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無法言語
情滿四合院陳雪茹老公 你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何雨柱特意向這個話題引導,目的是激起齊白石的興趣。因為齊白石這個人有著極高的價值——即使是現今贈送一兩張畫給他,往後時日,價值都會達到數億。
因此,何雨柱自然不願錯失這個機會。不僅想結識這位大師,還要讓他體驗一下古代繪畫的魅力。
\"確實如此。\"
\"老實說,我家收藏有北宋時期及以上的書畫作品超過三件。\"
齊白石聽完,皺紋間的臉龐驟然綻放出喜悅。儘管他將畢生致力於繪畫,但他見過的北宋以上珍品仍為數不多。他一生漂泊各地,也所見有限。
\"真的嗎?\"
\"確鑿無疑。小子,能告訴我你擁有哪些真跡畫作嗎?\"何雨柱語氣堅定。
\"吳道子——畫聖的作品。\"
齊白石聽聞此言,內心極為震動,隨後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他認為對方太過於天真。
\"孩子,吳道子的作品珍貴異常呀!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聲稱擁有吳道子的偽作充斥世間?即使現在世間流傳的作品,九成九都是假的。這樣講吧,吳道子的畫留存下來的本就不多,並且很多遭到損壞。極少部分落入了外國之手。如果真有你的手中持有真正的吳道子畫作,即便在物質匱乏的今天,也是無價之寶,足以讓世人豔羨無比啊。”
對於吳道子畫作在當下、未來乃至唐朝時期的高價值,何雨柱心知肚明,但他的話語聽起來太過不切實際,讓人很難置信。
\"你覺得我在說謊?\"
齊白石微微搖頭。“我並未信,除非能讓我親眼見到那些畫作。憑藉我的鑑賞眼光,只需一眼,便分 ** 假。”
何雨柱主動讓路,做了一個請進的手勢。“請。”
“我能滿足你的要求,不過有一個約定。看過畫後,不得外傳。”齊白石會意,點頭同意。
\"這是我行業的規矩,我明白。\"
如今老年的齊白石步伐蹣跚,何雨柱一直相伴著扶持,他們花了大約半小時才來到何的寓所。
何雨柱領著走進自家客廳,並確保將齊白石安置穩妥落座。
\"我現在就為你取來。\"
何雨柱離開房間後,在他的個人儲物空間裡取出了那幅畫。拿著它走進客廳,他把畫攤開,擺在齊白石的面前。齊白石一看畫的第一眼,心中已然明瞭,這不是普通之作。
他起身站起,微微顫抖的手這時更加劇烈。原來略顯茫然的眼神,此刻滿含情感,甚至眼眶都有溼潤之色,喉頭更是隨之起伏。齊白石閱人畫像無數,即使是真偽混雜,也只需匆匆一瞥,就能判斷個大概。
太真實了,毫無疑問,這肯定是真品。他審視畫上的署名,“《聖壽寺壁畫》”。這正是傳說中吳道子在聖壽寺所繪的壁畫,儘管沒人聽說他會在紙上覆制這些壁畫,但無聞並不代表不可能。
吳道子自唐代開元年間以壁畫才俊身份入皇宮,擔任過多種職位,還曾經師從張旭和賀知章習書法,觀公孫大娘舞劍體味運筆的精髓。他對佛教、道教及諸多主題都有著精湛的技藝,壁畫創作更是他的拿手絕活。
換言之,畫壁畫是他的專長,且很多壁畫畫家通常先在紙上描繪預想的畫面,而後呈現在牆壁上。這個過程,他無疑有所瞭解。齊白石確實見識過吳道子親筆真跡:海外流傳的送子天王影象,他曾看過,就連許悲鴻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他也親身目睹過。
如果論哪個畫作最為生動逼真,非此刻眼前的《聖壽寺壁畫》莫屬,儘管與悲鴻手上的版本相比,或許有所不同。然而,即便差別顯著,他能從吳道子筆觸下領略靈魂的獨特性。
