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林府之中,正房裡的燈一直亮到了後半夜。

賈璉洗漱之後,並沒有上床睡覺,而是披著大氅,獨自坐在桌邊,專心做功課。

他此來姑蘇,是為了兩件事。

一件是送茱萸去姑蘇天妃觀見她母親;另一件,便是要去“鶴山書院”求見傳說中的書友先生,商談延請名師到京城賈家族學開設“鶴山書院”分院的事情。

雖然他身上帶著林如海的親筆信,書友先生總要給他幾分面子,但畢竟他賈璉一向不好讀書,如今要去見當世知名的大儒,自然還是要看看書,多準備準備,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見什麼人,須得說什麼話。

這並不是世故虛偽,而是為了溝通順暢。只有彼此瞭解,反而才有坦誠相待的機會。

否則,雞同鴨講,除了浪費時間,浪費感情,還有浪費唾沫星子,沒屁用。

比如賈璉前世,很多人上網就吵、就掐、就撕,原因就是讀書太少,說話根本就不是為了溝通,那種發洩式的表達,純屬就是為了浪費唾沫星子。

.

隔壁的屋中,晴雯和茱萸圍著被子坐在床上,也在小聲溝通著。

女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往往靠的是分享。

分享彼此的零食小物,分享彼此的衣裳首飾,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也分享彼此的私家秘密。

越分享,越親密,而且一分享起來,就沒日沒夜。

她倆這一路上本也已經分享了不少,但此時真正到了姑蘇地面上,二人都要見到自己的親人,偏偏又都是又盼又怕,於是更需要靠分享來減輕理壓力。

.

三更過後,賈璉合上書,伸了個懶腰,正要起身去安寢,卻聽利兒在門外輕輕叩門道:

“二爺,小的有事回稟。”

如此三更半夜來說的事情,必不是好事。

果然,利兒來向賈璉彙報,自從他們一行人下船登車,後面便有“尾巴”暗暗跟隨。

及至入夜,周遭更是出現了幾個暗中緊盯林府的不明人物。

發兒假裝出去買碗餛飩吃,財兒假裝去河邊刷鞋,都發覺果然有人在後面尾隨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利兒他們都是“嘲風司”的高手,做事從來都是“一竿子插到底”的乾淨利落,此時來找賈璉稟報,當然是已經探查出了結果:

“這幫人輪番盯著咱們,他們都是知府衙門裡派出來的。

小的已經去知府衙門看過了,知府樹鬱和師爺隨時在等著這些人彙報咱們的一舉一動。”

“姑蘇知府派人盯著我?”賈璉有些莫名其妙。

他從揚州出發之前,與林如海閒話中已經得知,如今的姑蘇知府樹鬱是北靜王的大管家的女婿。

自己與北靜王並無過節,更不認識樹鬱,他為什麼要如此死盯著自己?

利兒有些猶豫,但還是小聲道:

“小的擔心,他們的目標是茱萸郡主。”

“哦。”賈璉應了一聲,心裡反倒鬆了口氣。

他們要是打茱萸的主意,那他們算是死定了——這裡有“嘲風司”的四個高手,能讓你姑蘇知府死八個來回不帶重樣的。

至於姑蘇知府要跟蹤茱萸的原因,賈璉就更不在意——這當中的事,他還是不知道的好。

畢竟涉及宮闈秘聞,聽起來很刺激。

問題是太刺激了,他要命。

可以八卦,但必須適度。

.

於是賈璉立刻故意提高了聲音:

“什麼?他們如此緊緊跟蹤咱們,那咱們以後出門倒不好辦了。”

“誰說不好辦?”在裡屋的茱萸果然立馬聞聲而出,“誰這麼大膽子敢跟蹤咱們?茱萸小爺叫他明白明白自己幾斤幾兩!”

離開揚州這一路上,茱萸一直沒精打采,尤其是今天下船之後,簡直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賈璉有心勸她哄她,又明白自己既然不知道她母親與皇帝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自然也不知她來見母親的心結所在,便是勸她也勸不到點兒上。

聽利兒來稟報有人跟蹤,賈璉立刻決定用此事來給茱萸分分心。

賈璉一出手,茱萸必咬鉤。

果然是“弱智兒童歡樂多”。

賈璉進一步故意皺眉道:

“好辦?你說得容易。

他們若是江湖中人倒也罷了,偏偏又都是衙門裡的公人,難不成得讓我出面去硬碰硬?”

“抬槓小能手”茱萸逢槓必抬:

“為什麼非得你出面?

為什麼非得硬碰硬?

茱萸小爺有的是法子你知道不知道?

都不讓他們知道我是誰,就把他們個個都折騰死。”

賈璉繼續以退為進,連連搖頭:

“算了罷。

你知道他們外面有多少人盯著這裡嗎?

你知道他們都易容改扮成什麼模樣麼?

咱們在明,他們在暗,對咱們是在是太不利了。

你還是別給我惹事了,不如我明日給姑蘇知府遞個帖子,看看他肯不肯買我的帳。”

越是想讓茱萸幹什麼,你就得越壓著,就是別讓她幹什麼,她一定會“迎難而上”。

“你瞧不起茱萸小爺的本事?

易容改扮?這個本事還有誰厲害得過‘嘲風司’?

我告訴你,我在‘嘲風司’從小玩到大,他們四個的本事我都會。

反正還沒到日子呢,小爺這幾日正又悶又煩,憑他們來多少人,小爺我玩兒不死他們的!”

.

嘿嘿,這個可以有。

既然是姑蘇知府自己先出了手,那可就是你自找倒黴了。

賈璉原本並不想招惹北靜王的人,畢竟自己此來姑蘇完全沒有什麼政治目的。

自己在揚州已經打掉了鹽政甄家,打殘了八大鹽商,打回了一千多萬兩銀子,林如海的奏摺一上,只怕此時京城裡已是一片唏噓之聲。

皇帝久啃不下的兩淮鹽務,一舉被賈璉打了個痛痛快快,朝廷錢袋子上的窟窿就此彌補,賑災、軍需、修河工都有了錢。

這樣的功勞,足夠了,用不著再跑到姑蘇額外再加班加點了。

該放鬆要放鬆,何必這麼卷呢?

前世就是活活卷死的,這輩子還不活得從容點兒?

聰明人動口,笨人動手。

所以,就讓茱萸出手好了。就當給她找點兒事幹,要不她也老逛街。

何況,老有這幫人在屁股後面跟著,多麻煩啊,這個尾巴,得留給茱萸去割斷。

.

第二天一大早,六個一模一樣的賈璉,同時從林府裡出來,分別朝六個不同的方向,施施然溜達而去,看得周遭人目瞪口呆。

於是有人傳言:林府裡鬧鬼了。

因為這天,正是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