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帝乙的發問,龍德殿中也開始討論了起來,想來大商任職的仙道中人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真仙以下之人。

畢竟真仙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稱得上一句修行有成,就連如今的大商太師聞仲,不也只是金仙修為嗎?

見眾人沒有開口說話,太師聞仲率先開口說道:“啟稟吾王,既然是玄門真人,可賜予上大夫之職。”

聞仲身為截教三代真傳,自然也是玄門弟子,如今聽聞蘇昊也是玄門中人,自然開口為其說話。

比干也站出來說道:“啟稟吾王,玄門真人,不可輕怠,上大夫職位非常合理,臣贊同。”

見這兩人發表完意見,商榮這才站出來說道:“啟稟吾王,上大夫一職雖然可以表示我大商的誠意,但是廣昊真人乃是玄門中人,雖紅塵歷練,但終究是方外之人。”

“上大夫一職雖好,可卻與其身份不符,還請吾王多加考慮。”

帝乙點了點頭道:“丞相之言甚是在理,上大夫一職的確和玄門清修有別,不知丞相之意應授予何職?”

商榮再次說道:“可授予一城總兵職位,讓其監管地方,除妖安民,守護一城百姓,如此對雙方都有利,我大商還可以藉此事讓更多的玄門中人加入我朝。”

還不等帝乙說什麼,聞仲卻是連連點頭,開口說道:“丞相之言在理,方才是吾考慮不周。”

帝乙這才說道:“既然丞相和太師都屬意總兵之位,那就賜予廣昊總兵一職。”

“丞相,你掌管官吏升遷,不知如今可有哪坐大城空缺總兵職位?”

商榮:“回稟吾王,我大商如今共有五座城池缺少總兵,其一為三山關總兵,其二為天夢關總兵,其三為朱雀關總兵,其四為漢城總兵,其五為冀州總兵。”

帝乙請嗯一聲道:“既然如此,諸位卿家都議議吧。”

一時之間,大殿中眾說紛紜,各有各的意見,五個總兵職位,其中三山關在大商腹地,距離朝歌很近,也是國都朝歌的一大門戶。

這個職位一直牢牢的被殷子氏掌控,也就是說歷任總兵,都是人王之心腹。

蘇昊顯然不合適,排除在外。

朱雀關乃大商四大關隘之一,位居朝歌南方,與其齊名的乃是青龍關、玄武關、白虎關。

此四關乃是大商重要之地,一般也不會授予外人。

至於天夢關只不過是一個小關,名聲不顯,讓蘇昊這位玄門真人去當總兵,的確有辱人家身份,也被排除在外。

所以只能在漢城和冀州之中二選一。

漢城位於九洲之一的荊洲,那裡是南伯侯鄂崇禹的地盤。

此時上大夫梅伯站出來說道:“啟稟吾王,依臣意,可任廣昊真人為漢城總兵,一來可以鎮守漢城,二來可圍剿水族。”

這裡的水族並不是指四海中的那個水族,而是一個單獨的種族,其種族精通水性,天生親近水性大道,被殷商列為異族之一。

此時比干也說道:“臣贊同梅大夫之意。”

商榮見情況不妙,隨即起身說道:“啟稟吾王,廣昊真人乃玄門弟子,修為高深,有大神通在身,若是讓其擔任漢城總兵,未免大材小用。”

“依臣意,不如讓其坐鎮冀州,如今冀洲乃我大商和異族交戰的前線,有此真仙坐鎮,必能護城安民。”

梅伯直接反駁道:“丞相之言未免太過誇張,冀洲戰場豈是一位真仙就能改變的?”

“況且冀州總兵蘇代剛為我大商戰死疆場,其子蘇護還在軍中任職,若是就此撤去蘇氏總兵職位,未免令人寒心,還請吾王三思。”

隨著梅伯的發言,殿中也有幾位站出來為其應聲,細細數來,居然有朝堂四分之一的數量。

這一幕瞬間就讓商榮明白這件事情不簡單了,看來還得另找其他破局之法。

而帝乙也仔細的打量了一眼站出來說話的眾人,與這些人的身份一一對應,最後卻發現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西伯侯有舊,或者說他們就是西伯侯一脈在朝堂上的應聲蟲。

一種被背叛的憤怒在帝乙的心中燃燒,殷商對有蘇氏寄予眾望,讓其坐鎮冀州這等重要之地,監管北方諸侯,保境安民。

可是他沒想到,大商親自分封的總兵,居然成了諸侯的人,而且還是他最忌憚的西伯侯之人。

一種難言的情緒在帝乙心間蔓延,雖然他的確有意取締蘇氏的總兵之位,可那是因為蘇氏鎮守冀州八百年,這個時間已經很久了。

若是再坐鎮下去,肯定會和地方諸侯產生各種聯絡,都是還怎麼監管?

