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章 頂級學府分校
我在紅樓改氣數全本免費閱讀 最夜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林如海自己是個生性平和之人,才氣多於志氣,頗有些自命清高,不屑於鑽營。
正因他自己是這個性子,遇到賈雨村那樣既有抱負又有才華的豪氣之人,反倒會生出些說不出口的小羨慕。
而更重要的,是賈雨村這個人本身確實有才。
當初賈雨村獨自立於月下,隨口做一律,便是好詩: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這不過是閒情口占,卻是對仗工整,平仄皆工,氣脈流暢,立意穩健。足見此人頗具才華,甚有功底。
林如海欣賞賈雨村,卻並未將其如賈璉一般直接推薦給皇帝,這當中也存有一段私心。
林如海是賈家的女婿,賈母一向對他甚好,且林如海欣賞二內兄賈政性格端方,又因賈敏自幼也與二哥賈政關係親近,是以林如海是從心裡希望賈家好,尤其希望賈政好。
但林家後輩進入在官場的,寥寥無幾,若能多幾個幾個門生來壯大聲勢,對賈家也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林如海才特意將賈雨村推薦給賈政,希望在賈雨村困境之時,由賈政出手讓賈雨村重新進入官場。
此後賈雨村感賈政的恩,自然就是賈家的好門生,可以死心塌地為賈家效犬馬之勞。
林如海一番好心,自認為這是一個賈家和賈雨村都可互惠共贏的春風之策。
.
“若以雨村之才,為賈家教出幾個進士來,還是不費勁的。”
林如海自己是探花郎,卻在後輩賈璉面前,對賈雨村一個進士如此厚贊,可見是真心推崇此人的學問。
賈璉心中卻是一陣冷笑:
賈雨村那等生性狡滑之人,一旦給他小人得志,必然得意忘形。
這等人,寧可要疏遠他著些才好,要是被這種人連累,真真是犯不上。
於是賈璉便轉而言他,避開這個關於賈雨村的話題:
“此番侄兒想將家塾擴大為族學,因之前的家塾一直並無一定的供給,每每都要現從公中支付,並不是個長久之計。
侄兒此番打算趁今日富貴,為族學單獨購置田莊、房舍、地畝,專款專用。與我賈家祖塋為四時祭祀所需而的購置田莊、房舍、地畝,一道兒都計入祭祀產業當中。
如此族學錢糧充足,且萬一有個風吹草動、馬高凳短的情形,這等祭祀產業不會因罪入官。
縱有敗落,賈家子孫也儘可讀書務農,各自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
林如海全不料賈璉還有這等長遠計較,暗歎:
此子非凡俗也!
賈家上下都當寶玉是個鳳凰蛋,卻原來這賈璉乃是真鳳凰也!
賈璉繼續道:
“只要族學錢糧充足,便可使得族中子弟凡年滿七歲的男童,俱要進族學讀書三年。這三年之內,讀書的一應花銷都由族學承擔。
三年期滿,族學對子弟進行考試。擇其中優秀者,繼續在族學中攻讀,照樣還是由族學承擔其讀書花銷。
此後每年考試,前六名不僅免費讀書,還提供助學之資,使得族中清寒子弟,亦可安心學習上進。
考中秀才者,願意繼續讀者參加科舉的,族學中另聘名師;不能中舉的,可以留在族學為師,教導初學啟蒙的孩子。”
賈璉本來想搞個九年義務教育的,可是後來覺得一來自己都不瞭解這個時代的考試難度,二來,也真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去走科舉這條路,先來個三年學習得了。
好歹先擺脫文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也就夠了。用不著整個賈家的孩子個個最後都念得跟林大學問似的,個個說話都之乎者也,想想也挺頭大的。
他一直想在賈家搞好教育。
賈家之所以敗落,還不是因為家庭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
家長不像家長,老師不像老師。
必須得從教育上解決根本問題!
.
林如海卻已經手拍椅子的扶手,口中“嘖嘖”: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有了賢侄這樣的族學,賈家日後必定能出三蘇、二難啊!
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之前聽說賢侄無心讀書,如今才知道,賢侄有這等見識,這等眼光,這等魄力,竟勝過多少讀書人!”
賈璉被林大學問誇了一番,便又轉回自己的目的:
“侄兒要設立這樣規模的族學,便不是隻請一位先生去學裡主持就夠了的。
侄兒想請姑丈幫忙,推薦幾位姑蘇名師、嚴師,須得有擅長啟蒙的,也有擅長八股的,還得有擅長點悟的。
若只是靠著叫學生背誦四書,無人點撥,那學生寫文章的時候,可就要一破題就直接敗下陣了。
那隻怕就是一直考到白髮蒼蒼,腰彎背駝,也還是個老童生。
畢竟族學中若有了名師,孩子是不是那塊材料,老師一眼便知。
是那塊材料的,有名師,就可事半功倍。
不是那塊材料的,有名師,也不耽誤孩子另尋前程。”
.
林如海連連點頭:
“好好好!這是大善事,大好事!
我自然要略盡微薄之力,我這就給‘鶴山書院’的書友先生寫信,我們私交甚篤,他那裡必有名師。”
林如海想起賈璉或許不知道鶴山書院的大名,又補充道:
“姑蘇‘黜武尚文’始於六朝,又因從安史之亂後,姑蘇經濟繁榮,文風日益鼎盛。
自從宋代理宗端平年間,姑蘇有了最早的一所書院,是和靖先生尹燉在姑蘇設立和靖書院。
我方才說的鶴山書院,乃是宋末李鶴山先生所立,極具盛名。如今以經學為主,算術、說文、經術、金石、史學為輔,除了專攻科考之外,還尤其注重精研樸學。
書院的山長均是進士出身,有的還是狀元、榜眼,其學術涵養與學術影響力非同一般。”
這果然大大超過了賈璉的期待,將賈璉直聽得兩眼放光,心中火熱:
“這‘鶴山書院’這麼厲害,簡直就是名師薈萃啊,要不乾脆來京城開個分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