這副畫見證了吳道子作為“天下第一畫家”與“畫聖”的盛譽實至名歸。看著眼前的作品,連齊白石的眼角都閃動著激動的淚花,這是何等令人感慨的情景。一個畫家能親眼見證幾百年前被譽為畫聖之人的真跡,能與這些歷史巨匠產生精神層面的交流,這份激動無從言喻。
對於何雨柱遞來的這畫作,齊白石充滿敬畏地抬起頭,只說出了兩個字:“真的”。
原本何雨柱只想著給齊老小小震撼一下。但萬萬沒想到,老人家激動成這樣,彷彿一瞬間老淚縱橫,令何雨柱擔憂起他的身體。
眼見年紀不小的齊白石因感動幾度哽咽,就連何雨柱也不由有些心生觸動。他知道對於畫家如齊白石來說,看到吳道子真跡的激動難以言表。面對這畫面,他只是輕輕頷首認同。
在一旁默默注視吳道子的手指在畫卷上游走觸控,每一陣顫動都對映出老人心中的震撼,何雨柱深感那份情感的力量。約莫過了一刻鐘左右,老人的情緒稍顯平穩,坐下道:
“你這孩子。”
“真沒想到……”
“你還真不是說著玩的。”
似乎一度誤以為是齊老開的一個玩笑,此時何雨柱也坐在了對方對面,誠懇地道:“我沒騙你,這是一件無價之寶,放到世上便是稀世奇珍。”
“你準備怎麼安置呢?”畢竟徐悲鴻曾不惜重金只為收藏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獻給國家,如此珍貴的藝術瑰寶,理應被妥善守護。何雨柱斬釘截鐵地陳述這一點。
齊老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他不願將其上繳,而這畫在他處能得到保證的安全,他也感到安心。齊老心中湧出一種強烈的信念: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應在中華大地永續流傳。
“這是你的寶貝。”齊老說,“你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吧,我對你的選擇持肯定態度,更會為你保密。”
何雨柱聽到此言心中欣慰:“小夥子,你叫什麼?”
“何雨柱。”
連說了兩遍這個名字,齊白石對新的夥伴報以信任和友好。
“何雨柱。”
得到認可的何雨柱心情愉快:“老爺子,你腿腳不好。以後若不妨,我會帶著新找到的寶貝多來陪你。”
這段對話中,何雨柱不僅獲得了藝術品的認可,更與藝術泰斗結成了意想不到的友情,令他喜出望外。
齊白石聽到這些也非常高興。
齊老先生已經在屋裡停留了很久。
待夕陽漸垂,暮色降臨,他這才手持杖棍準備出門離去。
“時候不早啦。”
“我也得回家,以免家人擔憂。”
“對了,何雨柱,你要不要送我去?順便認識下路,下次獨自來找我時,就不會陌生了。”這種請求,何雨柱自然是滿口答應,隨即扶持起老人邁向他居所的小院。
夜幕完全降臨時,已是傍晚八點光景。
年邁如齊白石,
按理今天這般折騰後,應早已準備入眠。
但並沒有。
好似遇上了罕見的知心好友般,
他到家後便拿出收藏的一批書畫。
何雨柱也坐在齊白石家中客廳內。
他第一幅出示的作品,正是畫師徐悲鴻送贈的:
“雨柱你來看這幅,徐悲鴻生前親贈我的‘八駿圖’。”
“雖說世人皆知第一張,但這畫也是真跡。其實,我還收了兩副。”
“都是他親筆畫的並親自贈予我的。還有兩張《晚秋棲霞圖》。”
“你識畫,自然知道這些作品的價值。”
“我倆互贈,又各自繪製兩幅畫作為回報。”
站起身,齊白石手指在畫面細處比劃,一一詳述其藝術魅力給何雨柱解惑。
何雨柱看似不動聲色的聆聽,可內心卻如饞貓看見美食般,被這幅珍貴名畫撩動。
在未來的數十年,如果擁有它們,任誰也會眼熱心熱,不是嗎?