但蘇氏的功勞他不會忘記,本來他有意讓蘇護進入朝歌朝堂,擔任上將軍,好生培養成大商忠誠有為的將領,如今看來此人必須除掉。

“誇張?”商榮冷哼一聲,不屑的說道:“莫不是梅大夫忘了,廣昊真人乃是玄門弟子,他不是散修,他有傳承在身,他上有師尊,下有諸般師兄弟,你現在還覺得誇張嗎?”

商榮的這聲質疑瞬間引發眾人的討論,隨後有一半的人站出來支援,而這就是大商丞相的威勢。

就連聞仲也點了點頭,作為截教弟子,他自然明白有傳承的玄門弟子的恐怖。

就像他只不過是三代親傳弟子,但若是真的遇到困難,就能去師門求救,瞬間就能搖來眾多道友,若事不可為,他都叫來師尊幫助,那可是準聖大能。

“丞相此言在理,不知這位廣昊真人乃玄門哪教門下?”

聞仲的話擲地有聲,瞬間讓殿內的聲音安靜了下來。

商榮再次說道:“因各種原因,廣昊真人不願道明傳承,但其本人已經在殿外等候,若太師有意,可讓其進殿一觀,憑太師之神眼,定能看出其中奧妙。”

聞仲自信的點了點頭,他天生三眼,眉心中的豎瞳可望氣,辨別忠奸、人心黑白,更能釋放紅光,傷人元神。

“宣,廣昊真人上殿!”

帝乙宏偉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再傳到殿外,而此時在殿外等候的蘇昊整理了一下衣裝,隨後踏步邁入朝堂。

當蘇昊走進大殿的那一刻,胖很多人驚歎一聲,他們沒想到這位廣昊真人如此年輕,想來是使用了仙家駐顏之道。

蘇昊一身出塵脫俗的氣質,再加上週身散發出的威嚴道韻,瞬間讓很多人信服,這才配的上玄門弟子的稱號。

“方外煉氣士蘇昊拜見人王!”

蘇昊彎腰行了一道禮。

帝乙出聲說道:“真人不必多禮。”

“適才眾位卿家對真人應任何職作出了議論,目前有兩個地方可讓真人前去,一為顎侯治下的漢城總兵,二為朝廷直屬的冀州總兵,不知真人是何意見?”

蘇昊回禮直接說道:“啟稟人王,貧道此次下山是為了紅塵歷練,也是藉助大商氣運,修行一二,所以任職期間,皆可聽朝廷調令,所以對於何地任職並無太多要求。”

“但剛才聽陛下之言,漢城乃是顎侯治下,而貧道此次前來,是投我人族人王、大商朝廷而來,若是沒有其他阻礙的話,貧道覺得冀州更好一點。”

蘇昊平淡的聲音瞬間引起了很多人的讚賞,尤其是殷商王族一脈,因為蘇昊的話就是在支援他們。

帝乙哈哈一笑道:“真人果真乃方外之人,要知道顎侯乃我大商之伯侯,在他治下,也依舊是我大商之臣民,其職位和冀州總兵沒有什麼區別。”

蘇昊微笑道:“既是如此,貧道少聞寡見,讓陛下和眾位大臣見笑了。”

“無妨,無妨!”帝乙輕擺衣袖,他現在看蘇昊,越看越順眼,心中也是更加歡喜。

此時聞仲朝蘇昊簡單行了一道禮:“不知道友仙鄉何處?在哪教門下修行?”

聞仲並沒有用第三隻神眼掃視蘇昊,因為那種行為很不禮貌,若是遇見氣量狹小之人,必定結下仇怨。

蘇昊立刻回了一禮道:“貧道見過聞道友。”

“吾本名蘇昊,乃黃帝軒轅後裔,顓頊帝之後代,修行之前為大商一平民,後踏入仙道,為玄門弟子。”

“但貧道不是三教門下,至於師承,下山之前因師尊之言,不能相告,還望聞道友見諒。”

這一番話,讓聞仲頗為動容,他觀蘇昊周身氣息,的確為玄門正宗之法,大道氣息坦坦蕩蕩,如周天之雲,飄渺不可見。

“不知道友可願讓吾用神眼一觀?”

