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金枝玉葉三層(新人求收藏,求推薦)
我在紅樓改氣數全本免費閱讀 最夜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是個太監。
而且是個真真正正的太監。
因為不是每個拋棄小弟弟的男人都能當上宦官,也不是所有當了宦官的都有資格被稱為“太監”。
寫出《史記》這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大作的司馬遷同學,那就是因為獲罪而成為了一名宦官的,可他肯定不夠格成為太監。
自從唐設立了太府監、少府監,到唐高宗時期,才出現了“中御太監”和“少監”兩個職務名稱,而人家這些被稱為“太監”的高官,偏偏都不是宦官。
直到明朝正式設立了專門管理宦官的“二十四監”,每一監的首領,才被稱為“太監”,比如掌印太監、提督太監。
也就是說,只有這二十四個部門負責人,才能獲得被稱為“太監”的殊榮,其他的宦官,不配!
敢情電視劇裡動不動連掃地的都被稱呼為“華太監”“蔡太監”的情景,就跟爛大街的經理、老師一樣,屬於因為恭維而導致的稱呼貶值。
賈璉心中一通吐槽:
原來就算是真的穿越到了靠胯下一刀就能進入體制內的年代,竟然連個“太監”稱號也混不上,唉——卷死得了。
戴權應該是卷贏了無數人的,爬上了大明宮掌宮內相的位置。
大明宮內,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且這大明宮,並非是皇帝居所,乃是皇帝的親爹太上皇的養老之處。
由此可知,戴權正是太上皇的得意奴才,當今皇帝都得對他高看一眼。
這樣的權勢,排場自然小不了。
就連他門上的下人,都個個鼻孔朝天,見賈璉帶著禮物來拜,只一個冷笑:
“我們老爺沒在。憑你是誰,都去角門候著。”
賈璉無奈,只得帶著賈珍精心預備的禮物,到角門處,與一眾等候拜見的官員一道兒排隊。
閒來無事,乾站著難受,賈璉便在府門外溜達,四下裡東瞧西看,正趕上這位掌宮內相大人坐著大轎,打傘鳴鑼地從宮裡回來,那執仗,比當朝一品大員都威風。
同樣是進入體制內,有些人須得自幼讀書破萬卷,三更燈火五更雞,一道道考試如同一次次扒皮,熬得心力交瘁;可有些人,小刀一揮,煩惱全無。
要不怎麼有本事的太監後來都跑去練武了呢,估計富貴、權勢全有了,又沒有女人麻煩,也真是人生實在沒啥可追求的了,算了,練成獨孤求敗得了。
.
聽賈珍說,這戴權位高權重架子大,須得多說好話,多做巴結,賈璉已經做好了要拿出追捧甲方爸爸的準備。
結果,故事忽然反轉,甲方爸爸竟然是親爹。
委實沒有料到,戴權從大轎上下來,一眼瞧見賈璉,頓時便眉花眼笑:
“這不是榮國公家的賈璉麼?怎麼不進去,倒在府門外等著?”
回頭就朝著門口跪迎的管家戴德和一眾下人罵道:|
“我把你們這群狗日的混賬!
素日教你們的規矩都被狗吃了?怎麼不請賈大人進府裡?
他雖年輕,日後榮國公的爵位也是他的,你們敢讓他在府門外站著?”
賈璉滿心奇怪——這老太監是抽什麼風?不是說他架子大、難伺候麼?這怎麼跟傳說裡又不一樣呢?
臉上卻十分恭謹,趕忙先給戴權磕頭行禮:
“老內相府輔佐太上皇,乃是國之功臣,又是世交長輩,莫說小子是剛到,便是有幸能在此迎候,也是應當的。”
戴權聽得舒服,親手扶起賈璉:
“明理,懂事,知禮儀,哎呀,恩侯真是有福了。”
賈璉聽得他直呼自己父親的字,瞬間明白了這位大權在握的太監顯然是要與自己拉近關係,心中便暗自有了猜測。
這老太監不會無緣無故跟自己一個五品閒職套近乎,恐怕——嘿嘿,是他在宮裡得了賈元春的某些訊息。
既然如此,那何不借著河水洗洗船呢?既辦了賈珍的事,又辦了賈蓉的事,更辦了自己的事。
賈璉跟著他往府裡走,言語間也順理成章改了稱呼;
“家父的些許福氣,如何敢與老世伯相比?”
“我一個無後之人,能有什麼福氣?”
戴權感慨之後,便在正廳入座,招呼賈璉也坐下。
賈璉謙讓一番,最後還是坐了。
這等虛偽,在官場上乃是必須,否則,就是個不懂規矩的“吃生米的”。
賈璉坐在客位上,陪笑道:
“小侄不才,在姑蘇遇到高人,教了我些數術。我方才閒來無事,在周遭一看,原來世伯這府邸乃是萬中無一的‘赤蛇繞印’加‘金枝玉葉三層’的格局,主官運大亨通。
三重筆架重重案,必得封侯拜相中。
金枝玉葉三層統,位極人臣至三公。
若老內相維護住周遭的金枝玉葉三層統,則此地三元不敗,須會出三世貴人。”
戴權自己已經富貴尊榮,但得了富貴,就想長久,奈何自己身為宦官,唯恐後繼無人,這些日子正在思量是否要過繼侄兒之事,賈璉這話正對了心思,便笑道:
“原來世侄還有這個本事,來來,說詳細些,叫我能聽明白,到底如何才能‘金枝玉葉三層統’。”
賈璉知他沒學問,便儘量說得通俗易懂:
“簡而言之,就是貴宅已經建在印砂之位,且剛好屋宅的左前方就得了官印在手的形勢。有兼東南方的文昌位上正對白塔,得高聳、渾厚、氣勢的加持,必主官運亨通,文運興旺。
更為難得的,乃是左、右、後,夠各有三層房舍包圍,且這內外三層房子,均呈金枝玉葉的開放之狀,左右砂手,均有三層的拱護之狀,正是萬中無一的風水貴宅。
世伯如今位極人臣,後人也必定是從功名上得大富貴的。”
此言一出,戴權拍掌大笑:
“可不是嘛!我三弟家的小兒子,就是個神童,才十二歲就中了秀才,我正要將他過繼過來,看來那孩子是個富貴命。
哎呀世侄真是個諸葛亮啊!
我就說嘛,你父親只給你捐個五品閒職,是委屈你了。
朝廷求賢若渴啊,頭些天太上皇他老人家還說呢,得在功臣子侄裡挑選些後起之秀,這回我可得跟太上皇獻寶了。”
賈璉謙恭起立:
“不過是班門弄斧而已,世伯謬讚,小侄不敢當。”
謙虛過後,步入正題:
“小侄此行,是受了寧國府賈珍大哥的託付,來給他兒子賈蓉,捐個前程。”
不想戴權忽然沉了臉:
“他兒子的事,往後放放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