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看著這些嫩苗那是真滿意啊,以前十幾個人單幹,幹了十幾年都沒有如今幾千多個人幹二十幾天的成就來的高。

好啊,以這個情況下去,整個騰格內沙漠,甚至都不需要三年的時間就能完成所有地區的草方格控制。

草方格控制不等於植被全覆蓋,植被全覆蓋是需要大規模水源支援的,騰格內沙漠有沒有降水?

肯定有!

即便是世界上最為乾燥的沙漠,也一定會有降水,區別只在於這點降水對比蒸發量是完全不夠。

騰格內沙漠想要實現植被全覆蓋,必須要解決水源問題,水從哪裡來?

從天上來不現實,因為改造氣候基本不可能,所以水源只能從地上來,要不然在騰格內沙漠裡面修建一條巨大的供水網路,把每天成千上萬噸的水直接運輸到沙漠之內。

保證沙漠裡面的植物生長用水,就能夠實現整個沙漠的全覆蓋。

當沙漠之中生長了大量的植物過後,其降水量就會呈現一定的提高,但投入同比產出,這是完全不對等的。

把沙漠完全變成綠洲,那也不現實。

所以目前關於騰格內沙漠的治理計劃,是在沙漠的外圍修建一條項內深度大概在20km的防沙帶。

將整個騰格內沙漠圍起來,然後在裡面佈置大量的草方格。

然後再經過長期的養護,才讓沙漠治理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控。

致遠科技從一開始就沒有說要改造沙漠為綠洲,僅僅只是說的治理騰格內沙漠。

而不是改造沙漠。

康定看著這片沙漠以及自己身後正在竭力成長的沙棘苗。

臉上剛剛露出微笑,突然發現在相對不是最遠處的地方,居然有好幾個人影正在那個地方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誒誒誒!”

“什麼情況?”

“快過來,趕快看看那邊那些人是幹嘛的,為什麼在那個地方還有一些人?”

“那個地方現在還有養護專案嗎?”

康定看見那幾個人頓時皺起了眉,連忙喊人過來問道,旁邊幾個大漢聽到呼喊也連忙上來。

站在沙丘上往那邊看了一眼,確實有好幾個人。

幾個人面面相覷。

“不應該啊?那個地方哪有養護專案?”

康定一聽這話就知道,那幾個人絕對不是來幹好事的,騰格內沙漠周圍一直都是有牧民的。

當然,還有一群開著越野車來耍沙漠的。

但是這兩撥人在火炬森林專案正式進行過後,基本上就已經消失了,火炬森林專案畢竟是一個超大型專案。

敢破壞的人多少都還是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的?

康定和身旁幾個大漢連忙往那個方向趕過去,足足五個人。

周圍看不見什麼車。

但是那幾個人手裡好像拿的是一堆攝影器材。

“誒誒誒,幹什麼的?”

康定立馬對那幾個人出聲喊道,站在山丘上的那些人顯然剛剛就已經發現了康定他們前來。

所以站在沙丘上也都沒有動。

只是看著康定一群人過來了,被一聲喊,這才大聲回答道。

“沒幹啥,我們就是來看一看火炬森林計劃現如今做的怎麼樣了的,我們並不是什麼有心之徒。”

“僅僅只是好奇過來看看,然後拍幾張照片而已。”

“我們什麼都沒做,也沒有破壞這裡任何一棵樹苗。”

“真的,我們只是拍了一些火炬森林的照片,如果你不相信的話,現在你可以看我們的相機。”

“我們在裡面絕對一點多餘的東西都沒有。”

看見康定等人。

幾個人為首的那一個看起來大概30多歲的女人連忙喊道。

康定上下打量他們五個人,身上都是穿的些什麼衝鋒衣,看裝扮像是旅遊的。

和這裡的沙子倒是顯得格格不入。

就只是過來拍幾張照片?

康定皺著眉頭,把他們手上的相機拿過來,認真的翻看拍攝照片的內容,確實,就從圖片來看,只能夠看見一些沙漠。

還有一些剛剛生長出綠葉的樹苗以及正在辛苦種沙的種沙員。

似乎的確是沒有什麼可疑之處。

反而一群人看到康定,臉上露出了極其感興趣的神色。

連忙對著康定問道。

“這位大哥請問是幹什麼的啊?”

康定稍微放下戒備心。

“我是這裡負責巡邏的,防止牧民的駱駝或者某些開車來沙漠搞破壞的。”

“這裡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現在這片地區正處於綠植固化養護區域。”

“是不允許外人進入其中的。”

“你們趕快走吧!”

