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沒有過於糾纏夜無憂是不是能夠預知未來的事情。眼前最主要的便是應對即將到來的蝗災。
有了對策後李世民心中大定,隨即開始給各人分派任務。
“輔機,你和玄齡負責負責百姓們的賑濟工作,要做好應對,安排好湧入京畿道的災民。”李世民將首要工作放在了安撫百姓上面,災民也是最容易被煽動的,一個處理不好就是揭竿而起,給大唐造成巨大損失。
接著李世民吩咐杜如晦:“克明,你負責長安以及周邊的治安,防止災民鬧事,讓侯君集輔助你。”
杜如晦回答:“臣領命。”
“玄胤。你主要負責糧草的週轉,以及到時候開設粥棚接收難民,還有要特別注意長安的糧價。”
戴胄神色一凜起身回答:“臣遵命,只是...臣怕糧食不夠啊。”
也不怪戴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這個戶部尚書也是繼任沒多久,面對四處漏風窮的叮噹響的國庫,戴胄能保住沒有崩盤已經是很不錯了。
雖然夜無憂從涼州運來了兩萬石糧食,加上王家贖人的四萬石糧食總共有六萬石糧食了,但在蝗災面前面對無數災民,這點糧食還遠遠不夠。
李世民沉吟著說道:“先用靖宇弄來的糧食頂著,如果實在不行就先動用軍糧,先渡過這一關再說。”
偉人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李世民也是這麼個打算,要是餓死的百姓太多引起民變,不但損害他這個皇帝的聲望,也損失了巨大的人口,然後鎮壓民變還要將軍糧儲備消耗,最後得不償失。這一點,李世民看的很明白。
夜無憂在一邊出聲說道:“戴尚書不必過於擔憂,我們賑災不是讓災民吃飽,而是讓他們不餓死,因此糧食消耗不能用吃飽飯的標準。後續我派人去西域收購的糧食應該也快送到長安了,加上其他糧商們運來長安的糧食,應該夠用。”
聽完夜無憂的話,戴胄略微將心放下了一些,便說道:“既如此,臣便盡力一試。”
李世民接著說道:“諸位愛卿分工合作,朕和涼王總覽全域性,朕希望君臣同心渡過此劫。”
“臣等願竭盡全力,以助陛下。”
接下來李世民的這些大臣們下去各自準備,根據自身任務的不同分別展開了行動。
然而世家們也得到了蝗災的訊息。可以說大唐最大的地主不是皇室,而是這些世家,他們掌握了大唐五成以上的土地,有沒有蝗災他們最清楚,甚至他們得到訊息比李世民還早。
蝗災對於百姓們是災難,但對於附在大唐以及百姓身上敲骨吸髓的世家們來說便是一場狂歡。
得到訊息的世家們紛紛準備往長安調集糧食,準備大賺一筆,這種事情他們最有經驗,以往每次天災發生的時候,他們都會將糧價炒高,再將手中的糧食賣出。
百姓們最終買不起糧食,不得不把手裡的土地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世家,最終變成這些家族的佃戶,一輩子給這些家族賣苦力。
這還是世家們的冰山一角,貞觀年間的世家大族還掌握了大量的礦產資源,私下裡鑄造錢幣以次充好,造成銅錢的大幅度貶值。
從發現有蝗災的苗頭開始,不到半個月時間,關中道里的田地裡蝗蟲數量呈幾何式的增長,即便發動百姓們捕捉蝗蟲也依然阻止不了蝗蟲的增長。
蝗蟲過境遮天蔽日的情景彷彿末日一般,龐大的數量連天上太陽發出的光芒都擋住了,蝗蟲所過之處田裡的莊稼被啃食一空。
關中的百姓們以為這是上天降下來的災難懲罰他們,紛紛跪在地上給蝗神磕頭燒紙,請求蝗神給他們一條生路。
本來再過半個月就是夏糧收割的日子,如今收穫在即,地裡的糧食卻被蝗蟲啃食一空,大部分的百姓們都等著夏糧收割後續命。
沒有了糧食的百姓們陸陸續續的開始斷糧,家裡有底子的百姓還能稍微買點糧食省吃儉用堅持著,底子差的百姓們只能哭喊著等待官府的賑濟。
戴胄第一時間組織人手在長安城周邊開設粥棚,每天兩次施粥賑濟百姓,長安府庫中的糧食也是日漸減少,讓戴胄的心裡沉重起來。
“靖宇,你看看,你看看,這些朝臣們不去想辦法賑濟災民,反而向朕發難!說什麼是朕的失德才造成了上天降下災難,他們要求朕下罪已詔!”李世民被群臣的奏摺氣的吹鬍子瞪眼,朝著一旁的夜無憂憤憤的說道。
承德殿裡此刻只有李世民和夜無憂兩人,最近災情日益嚴重,李世民讓夜無憂幫他批閱奏摺,也方便他隨時和夜無憂討論對策。
夜無憂看到破防的李世民,哂然一笑說道:“大哥,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嗎?不用看我就知道,上這些奏摺的都是世家一系的官員,你生的是什麼悶氣嘛,不值當。”
李世民反應過後也是嘿嘿一笑:“唉,話雖如此,但是看到這些奏摺還是讓朕氣憤不已,一時之間失態了。”
夜無憂對李世民說:“大哥你失態了,這些世家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們就是希望你亂了方寸,他們才好從中取利,只要你不亂,他們蹦躂不起來的。”
“是朕心急了,聽你一說,朕茅塞頓開。唉,你也知道。朕上位的手段不光彩,這是朕心裡的一根刺,所以朕日日提醒自已一定要勵精圖治,將大唐治理的蒸蒸日上,朕駕崩後去了地下,才能跟建成說一句,朕比他更適合當大唐的天子!”