何雨柱內心暗自發誓,無論何時,他都要把它們放入個人的空間裡,確保一件也不會流失。
在齊家欣賞畫作直到深夜十點,何雨柱才離開。
回到家,陳雪茹興奮不已,一把抱緊了丈夫。
“老公,我的紅歌唱得如何?‘我和我的祖國’將在明日全國播放。”
“任何有廣播的地方,都會有我陳雪茹的歌聲。”
說著說著,她的興奮更甚,直接吻向了何雨柱。
這時,何雨柱心頭豁然開朗:
確然,經過這五個月的努力,《我和我的祖國》終於要面世了。
翌日,不論是工作場所還是街道辦事處都熱議同一個訊息:
籌備已久,被譽為嶄新的紅色歌曲將在今日廣播中播出。
無論工廠大小、街道何方,
均在中午11點半一同步奏起來。
這首歌曲由國家宣傳部出品,質量優秀且影響力極大。
在村頭巷尾,凡有廣播聲響起之處,這首歌如浪潮般擴散。甚至一個月前,《人民日報》就開始為之升溫。在如今資訊稀缺的年代,除了孩子們嬉戲遊玩外,大人們的主要娛樂活動不過是報紙、資訊瀏覽,然後圍繞著那些話題隨意閒談,或者聆聽歌曲。收聽的途徑有限,只有街道或工廠廣播傳揚。
如今流行紅歌數量算多嗎?算多吧,卻又不算多,因為寥寥幾首就時常縈繞在人們耳邊。人們已經習以為常,感到疲憊。但這時,一首全新的歌即將面世,出自宣傳部門之手,引發了大眾滿懷期待。
午餐時間已至11點半,賈張氏站在院落 ** ,歪頭聚精會神聆聽廣播的方向。儘管秦淮如年輕喪偶且心中空虛,但她並不忽視日常生活的歡愉,仍享受休閒時光。同一時間,劉海上官、易中天和賈東旭也在食堂坐著,他們看著碗裡清湯寡水,內心憤憤不平,但同時關注著廣播中的動向。餐廳裡一片安靜,眾人有意或無意地放緩了動作,連咀嚼聲都變得緩慢起來。
許大茂正準備把投影裝置帶往農村,此刻他腳步停滯,目光所及之處,大批人群簇擁在廣播周圍,靜靜等待新一首紅歌響起。按常理來說,一首新的紅歌並不會造成多大反響,可這一回卻格外不凡。《人民日報》大篇幅的宣傳起了關鍵作用:提及新紅歌如何富有精神,又有新穎清新感,風格獨特。言語溢美之詞吊足了人們胃口。
而在鍊鋼廠裡,所有人目光齊聚食堂時鐘,11點半,期待已久的廣播開始。“接下來,我們要欣賞新一代的紅歌:《我和我的祖國》。”演唱者陳雪茹,作詞陳雪茹,曲作家何雨柱……音樂前奏響起的瞬間,人們被深深吸引,因為這前奏前所未見的別緻。然而,對於劉海上官、易中天三人,那前奏就像電擊,讓他們傻在原地,停止咀嚼,思緒凝固在驚愕之中,從期待到震撼,再到憤怒的過程僅需瞬間,頭皮彷彿都要炸裂。
秦淮如此時正洗衣裳,她停下手,頭歪向一邊聆聽這首歌,她的臉上,表情也充滿了難以抑制的不滿。另一邊,同樣全神貫注聆聽歌曲的賈張氏臉上寫滿困惑與不滿。
在庭院中的四合院婦人全都愣住,嘴巴微張,無法言語。
每個人都停下手中的事務。
遠在他鄉的許大茂震驚地抬起了頭,看著遠處的喇叭,一時之間陷入了混亂,不知所措。
此刻在小學辦公室內,閻埠貴一邊享用他的紅薯,咀嚼的動作也不禁停止,雙眼圓瞪盯著牆上的廣播。
他咬緊了後槽牙,滿心震愕。
誰都未曾預料,這經《人民日報》與國家宣傳部特別宣傳的名紅歌竟然出自何雨柱夫婦的手筆。
——何雨柱竟然是作曲家?
——歌手是陳雪茹無疑。
僅僅只是樂曲前奏剛起,他們的心臟便彷彿停止跳動,驚詫得無法言喻。
他們屏住呼吸,神情迷惘。
隨著時鐘流轉。
短短十幾秒過後,陳雪茹那甜潤高昂且深情滿滿的聲音穿透廣播,如同雷霆一擊。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她歌唱每一座峰巒,每一江水,
“裊裊炊煙,小小的村落,鄉間車轍深深……”
她以母親般的溫暖節奏,訴說著無盡的故事。
除了少數人驚訝於歌曲開端,其他人從輕快動人的旋律到沉醉其中,甚至到第二節開始時,許多人都按捺不住想跟著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