滿頭大汗,他們一起來就聽說皇上跟著漢王出門視察去了。

這他們都不在身邊,要是有個什麼萬一,那還不得天下大亂。

好在一切安然無恙,都是他們多慮了。

朱棣在樂安足足待了三日,回去的時候,樂安高官和朱高煦在站臺上送別!

朱瞻墉則是跟隨著返回順天,反正現在交通便利了,想來樂安,什麼時候都可以。

火車出發時,朱高煦望著奔騰遠去的白煙,眼裡也透著幾分嚮往。

什麼時候自己也得坐上一趟,感受新時代的速度!

抵達順天府時,走出火車站,朱棣打量著順天的市井街道,心中沒來由感受到了一股落差。

明明是引以為豪的新都,可是和樂安相比,依舊有所差距。

皇城國都那可是一國門面,現在世人不知樂安也就罷了,總不能讓順天被樂安比下去。

他想著眸光一轉,落在了同行而回的朱瞻墉身上。

朱瞻墉覺察到老爺子的目光,心中一凜,老爺子這又是在打什麼主意。

三楊似乎也能明顯感覺到兩地的差異。

唯獨呂震,走在最後乾脆地啐了口唾沫,嘴角彎起,似乎這才是他樂意見到的環境。

朱瞻墉去太子府前,老爺子還叮囑了他,一定別忘了交代樂安新學一事。

他無奈回到太子府後,向自己老爹坦白提及此事。

這麼做的結果也只可能有一個!

太子府內廳,朱瞻墉和朱高熾對峙在長桌之前,兩人不知道圍著桌子轉了多少圈!

朱高熾氣得不停喘氣:“你跑什麼跑!”

朱瞻墉嘴角一抽,我特麼不跑,等著被揍不成。

“爹,我都這麼大了,你不能老這麼揍我吧。”

“而且我剛剛都說了知錯,你怎麼都不給人一個機會呢。”

朱高熾拍了拍桌,惱怒道:“你小子還好意思說,算計皇上,換做別人,九族都沒有了!”

“你二叔也是心大,竟然敢和你一同胡來,在樂安如此搗鼓。”

“你不清楚,他這個當二叔的怎麼也跟著一起糊塗!”

“這新學的訊息,勢必很快就會傳開,現在知道有麻煩該找我了?”

“你們事前怎麼就沒想過,和我也商量商量!”

“我今天必須得收拾你!”

眼看朱高熾再動身追趕,朱瞻墉一溜煙看準機會,衝出屋外!

外面,朱瞻墉看到迎面走來的朱瞻基,臉色一喜:“大哥,幫我攔住爹!”

朱瞻基神色一愣,雖然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還是下意識攔住了緊跟著衝出來的朱高熾。

“爹,你們這是怎麼了?”

朱高熾氣憤道:“你攔我做什麼,攔你弟弟啊!”

“你知道這小子做了什麼糊塗事嗎!”

朱瞻墉連忙反駁:“我做得那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大哥,你別聽爹胡謅!”

朱瞻基滿臉困惑,一時都有些懵圈,瞭解完事情原委後,他的臉色也跟著沉了下來。

“爹,現在不是收拾人的時候。”

“呂震他們肯定會傳出新學的訊息,暗中找人抵制。”

“我們動作要是再不快一點,過兩天朝堂上彈劾的瞻墉和漢王的摺子就該滿天飛了!”

朱高熾扶額嘆了口氣,隨後無奈地瞟了眼朱瞻墉:“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創辦新學,變革科考,知道這會鬧出多大動靜嗎?”

朱瞻墉小聲說道:“遲早都得這麼改,先把路鋪開不好嗎,朝堂上官員自成南北兩派,背地裡關係複雜,暗中相連。”

“不用新制將其打亂瓦解,遲早會給大明埋下禍根!”

朱高熾深吸了一口氣,這一次他還真的無法反駁。

朱瞻墉所說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做法太超前了,接下來每一步都必須慎重穩定,否則可能會爆發難以想象的混亂。

他瞥了眼朱瞻墉,心中暗歎,這小子估計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站在了風口浪尖……

想到這裡,他的眼神微動,忽然靈光一閃。

“瞻墉,我不管你如何解釋,現在事情鬧得這麼大,你別想讓我白給你擦屁股!”

“正巧最近有個案子,西域每年都有貢使攜貢品前來,再討賞而歸!”

“目前有情報稱,這些從西域前來的貢使,不少人身份有假,懷疑是商人假扮,以此謀利。”

朱瞻墉神色一愣,旋即愕然道:“他們膽子這麼大,竟然敢薅大明的羊毛!?”

朱高熾撇嘴道:“正是看中大明的大度,對於西域貢使,從不吝嗇回禮,這才使得這些人為了利益,不惜鋌而走險!”

“你接下來就別管新學的事情了,抽身出來,好好調查這件事!”

“什麼時候處理好了,我就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