康定直接揮手下驅逐令。

但眼前這幾個人卻是臉上出現了無比好奇之色,對著康定連忙問道。

“哎?這位大哥,我有些奇怪,火炬森林專案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快一個月時間了。”

“但是我看這裡目前使用的種植方式依舊還是傳統的那種種植方法,這是為什麼啊?”

“按照時間來說,這裡不應該使用很多的高科技裝置來完成種植嗎?”

“就現在的狀況,究竟是相關的種植科技不遠了,還是目前並沒有使用高科技進行種植的苗頭啊?”

那個女人非常好奇的對康定發問。

“我們可全都是致遠科技的粉絲,我們想知道,致遠科技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的,對吧?”

面對這個問題。

康定遲疑片刻,怎麼來說呢,他現在確實還沒有收到有關致遠科技要使用高科技來種植樹木的訊息。

所以面對這些人的問題。

他只是平靜的回答道:

“我們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的內容,訊息,但我相信,科技種沙對我們來說,不會是什麼太難的問題。”

“至於其他的訊息你們可以看致遠科技的官方報道。”

“你們該走了。”

康定再次下達驅逐令,一群人看著康定臉上不容置疑的表情,當即就不再磨磨蹭蹭。

在康定眾人的注視之下,慢慢離開。

看著這群人的背影,康定總覺得有些奇怪,關注火炬森林的人不在少數,但何必跑到這裡面來?

這些人裡面不會藏著什麼陰謀吧?

康定心裡不太確定,所以秉承著穩妥的想法,他還是在回去過後給何致遠發了一個訊息彙報一下關於自己剛剛看到的內容。

何致遠還在三界交界地做地形考察,在看了幾天這裡的地形過後,何致遠心裡的滿意毫無疑問已經拉滿了。

這裡簡直就是一個純天然的多物種棲息地,這裡的山海拔最高為2240m,並且冬季會有大雪區,平均海拔大概在400m。

最低點海拔148m。

這裡的地形條件,簡直就是一個大夏的縮小版,複雜的地形能夠為更多生物創造極佳的生存場所。

而且,這個地區沒有大型的交通設施連線,但是邊緣臨近一條三級道路。

中心點更是平坦,非常適合進行建設。

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地方的風景看起來相當不錯。

這裡,建設動物保護區簡直就是一個天然寶地!

康定發過來的內容何致遠看到了,以目前一二三號前哨站的種植情況來看,種下去並且已經成活的沙棘樹苗已經超過了1萬株。

但是相應的植物種植板塊卻並沒有因此開啟。

很顯然僅僅是種植1萬株樹苗是不夠的,大機率需要種植1wt才夠。

1wt苗,數量可相當不少。

一棵沙棘苗大概為200g。

1wt,那這個數量不敢想象,所以,何致遠已經打算換一個方向了。

在水資源相對豐富,但同時土地荒漠化或者沙漠化依然嚴重的地方種植一些體量相對較大的樹種。

一些大體量的樹苗,自重基本可以達到2~3kg。

這個重量,完成1wt樹苗種植量就容易很多了。

但這的計劃不會現在公佈。

何致遠回覆訊息讓康定不用多管,隨後就繼續自己的考察專案了。

與此同時,開展多日以來的火炬森林計劃因為APP遲遲沒有上線,所以民眾關注度在短暫消失。

但就在這個時間節點。

一個新的訊息突然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開始已一月有餘的火炬森林計劃時至今日依舊採用最為原始的種植辦法...當地負責人宣稱仍舊未從致遠科技得到科技支援...在生態領域無往不利的致遠科技或迎來首次重挫!”

新聞報道的標題非常具有噱頭和吸引力,在短短的時間裡迅速的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

無數人點進這個新聞,發現這是一章介紹極為詳細的調查報告,報告裡面從火炬森林目前的123號前哨站各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

事實擲地有聲!

內容充實有力!

隨後做出一個結論。

“致遠科技已經迎來重挫!”

不少人不相信,倒不是不相信這份報道的真實性,而是不相信致遠科技會“受到挫敗”。

但從一群人分析的內容來看,致遠科技相比較前面的一年多時間,確實是“速度放緩”了。

尤其是致遠科技進軍新領域的速度。

致遠科技在宣佈正式進入土壤汙染處理領域過後,都沒過多少時間就製造出了【土壤汙染淨化儀】。

而現在呢?

沙漠治理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