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趙瘸子則有點害羞但欣喜地笑了。

易鍾海更是如墮五里霧中。

他這時才領悟,事實竟是真的,李慧蘭將與他分開。

自已的愛人將會嫁給他人,那是一位瘸子。

“不行,我不同意離婚。”

易鍾海聲音沙啞堅定。

他本以為以離婚來挽回尊嚴,結果現在不僅尊嚴無處尋,還丟盡了臉面,如此,他又為何還要堅持離異?

“李慧蘭,你回來吧。

這次的事我原諒你了,快來這邊坐下。”

易鍾海面色猙獰,朝著李慧蘭下達了命令。

賈章氏在一旁嘲諷道:“易鍾海,你還有一點點底線嗎?之前還在罵慧蘭賤,我看你是賤皮子。

當初你不好好珍惜,現在人家被撬走了又不甘心是吧?”

“張婆,你給我住口。”易鍾海厲聲對賈章氏喊叫。

然而賈章氏的脾氣更烈,雙手叉腰站起,怒罵不休。

“憑什麼住口?應該是你先管管自已。

你介紹秦淮茹來東旭家那時,我就看出你這糟老頭子本質惡劣。

現在遭此報應被離婚,你自找的獨活寡歡。”

她那張嘴厲害得很,大街罵戰無敵手。

面對她的辱罵,易鍾海毫無勝算,氣憤地快吐出血了。”我不理,慧蘭至今仍是我的妻,離婚之事我絕不同意,休想帶走她。”

谷主任皺眉,對易鍾海沉聲說道:“你得清楚,女性有自主決定婚姻的權利,李慧蘭並不是你的私人財產。

若她願意離婚,你無權阻撓。”

李建國開口道:

“關於李慧蘭的事就此為止。

明天你們三人去街道辦離婚與結婚手續,大家都好聚好散,否則鬧下去只會讓旁觀者看了笑話。

還有大病救助的事,大家都投票表決吧。”

易鍾海茫然不知接下來該做什麼,也不明會議何時結束,只知被何大清輕輕踢了一腳,他如夢初醒。

“易鍾海,快回家裡去吧,我要收凳子。”何大清對他說。

此時才發現,李慧蘭已悄悄收拾東西搬走,只剩他自已在房中。

難以置信的是,原本平淡無奇的一次爭吵,怎麼會演變至此。”全怪李建國那個畜生,趁我們夫妻爭鬥時插一腳。

如果不是他……慧蘭絕不會輕易離開,錯都出在李建國這裡。”易鍾海絲毫沒有自我反省,一味歸咎於李建國。

但他憤怒的咆哮,終究無法改變已成的事實。

到了第二天,李慧蘭和趙瘸子前來尋找,要求和易鍾海一同辦理離婚手續。

誰知易鍾海因懼離婚,早早藏匿起來。

然而李慧蘭的態度非常堅決,他們沒在小院裡尋得他後,就聯絡了民政局工作人員直接去了鋼鐵廠。

好在易鍾海的工作場所無法避匿,最終在離婚證明上捺下了手指印。

一個月後,一切如水逝去。

一年兩次的春天技能評級日又來臨了。

易鍾海儘管已在衝渣工序堅守近一月,但他並未被侷限於報考特定崗位的級別,可以自由報考。

很多工人甚至兼修了多項技能,比如閻解成就持有著駕駛員二階和維修工三階的雙職業技能。

然而,這次易鍾海沒有報名七階鉗工,轉而選擇了六階,他希望能憑藉透過評級獲取更高的薪酬。

哪怕繼續留在衝渣崗位,每月也能領取六階鉗工的薪酬。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近一個月的衝擊工作中,他的鉗工技術竟退步嚴重,如今連六階水準都不及格了。

聽到考核未能透過,易鍾海愕然不已,完全沒有想到自已連六級都沒達標。

這意味著他在未來半年還要領到 鉗工的工資,將近兩百塊錢就這樣打了水漂。

此時,正在考核七階級別的工人們剛結束,賈東旭如眾人所願,順利透過,出車間後立刻就被一車間的朋友們團團包圍。”賈東旭,你真棒!咱們廠裡現在,除了一號主任李老師,沒人比得上你的鉗工等級!”

