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髒了太亂了
我在紅樓改氣數全本免費閱讀 最夜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仙姑肯定猜到了賈璉此時的想法,輕輕搖了搖頭:
“此等宮闈秘辛,委實不是什麼好事。
但這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命中註定要發生的,凡人無法左右。
小道俗家姓石,父親官至太常寺卿,雖算不得出身高貴,但也算得詩禮人家。年少之時小道因才貌出名,在十三歲嫁入誠王府為昭訓,深得當時太子的寵愛。
此後五年,雖一直都沒有夢熊之兆,但太子對我的寵愛一直未減,我在太子府的日子,一直歲月靜好,直到元和十一年的那個中秋節。
天家的中秋夜宴,乃是普天之下最為尊貴的一家人闔家團圓,享用天下最難得的珍饈美味,欣賞天下最華美的宮廷樂舞,人人高舉瓊漿玉液,人人都如天人一般。”
她娓娓道來,似乎是陷入回憶中,讓她原本清冷的神情,漸漸有了世俗的光彩。
.
就在那個闔家歡樂的中秋之夜,當時身為太子承徽的石貞寧第一次進入皇宮,外出更衣時不慎走迷了路,正巧遇到了醉酒的元和帝。
清冷如雪的月光,神情驚惶的美人,讓元和帝頓時興起,一把抱住,管她說什麼“太子府承徽”,就是不肯罷休。
石承徽不敢呼救張揚,只不斷掙扎,元和帝更添興味,於是,就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
事後,元和帝揚長而去,倒是元和帝身邊的太監溫良叫了宮女來伺候石承徽重新梳洗,免得此等醜聞傳出。
石貞寧偷偷哭了多次,但始終不敢告訴太子發生了什麼。
兩個月後,石貞寧忽然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因為剛好在中秋之前的一日承歡於太子,於是這個孩子到底是太子的子嗣,還是元和帝的骨血,石承徽自己也無法弄清。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石貞寧生下一子。
這個兒子雖然已經是太子的第四個兒子,但因為初生之時便生的十分清秀可人,太子一見之下十分喜愛,當即親自為他起名為“堯章”。
太子本就喜愛石貞寧,這些年只因她一直無所出,所以位分只從昭訓升為承徽。此時一舉得男,太子大喜,藉機直接將她從承徽升為良娣,地位僅次於太子妃。
石貞寧與太子情篤,如今又有了兒子,本以為此生有靠,從此一舉無憂。
誰料不知為何,元和帝竟忽然想起了太子身邊的那個美人。
元和十三年的端午,宮中按例又有家宴。
本來自打上次中秋家宴之後,石貞寧便以各種藉口不再進宮。
但元和帝的皇后向太子提出,說許久未見石良娣,此次端午家宴,讓他務必帶進宮見上一見。
.
避無可避的石貞寧只得隨著太子和太子妃進宮,家宴之後,皇后說見到石良娣甚為喜歡,要將她留在宮中數日。
石貞寧心中不願,卻毫無辦法。
事情果然不出她所料,她在宮中住了三日,元和帝便快活了三日。
其間還得意洋洋地告訴石貞寧:他已經算過日子,知道太子的第四子水堯章便是他的兒子,自己果然龍精虎猛彈無虛發。
石貞寧出宮當日,元和帝以皇后的名義,還賞了這位太子良娣碧玉如意、赤金昝釵等物。
回到太子府不久,石貞寧發現自己竟然再度懷孕。
(這元和帝果然是命中率很高啊)
石貞寧提心吊膽,只怕孩子的出生日期推算起來會讓太子生疑,導致萬劫不復的可怕後果。
日夜焦慮驚恐的石貞寧偷偷吃藥,想讓孩子流產。
無效。
她又偷偷想法子催產。
還是無效。
孽子命硬,果不其然。
正當石貞寧幾乎要山窮水盡之時,懷孕八個月的孩子竟忽然間就提早出來了。
孩子生下來時沒有哭聲,石貞寧花了重金買通產婆,報給太子說的是生下一個七個月大的死胎女嬰,十分瘦小。
這一個月的差別,讓石貞寧逃過了一劫。
.
但這個極為命硬的孩子並沒有死。
陪著石貞寧嫁進太子府的奶媽在去掩埋死嬰的路上,發現孩子竟然有了微弱的聲音。
奶媽慌忙先將孩子藏起來,回到太子府和石貞寧商議後,趁著當時石貞寧的妹妹正要隨夫君去金陵,便將孩子交給她帶去金陵撫養。
她妹妹終究害怕,不久便藉口孩子體弱多病,為她買了替身在庵裡出家也不見效,後來遇到一位仙人,說這孩子必定得親身出家方能好,不得已只得將她送到庵裡出家去了。
.
宮中的元和帝卻還沒完,偶爾想起石貞寧來,便藉著皇后的名義召她進宮留宿。
就連她後來又懷上了太子的孩子之後,仍然不肯收斂。
石貞寧不願讓太子蒙羞,又恐懼元和帝的威儀,幾乎到了夜不能寐、生不如死的地步。
最後,她下定決心,藉口一連七夜夢見仙人,邀她入道清修,決意就此出家,斷絕塵緣。
無論太子如何苦留,石貞寧咬定牙關,最終二人反目,石貞寧斷然出走,離開京城,去了金陵太玄觀出家。
直到太子正式登基為帝之後,下旨給石貞寧賜號為安慧仙師,重修姑蘇天妃觀,令其在觀中為皇家祈福。
安慧仙師暗中則是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在金陵圓正庵裡出家的妙玉,便想法子找到蟠香寺的住持瞭然,讓她將妙玉帶到姑蘇,收為弟子。
.
賈璉聽明白了。
合著這位當今皇帝的前任小老婆,生的這三個娃各有蹊蹺。
老大水堯章(石道心石公子),都不知道是皇帝的還是太上皇的。
老二妙玉是太上皇的。
老三茱萸則是當今皇帝的。
我說妙玉跟茱萸怎麼長得不像呢,感情就不是一個爹的。
那也不對啊,像爹的和像爺爺的,應該不能差別那麼大吧?
問題是,誰知道太上皇跟皇上是不是親父子啊。
.
帝王之家,光鮮背後,哪個不髒?哪個不亂?
風光如大漢大唐,背後不還是“髒唐臭漢”嗎?
.
大漢的老劉家,從上到下,幾乎個個皇帝愛好多樣。
劉邦有呂后管著,還能在英布叛亂時把腦袋躺在籍孺小哥的大腿上。
劉邦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則是要閎儒不要皇后。
漢文帝劉恆竟然給心愛的鄧通賞銅山,讓他隨便鑄錢花。
漢武帝劉徹除了交往韓嫣、李延年、甚至還有衛青、霍去病。
漢哀帝劉欣更乾脆,直接和董賢聯手,親自給歷史上留下了“煅鏽(同音字)”的這個稱呼。
.
唐朝的老李家則是喜“拿來主義”。
唐太宗李世民搶了弟弟李元吉的媳婦。
唐高宗李治有樣學樣,趁著親爹李世民還活著,就和小媽武則天牽了手。
武則天巾幗不讓鬚眉,花美男養了一大推。
滅了武則天的唐玄宗李隆基,乾脆直接把兒子壽王的媳婦搶過來,當了自己的楊貴妃。
跟這些前輩比起來,大華的元和帝,那頂多就算是李隆基的“簡配版”。
.
賈璉正在心裡忙著吃瓜看熱鬧,風輕雲淡的仙姑安慧仙師,卻用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賈璉一頭給按進了這個別人的故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