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開學不久,李江就去辦公室找過葉南風老師,只是因為老師忙著沒說幾句話。國慶節的前一天,他又去辦公室找老師,這次運氣好,老師正好也有空。
老師看見他進來,說了聲:“來啦。”就自顧自地在一大堆書籍裡找資料。
李江應和後先給老師的大茶缸加滿水,又遞給老師一根菸,看他叼在嘴巴上,又過去給他點著。
“等我幾分鐘。”老師說。
其實,老師知道這個學生來找他的目的,學校學習的最後一年了,每個學生都為自己將來的去向作打算。葉南風打心眼裡想著讓李江留校,一邊做講師一邊跟著他讀研。這個學生,從認識他開始,自己就喜歡上了,就是沒有平家的交代,自己也打算著重點培養,甚至想他繼承自己衣缽,在經濟界發揚光大。
而上一次李江來辦公室時,雖然沒時間與他交流,但大致的也瞭解到他不想留校的心思。這事,他也向平家的老何談過,老何當天傳過來的原話是:遵從他自己的意願。
葉南風也想明白了,不管李江以後選擇做什麼,有他這個經濟界老師,加上平家的強大背景,再加上他自身的素質,應該說不出意外的話,可以做到平步青雲。
如果他喜歡金融,就安排他到鮑先定的銀行裡去實習。他想做貿易,就安排他到廣州萬通公司去。他想加入政府體系從政的話,現下就更好辦了,要麼去他的老家正塘縣跟著張耀國從基層的政府辦公室做起,要麼就跟著葉北辰到豐都下到最基層鍛鍊。
葉南風知道他在北山街裡買了幢閒廬,當聽到他說起,雖然表面上不露聲色,但自己的內心還是有那麼些的翻江倒海。幾次運作下來,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學生的市場敏銳性,完全是一個天生做生意的料。從蘭花市場,到上海灘的股票市場,再到現在的閒廬,不能說是全靠運氣,很大的一部分是連他這個當老師的都做不到,就是想到了,去做。
葉南風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坐了下來,平靜地看著他。
李江急忙挺了挺腰說:“老師,你目前在研究那個方面的內容?”
這小子居然會單刀直入,在他這個老師面前越來越隨意了,但他不計較,相反他喜歡這種直接。省時間,又表達清楚。
“中小企業改制。目前我們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回答得也直接。
他說,我們國家前期已經完成了重點建設時期。這個時期政府的基本建設投資主要集中在,若干產業的若干重點專案上。這必然對國營經濟乃至非國營經濟的發展、產業分佈產生重大影響。
他說,在重點建設時期,一方面,政府透過直接投資進一步將國營經濟集中到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領域。另一方面,在廣大的競爭性產業領域,採取鼓勵非國營經濟發展的政策。
鄉鎮企業、外資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等在各種政策的鼓勵下,在國營企業難以企及的產業領域獲得了很大發展,分擔了國營企業的一部分任務。這個時期,國營企業與非國營企業之間更多地是合作,兩者之間的競爭還不是主流。所以,在政府的重點投資、鄉鎮企業、外資和私營經濟不斷壯大的共同作用下,國有經濟的產業分佈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葉南風喝了口茶,繼續說:“但是,由於出現了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過快增長,引致產業結構再度出現嚴重失衡。”
李江一邊聽老師說,一邊的大腦處於高速軸運轉中,老師說的有些專業性詞彙雖然聽著生疏,但他盡力地與當今社會相結合起來。
老師說:“全國輕工業產值,重工業中製造業產值,都在年均遞增,均高於全國工業的平均增長速度,也高於基礎產業中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運輸等產業的增長速度,使本來就十分緊張的基礎產業更加無法滿足經濟過快增長的需求。”
他說,在這樣的形勢下,政府迫不得已於1988年下半年再次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政策。在調整初期,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壓縮過度膨脹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在產業方面的政策是大規模壓縮固定資產投資,同時堅決關停前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部分加工工業,特別是地方舉辦的那些沒有正當原料來源、重複建設的家用電器廠、易拉罐廠,以及一些鄉鎮舉辦的小棉紡、小毛紡、小菸廠、小塑膠、小鋁廠等,從而使鄉鎮企業的盲目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說到這裡,老師嘆了口氣,他說:“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我們這些政策研究者提供的方式是有誤的。”
他說,由於調整政策太猛,加上當時外國對華經濟制裁,從1989年下半年起國民經濟出現了市場疲軟且逐月加重的局面。工業增長速度大為降低,國營企業速度型效益不能有效發揮,隨即出現了大面積虧損,直接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為此政府不得不從1990年初開始重新啟動經濟。
為了達到重新啟動經濟的目的,政府出臺了保國營大企業等一系列政策。1990年,政府確定了234戶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大影響、承擔國家指令性計劃比例大、經濟效益好、出口創匯多和國家產業政策支援的骨幹企業,實行“雙保”的特殊政策,即企業保證向國家上繳一定數額的利稅,政府保證這些企業所需能源、原材料、運力和資金等主要生產條件。
這些企業主要處於能源、電力、石油、鋼鐵、化肥和汽車等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從而使這些領域的國營企業進一步得到了充實和加強。
而其餘國營企業,特別是處於競爭性產業領域的眾多中小型國營企業,由於得不到特殊政策的優惠,在疲軟的市場面前日益陷入困境,從而迫使一部分國營企業不得不從某些競爭性產業領域退出。
老師清了清嗓子說:“總之,這個時期國營經濟的產業配置體現出向基礎產業集中的趨勢。然而,由於非國營經濟的迅速壯大,開始與國營企業展開競爭,並迫使一些國營企業陷入了經營困境之中,這是決策者始料未及的。”
“所以,中小企業必須改革,改制。”
李江大概是聽明白了的。就是我們的中小企業目前的狀態十分嚴峻,甚至舉步維艱。但是真要實行這種改制,會涉及到社會上許多問題。
歷史的發展又不得不改制。這是個發展的趨勢,他想起虞老爺子的話,得順大勢,才能大成就。
李江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他得參與進這個大趨勢裡,學點本事。一直猶豫不決的方向也豁然開朗,時代的大潮向他湧來,他要站在浪尖,與浪共舞。
他眼睛裡閃動著光芒地看著老師說:“老師,我想參與這場改制。”
葉南風點了一支555香菸,再次平靜地看著眼前的這個學生,笑著問:“你確定?”