賈東旭欣喜之餘,謙遜地說:“這一切都要感謝師父您的教誨,我還需要加倍努力,不讓你的期待落空。”

看到賈東旭的光輝表現,易鍾海心中愈發覺得失敗。

如果換做是他,沒有了李建國的提拔,或許現在的焦點將是自已。

他心底湧起一絲憤怒。”戴主任,我聽說你在等我?”

李建國剛進入工作崗位,便被政務管理部門的戴主任召喚。

戴主任手握一張提幹申請書,交給李建國說:“李建國,這是我徒兒賈東旭的提幹申請,他已經填寫完畢只需簽名蓋章確認。

他是你的徒弟,由你告訴他這份好機會是最合適的。”

提幹申請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隨便申請,實際上只有被領導研究並批准者才符合申請資格,可以說大部分情況已是內定透過。

李建國接過申請,對 的提幹同樣感到欣慰。

帶著這個訊息來到了一車間。

車間裡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一見到李建國家生產副主任,主管主任曹迅速迎了過來:“主任,查工務啊。”

曹主任禮貌地詢問。

儘管兩人之前有過工作交往,李建國的晉升已經讓他的地位高於曹,但身為幹部,都要清楚自身的角色。

不及時完成地位轉換,容易觸犯權威。

不過,李建國並不會因此就對昔日領導炫耀,而是一臉公務的表情:“曹主任,賈東旭呢?讓他來一下。”

曹點頭響應:“好,主任稍等。”

立刻找到了賈東旭,後者見到恩師,露出燦爛的笑容:“師父,何事?”

李建國沉默片刻,只遞給他手中那份提幹申請。

賈東旭接過後瞪大眼睛,滿含驚喜,連曹主任也在旁為他送上祝賀:“東旭,恭喜!從此我們平起平坐啦。”

曹主任滿心向往地說道。

雖然即使賈東旭轉正也不過是車間副主任級別,且為副職,比起李主任僅高出一級而已。

但他年輕得很,才僅僅24歲。

先前,七號車間的副主任位置一直未落實候選人。

有人傳聞是為了等賈東旭透過七級考試後提升職位。

然而,賈東旭年齡太小,工作時間又短,多數人將這當作無稽之談。

出人意料的是,結果竟果真如此。

只能說有個出色的導師極其重要。

要非李建國出手,恐怕還不至於賈東旭能在這麼短時間內考慮轉正當事。

“李主任,您這是開玩笑吧,我才剛開始呢。”

賈東旭咧嘴笑道,內心對他能獲此殊榮深感驚訝。

驚喜對於李建國來說過於龐大,他未曾料到真的會讓賈東旭出任七車間副主任一職。

雖然是一個暫定的崗位,但這背後意味頗深。

那些有資格填寫轉正申請的人,基本上已經預設成為預定的管理者。

當前除了缺一位七車間副主任,其他部門領導已滿員。

賈東旭清楚這都是因為自已的導師之力。

假如不是他有一位出色的導師,就算自已考過七級技術員,也無法率先轉正。

“師父,多虧您了。”

賈東旭看著李建國,感動到不知從何言表的神情。

“好了,別婆婆 了,這是你自已的成果,趕緊把手續辦好,將來管理車間有不懂,找曹主任或找我也行,年輕人別亂幹懂麼?”

李建國對賈東旭進行了一番教育式的指導,後者十分認真地點了頭。

此時,安保科帶有一位婦人急匆匆走來,還沒走近,就指著遠處的一車間道:“那邊是一車間,門口那位大概就是你要找的賈東旭。”

李建國和賈東旭一同看向,原來是大院裡的王大嫂。

看到李主任也在場,王翠花立刻快速跑過來道:

“李主任,你也在這裡啊,東旭你快點請假回家吧,你媳婦生了。”

“什麼?明明還有兩個月的預產期呀。”

賈東旭初聽以為聽錯了。

他記得妻子梁拉娣的生產日期還未近。

早上的時候他們一起離家時,一切都很正常,怎麼突然就這麼急促了?

王大嫂焦急地道:“是我記錯了,應該快生了。

你媳婦剛剛在小酒館幫忙掃地,突然疼起來羊水破了。

恰好傻柱經過帶了幾個人趕往醫院,正騎著腳踏車送她去了。

東旭你也趕緊請假去看看吧。”

這下賈東旭心裡揪緊了。

冷靜的李建國建議:“東旭,愣著幹什麼?我們快上機關樓,我載你過去。”

身為生產主任的他根本不需要請假批准。

在奔赴的路上,賈東旭心情忐忑,擔憂早產對胎兒不利,以及擔憂生產過程可能出現的風險。

大約十幾分鍾後,賈東旭一直保持沉默,沒說話。

終於抵達生產室外,見梁拉娣安全推出了分娩室,賈東旭飛奔向了她:

“拉娣,拉娣。”

秦淮茹、賈章氏等人紛紛上前探查情況。

經驗豐富的李建國直接向醫生詢問:“醫生,情況怎麼樣?”

