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萌心急如焚啊!他家在隔壁市,包了十畝地種草莓。

8月中旬至下旬種植,100天左右果實成熟,可以採收到次年6月,共收果實4-5批。

往年這個時候,會有很多遊客去棚裡採摘,剩下的也可以賣給超市,從來不用擔心。

但是今年一直在下雨。

棚裡每天都有幾百斤草莓成熟,不摘吧,爛在地裡;摘了吧,爛在盆裡。

兩頭為難。

他媽給他打電話,說了家裡的困境,希望他想想辦法,好歹他也是村裡數得上號的高材生。

他只能跟張雪嬌求助。

可當初他攔著張雪嬌,不讓她無償給農戶帶貨,現在怎麼開口?忍不住扭頭看了一眼,張雪嬌正在打電話,靠著椅背笑的挺開心,應該是熟人。

確實是熟人,張雪嬌正在跟齊雲例行通話,聊到前幾天她感冒的事,齊雲調侃她:“sin給我發微信,說你跟老公撒嬌的聲音,聽得他骨頭都軟了.”

“淨瞎扯!”

張雪嬌死不承認:“我是那種人嗎?他聽錯了!”

“我還聽sin說,你昨天跟你老公在食堂卿卿我我,還互相餵飯.”

張雪嬌蔫了,昨天確實讓林致遠餵飯來著,主要那道菜她不愛吃,林致遠非讓她吃。

這件事沒辦法否認,她只能倒打一耙:“哎,你這意思,sin是你派來的臥底唄.”

sin聽到自己的名字,轉過身辯解:“我可不是臥底,別冤枉我.”

齊雲聽見了,也幫著說話:“小雪你讓他回來算了。

自從他走了,我再沒找到合心意的髮型師.”

張雪嬌肯定不答應:“沒門!”

倆人又聊了幾句,齊雲說天熱的時候她過來玩,有驚喜。

掛了電話,張雪嬌自言自語:“啥叫驚喜?”

抬起頭,她發現趙萌萌在盯著自己看,又慌亂地轉了回去,怪怪的。

視線落在螢幕上,她想起這幾天趙萌萌都不太對勁,盯著自己的次數多了不少。

她向來不自戀,並不認為趙萌萌是看上自己了,倆人差好幾歲呢,代溝太深。

再說趙萌萌一直反對她無償帶貨,倆人的三觀也不在一條線上。

......張雪嬌再一次發現趙萌萌盯著她看,實在憋不住了,趁著辦公室只有他倆,問了出來:“萌萌,你老看我幹啥?”

“我...”趙萌萌窘迫極了:“張總,我有事求你.”

“有事說事,用求字太嚴重了.”

趙萌萌低著頭,結結巴巴說了草莓的事。

張雪嬌聽完忍不住笑了:“哎喲,就這點兒事啊?陌生人我都幫,怎麼可能不幫你?”

趙萌萌漲紅了臉:“我,我之前還攔著你...”“此一時彼一時,要給你進步的空間嘛.”

張雪嬌翻了下日程,撓撓頭:“這幾天都排滿了,要不這樣吧,從今天開始,提前一個小時上直播,幫你家賣草莓.”

“謝謝張總.”

張雪嬌想了想,問道:“除了你家,周邊還有需要幫助的嗎?”

“有.”

趙萌萌說他們村裡幾乎家家都在種草莓,所以今年的困境,家家都有。

“那你跟他們聯絡一下,讓他們組織起來,統一包裝,儘快都賣掉.”

......張雪嬌的帶貨能力毋庸置疑,讓趙萌萌愁的抓心撓肝的草莓,她只用了兩天就賣光了。

為了表示感謝,他爸媽還寄了一箱草莓過來。

張雪嬌也不客氣,當即洗了一盆開吃。

她邊吃邊問:“你家種草莓一年能賺多少錢?”

趙萌萌以前幫家裡幹過不少活,對草莓還是有些瞭解的:“這事比較複雜,不能一概而論。

技術好的,管理上心的,一畝除了成本開支,能賺個五六萬。

技術不過關,又不好好管的,可能一萬都賺不到.”

張雪嬌驚歎出聲:“這比種蘋果掙錢啊!”

“操的心也多.”

趙萌萌說草莓都是在棚裡種植,有日光溫室,也有大棚。

日光溫室稍微貴一些,大棚相對便宜。

還得掏租金,買草莓苗,搭建滴灌系統,買農藥預防白粉病、炭疽病,最好再放一個二氧化碳發生器,同時還得預防紅蜘蛛、薊馬等害蟲。

總而言之,種草莓是個精細活,比種蘋果累多了。

“可是賺得多啊!”

張雪嬌眼睛放著光:“而且草莓還能收好幾茬,蘋果只能收一茬.”

趙萌萌有種不祥的預感:“你該不會...”“放心!”

張雪嬌安撫道:“我現在忙死了,哪有時間種這個?”

她確實沒時間,可她想讓別人種。

給高鵬打了個電話,問他村裡情況怎麼樣。

高鵬樂呵呵的,說今年的情況大有改善,一個是靠蘋果園,另一個就是靠光伏了。

“夥計,你們村那麼多土地,要不要搞草莓種植?”

高鵬納悶道:“你咋想一出是一出?”

“我們公司有個小夥家裡種草莓的,一畝地能賺五六萬呢,比蘋果還賺錢.”

“真的假的?”

“你這工作不到位啊!”

張雪嬌調侃道:“你扶貧去了,咋沒好好了解一下行情?”

高鵬說村裡年輕人太少了,真的太少了,很多事情辦起來困難重重。

“行吧,你辛苦了.”

掛了電話,張雪嬌給莊嘉打過去,問他有沒有同學是搞草莓種植的。

莊嘉頭都大了:“姐你就別搞我了,我正忙著培育蘋果,準備參加今年的賽果大會.”

“這才幾月啊!”

“開花了,等花謝了要套袋,事情多著呢.”

張雪嬌聽見套袋兩個字,眼睛一亮,終於等到這時候了。

林致遠代理的套袋機,是時候宣傳了。

靠個人的力量,這事肯定很困難,但是,張雪嬌現在有人脈了啊!她列了一份名單,把各區縣主管農業的領導寫下來,打算挨個聯絡一下,聊聊套袋機的事。

尤其是白水縣,幫他們賣了那麼多蘋果,這時候幫忙推廣一下,應該沒問題吧?晚上回家,她跟林致遠提了一嘴,林致遠說二代機都快上市了,但是價格依然得三千多。

張雪嬌問他:“你說要是擴大產量,成本能不能降下來?”

“專利技術貴,原材料不算什麼.”

張雪嬌納悶道:“你說他們發明這東西幹什麼用的?不就是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嗎?賣的這麼貴,果農又用不了,豈不是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