李江點頭:“確定,老師。”
葉南風想了想說道:“我們省的明州市已經作為中小企業改制的試點,你師哥北辰的豐都縣正好在明州市,前幾天聽他在電話裡說,他們縣已經確立為改制的重點縣,如果你決定要參與進去的話,節後我來安排你去他那裡。”
“去北辰哥那裡,那是更好不過的事情了。聽師姐說,北辰哥已經當上了豐都縣政府縣長,升了正處呢。跟著他我能夠學到許多東西的。”李江興奮。
“你就一點不考慮留校,跟著我?”
“老師,北辰哥是你的嫡傳,我跟著他學等於是跟著你學嘛。”
“這小馬屁精。”葉南風被他說笑了,愛護地罵了一句,又道:“既然你志已決,那就下去好好學。明天是國慶節,你北辰哥說帶你楠姐回家來,你也一起過來吃飯吧,具體的事情你與他再商量一下。”
“嗯,好嘞。”
2)
李江是第一次見楠姐,一米六幾的身材,短髮,看上去特別幹練。她拉開門時聽到李江叫“楠姐”,大概就已經猜到李江的身份,接過李江帶來的禮品,就說:“是李江吧,進來吧,你老師和師哥都在書房呢。”
楠姐,省第一人民醫院年輕的腦科醫生,這次去日本交流回來後,就直接的擔任了腦科部的副主任醫生,是部裡公認的手術“一把刀”。只是丈夫葉北辰在離省城一百多公里外的豐都縣做縣長,長期的兩地分居,但不影響他們夫妻的感情。反倒這距離所產生的感情讓他們更加的恩愛與融合。
李江進到書房喊了老師和師哥後,就在一旁坐了下來。葉北辰一見到這個高高瘦瘦的小師弟,眼睛裡就多了些愛惜。
“聽我爸說,你想去我那裡參與中小企業改制?”
“是的,師哥。學校馬上要開始實習了,我想到下面去接觸一下這種改革方式,鍛鍊一下自己。望師哥能帶帶我這個學生。”李江望著葉北辰真誠地說。
葉北辰笑著接道:“我可不是導師,不帶研究生哦。不過,你要知道,我們是政府體系,不是做學問,一旦你選擇了這個方向,那就選擇了一條從政的路。你可要想好了啊。”
老師只是微笑著看他們說話。
“想好了,師哥。”
李江堅定地點了一下頭。其實,那天在閒廬和虞老爺子聊天時,他的內心就埋下了一顆種子,他想成為這個時代裡有權有勢,有錢有勢的人。
葉北辰看李江如此堅定,也就沒再詢問,說:“那好,節後你把學校這邊的事處理一下,就來豐都。其他的我來安排。”
這時,老師說話了:“北辰,李江雖然說是去你縣裡實習,但能否直接確定為到你們縣裡上班,這對他以後的評定等職是有好處的。至於學校這邊,反正也就是明年5月份回來論文答辯,拿畢業證。這些我來處理。”
“這個可以的,爸。我們政府這幾年很重視人才的引進,有些特事特辦不違背政策。”葉北辰點頭。
李江感動地站起來說,謝老師,謝師哥。
“又客氣了,都自己家裡人,以後不許這樣。”老師看到他的樣子,就說,一方面也告訴葉北辰,他這學生是自己家裡人,以後就得按家裡人來對待。
定了李江的事後,他們自然就聊到了企業改制的這件事上來。
老師說,他在一份內參的資料上看到,山東省珠城市政府已經對市屬國營電機廠進行股份制試點,拉開了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序幕。
他了解到,為了緩解當地政府的財政壓力,市政府最初計劃政府保留51%的股份,以避免有變賣國有資產之嫌,餘下的部分出售給電機廠的企業負責人和職工。然而,這個提案未能在職工中透過,最終由全體職工以企業內部持股的形式,將企業270萬元生產經營性資產全部買下,成立珠城市開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把原來的國有企業變成由277名股東共同擁有的股份合作制企業。
老師說:“中小企業改制,也一樣是摸著石頭過河,孰好孰壞要有市場去驗證。你們下去後,要大膽地結合本地企業的實際,解決好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
葉北辰說:“知道了,爸。”
看著師哥表了態,李江也說:“我們遇到難題了,會及時向老師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