助產醫生回覆說:“還挺順利的,只是因為早產,寶寶比較虛弱,得在兒科病房觀察一陣。

母體會休息一陣後她會醒來。”

“好,謝謝您,醫生。”

聽取詳情後,李建國便走向了在一旁焦慮的賈東旭身邊。

賈老太迫不及待地追問:“老李,大夫怎麼說?”

李建國揮手回應:“大夫確認,大人與嬰兒都很平安,只是孩子有些早產需要觀察。

我們現在先保持安靜,拉娣的情緒還需安撫,我們就靜靜地在一旁守候,不要吵擾旁人。”

賈東旭聽到這話,心中的擔憂終於舒緩了。

十幾分鍾後。

梁拉娣微弱地睜開眼,虛弱問道:“東旭,孩子怎麼樣了?”

賈東旭緊握她的手道:“孩子很好,大夫暫時需要觀察一陣。”

其他人都為梁拉娣恢復知覺感到安心。

賈東旭即將晉升 之際,又添了個兒子。

這種雙重喜悅讓他母親賈章氏和妹妹梁拉娣都深深感激李建國的助力與關懷。

突然有人發問:“東旭,孩子的名字定了沒?”

這對兄妹相視一笑,賈東旭說:“早定下來了,就叫棒梗吧。”

聽到這裡,老李心裡暗自驚訝。

蝴蝶的翅膀幾乎被撕裂,但仍未阻攔下這名叫棒梗的名字風暴。

這世界真的會自主修復?

賈東旭為眾人解釋道:“棒梗在她們那裡,寓意像是相聲裡的捧哏角色一樣。

我和拉娣都期待他將來能成為能支援、配合師父的人,帶給我們大家溫馨與歡樂的生活。”

老李的兒子還在哺乳期,可賈東旭給自家新生兒子取此名,明顯表達了希望孩子跟隨、追隨對方長大的願望,就像歷史上皇權和臣子間的傳統。

這也是他效忠李建國的一種方式。

既然棒梗這個名字包含了深厚的內涵,使得李建國難以找到合理的藉口要求改變。

最後,他只得預設。

即便如此,他還是會暗中關注這位四合院的小聖賊。

許大茂這樣的人都可以改變,更別說一個還沒定型的小”棒梗”

了。

賈章氏為有了孫子而高興,自願留在醫院陪伴梁拉娣。

此時正處在晉升關鍵期的賈東旭不方便請假,他只能陪同李建國等人返回四合院。

轉眼間一週過去,母子倆安全回到家裡。

為了讓賈老太日日能看到孫子,梁拉娣和賈東旭決定也搬回大院居住。

老李對這做法頗有微詞,但並未公開表示,只是以含蓄的方式提醒這對年輕夫妻:由長輩照料孩子可能更容易滋生些不良習性,例如不懂得感恩和隨意索取。

賈東旭與梁拉娣非常尊重和依賴李建國,答應在月子結束後讓奶奶接手照管。

就這樣,夏季來了,高溫驅使學生們和學校進入假期狀態。

老李來到火車站迎接劉光齊與暑假前來幫忙工作的丁秋楠。

她來自工廠,夏天回去短期打工並不違和,老李沒有推辭的理由。

這一年裡,丁秋楠的醫術有了顯著提升。

於是,李建國本人也從第七級跨越到更高層面。

他的醫療水平如今等同於一般大醫院的主任級別,並且中西兼修。

估計丁秋楠畢業後,他會進步到 以上,相當於世世代代被稱為神醫華佗的程度。

而一級和二級的存在,除了治療病人,還需要傳承醫學知識,如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師父,我們在那邊呢。”

忽然間,丁秋楠和劉光齊的聲音從身後另一個方向傳來。

他的外表實在太顯眼,他們在火車上就已經留意到了。

“你們兩個,半年不見感覺都有所變化,光齊是不是高了一些啊?”看著眼前的兩個徒弟,李建國的心情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