蘇昊略微皺了皺眉,這種做法很不討喜,他也本能的生出不喜之情。

沒個修士都有自己的秘密,你若是能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看到資訊,那是你的本事,可若是要正大光明的觀看,成何體統?

“道友見諒,貧道第三隻神眼,可望氣,可察人心黑白,如今道友不願說明師承,而我大商也不能隨意安排人坐鎮重要之地,不到之處,還請道友見諒。”

聞仲的姿態放的很低,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求很不合理。

蘇昊略微沉吟後說道:“早在山上的時候就聽聞,截教金靈聖母坐下真傳弟子聞仲,天生神眼,可望氣,可察人心,乃罕見之神通也。”

“今日若能得見,也不失為一種遺憾,道友請。”

見蘇昊答應,聞仲輕微點了點頭道:“如此,就得罪了。”

隨著話音落下,眉心豎瞳忽然張開,一道白光照射在蘇昊身上。

與此同時,蘇昊體內的金光出現,瞬間就將人仙道果隱藏,只留下天仙道果,一身陰陽五行法則和諸多小道法則。

蘇昊運轉大品天仙決,法則之力加持在元神法相之上,純正的天仙之道展露出來。

法力渾厚,元神混元,淡淡的威壓讓殿內眾人驚覺不已。

“你才二十多歲?”

聞仲見其修行的的確是玄門正法之後,就停下了觀察,再掃視下去,可就結仇了。

但是他剛才一番觀看,居然發現蘇昊只有二十多歲,這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想他聞仲也是修道之天才,可是他二十多歲的時候還沒能修成仙道,要知道那時候他已經拜在金靈聖母門下,在金鰲島修行。

蘇昊輕嗯一聲道:“貧道還是修行路上的新人,以後還請聞道友多多指教。”

大殿之內的眾人紛紛驚歎,真仙麼就那樣,玄門真仙還可以,但是二十歲的真仙,就讓人心驚。

這代表的可是無限潛力!

這代表的可是天驕無雙!

就連帝位之上的帝乙也頗為動容,本來他只是覺得蘇昊性格不錯,再加上玄門弟子的身份,想借機拉攏一些玄門中人,算是千金買馬骨。

可是他沒想到蘇昊能給他這樣的驚喜,以二十的年齡成就真仙境界,簡直是駭人聽聞。

現在可不是太古、上古時代了,天地人三道圓滿,各種規則顯化,修行越發困難,每一個境界都得一步一個腳印的來。

“啟稟吾王,微臣願舉薦廣昊真人為冀州總兵。”聞仲看完之後直接上奏說道。

隨著聞仲的表態,一些官員相繼表態,商榮見此也是堅定的說道:

“臣也願意舉薦廣昊真人為冀州總兵。”

一時之間,兩位位極人臣的大臣發表了意見,但是還不等帝乙做出決定,比干也是轉換態度說道:

“臣也願意舉薦廣昊真人為冀州總兵。”

全了,大商三方勢力的扛把子全部支援,這還需要討論嗎?

壓根就不需要!

帝乙見此也是點頭說道:“好,既然眾位卿家都支援,朕也沒有意見,畢竟蘇卿家乃是黃帝后裔,顓頊帝之後,也是有蘇氏一門,繼任冀州總兵一職,合乎情理。”

這時候中人才想起來蘇昊的自我介紹,人家也是有蘇氏後裔,蘇護也是,說不定幾千年之前還是一家人,如此說來,倒是沒有一點。

各方諸侯也不會說朝堂欺壓功臣,畢竟都是有蘇氏,畢竟是蘇護的修為不合格,也怪不了朝廷。

帝乙揮手間祭出大商王璽,憑空寫下一道王旨。

“今茲有黃帝軒轅後裔,顓頊帝之後,有蘇氏昊,日表英奇,天縱英姿,品質衝華,久葉祥符,夙彰奇表,天驕絕世。”

“朕於大商帝乙一十八年年八月二十五日,授蘇昊以冊寶,封為冀州總兵,正位冀州,統領冀州十萬兵馬,牧百萬之民。”

“是即代朕主持冀州軍政,黜陟賞罰,悉聽總兵裁度施行,冀州上下,均應恪遵其令,一體服從,佈告大商,鹹使知聞,宜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欽此!”

帝乙話音落下,一道王旨騰空出世,落於蘇昊之手。

“臣領旨,謝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