李世民說出了心裡話,難得的將這些話向外人說起,就連長孫無垢面前也不曾提起過這些,此事被夜無憂勸說,觸動了李世民的內心,這才將他內心深處的想法說了出來,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心理包袱。
夜無憂沒有再嬉皮笑臉,正式的對李世民說道:“大哥!過去的就讓他過去,隱太子之事雙方都是沒有退路的,談不上對錯。既然大哥已經成了天子,那你就應該按照自已的想法,朝著我們的目標一直前進,只要對得起百姓,對得起你自已,那便足矣。”
李世民聽完之後哈哈大笑:“靖宇,你說的對,逝者已矣,當初都是身不由已,成王敗寇而已。只要對得起百姓對得起自已內心,便沒有什麼能動搖朕。”
似乎是因為夜無憂的話解除了心魔,李世民不再是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反而臉上掛著絲絲笑意。
但這份好心情可沒持續多久就被打破了。
急匆匆的戴胄腳下生風,小跑著奔向了承德殿。
“陛下!這兩天有異常!城中施粥的衙役報告說,這兩天排隊的災民幾乎翻了一倍!大量的災民湧入城中,反而城外施粥處的災民沒有往日數量,臣覺得事有蹊蹺因此才來稟告。”戴胄跑上氣不接下氣,主要這些日子忙活著賑災也確實累壞了。
這情況並不是偶然的,而是王家在後面主謀的!只不過李世民他們並不知道而已。
兩天前,王柏的府上,王珪、王益等一干王家在長安的核心人員赫然在列。
“呵呵,李世民,上次你讓涼王坑了我們一把,打了我王家的臉面,這一次我要讓你知道什麼是世家的底蘊!”王柏坐在上首低聲說道。
“大伯!這次我們要給李世民一個教訓,讓他知道我們王家的力量!”王益恨恨的說道,作為王家未來的領頭人,本來下一步就是戶部侍郎了,萬萬沒想到被李世民藉機革除職位,讓他們家族原本的計劃被打亂,王益也被族中訓斥。
“放心好了,你們繼續安排我們這邊的官員上奏,要求李世民下罪已詔,打擊李世民的聲望,還有再將糧食的價格提高,咱們虧出去的錢必須翻倍賺回來!”王柏交代道。
私下裡,他們竟然直呼大唐天子的大名,一點都沒有將天子放在眼中,可見所謂的皇權在他們心中毫無分量。
王柏已經安排好人手去城外鼓動災民進入長安城,每個進入長安城的災民王家都給了十文錢。對於這些災民來說,在城外和城內排隊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還有十文錢可以拿,這是大好事啊,於是紛紛湧入了城內。
王柏就是要用這種方式給李世民施壓,讓李世民下罪已詔。而且災民大量進入長安城,更加會抬高城內糧價,也會給城內治安造成巨大壓力,到時候他們再從後面鼓動一下,說不定這些災民就會譁變!
只要李世民弄得天怒人怨,他們世家就可以聯合起來逼迫李世民退位,換一個偏向世家的皇帝上位!這就是王柏的打算,當然還有很多後手王柏還沒有發動,他在看李世民接下來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