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方立刻恢復了沮喪痛苦的表情,他嘆息著問道:“曹公公要帶我去哪裡?”

曹公公滿臉笑容:“大人隨我來就是了。”

兩人離開勤政殿的門口,穿過走廊和中門,來到曹公公單獨的小院中。

進了房間,曹公公緊緊關上門,然後給陳友方倒了杯茶:“陳大人方才受委屈了。”

陳友方苦著臉道了聲謝,坐在凳子上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曹公公和顏悅色的說道:“陛下訓斥你,也是對你的保護啊,你可不要放在心上。”

陳友方正氣凜然的說道:“我個人受點委屈算不得什麼,但明嶽的事情可不能有絲毫疏忽……此人大權在握,要是一步踏錯,可就是第二個扯旗造反的安旭山了。”

“陳大人說的沒錯啊!”曹公公唉聲嘆氣的說道:“正因如此,所以陛下才會雷霆大怒嘛……你在勤政殿裡仗義執言,想法雖然是好的,但誰知道這勤政殿裡有沒有明嶽的親信?此人權傾朝野,萬一他要是得到了風聲,乾脆在永安那邊直接投靠了史家逆賊,那可就糟糕了。”

“是我疏忽了……”陳友方連忙道歉:“唉,眼下朝廷的兵力大半都在他手中,若是他真的狗急跳牆,江山社稷可就危險了。”

說著,陳友方竟哭了起來:“陛下,我陳友方死不足惜,但天下大事,總要有人站出來以死勸諫啊!”

曹公公連忙拿了毛巾給陳友方擦拭眼淚。

等陳友方的情緒稍稍穩定些了,曹公公輕聲問道:“前面打仗的事情,雜家也不是太懂,陳大人不妨跟雜家說說?如今的戰局到底如何了?”

“還能怎樣?”陳友方鬱悶的說道:“史家的那些逆賊真是愚蠢而又無用,他們空有三十萬大軍,卻被明嶽打得束手束腳。麥城大捷,水淹七軍,史昭義麾下十二萬大軍被洪水吞沒,糧草、戰馬、軍械損失不計其數!逃回永安大營的燕軍估計還不到五百人!”

曹公公倒吸一口冷氣:“這人竟如此厲害嗎?”

聽陳友方和曹公公的口氣,兩人彷彿是燕國的大臣,為了燕軍的失利而悲傷鬱悶。

陳友方恨恨說道:“此人瞞著文武百官,偷偷在花園鎮築壩蓄水,雖說放水之前先遷走了居民,但是這一場洪災下來,麥城附近的良田萬畝變成了災區,今年的收成,要受到極大影響了!”

“嗚嗚嗚!”陳友方說到傷心處,捶胸頓足的大哭起來:“此人獨斷專行,禍國殃民,千萬百姓因他流離失所!若不將他繩之以法,將來必成朝廷的心腹大患啊!”

曹公公試探著問道:“陳大人可有什麼良策?”

陳友方點點頭,他抹了把眼淚,開啟門看了看周圍。

確定四下無人之後,陳友方壓低聲音說道:“曹公公,我有驅虎吞狼之計,可以讓燕軍和那些逆賊兩敗俱傷!”

陳友方嘀嘀咕咕的向曹公公耳語片刻。

曹公公連連點頭,但話語間還是頗有些疑慮:“辦法倒是不錯,可是你也知道,此人的武道修為極高,就算是四面圍城,他也能從千軍萬馬之中突圍而出,到時候依然是個麻煩。”

陳友方嘿嘿奸笑:“他要是真的兵敗逃竄,回到帝都還有什麼顏面?到時候咱們讓陛下好好安撫他一下,然後找個書院讓他去養老就是了。”

曹公公也跟著笑了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煩請尚書大人多費心了!”曹公公親自將陳友方送到皇宮門口:“能不能為民除害,就看陳大人的籌劃了。”

陳友方傲然說道:“我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兩人在宮門口道別之後,曹公公回到勤政殿。

正在處理奏章的李擴看了老太監一眼。

曹公公輕輕點點頭,卻沒有說話。

兩人的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

第二天,朝廷向各州府縣,下發了此次麥城大捷的訊息。

與此同時,朝廷還下令封賞前線的有功將士。

今年的秋天收成不錯,朝廷籌集了一批酒肉,送往正處於膠著狀態的前線。

負責運送酒肉的車隊一路走,一路沿途將慰問品分發給前線將士。

快到麥城遺址的時候,車隊走不動了。

麥城是夯土城牆,在洪水的沖刷之下,城牆倒塌、房屋破敗,小小的城鎮已經變成了廢墟。

而在麥城周圍,被洪水浸泡之後的土地上,到處是死者的骸骨。

天氣寒冷,即便有大量的屍骨也不至於出現瘟疫。

但那些青黑髮紫的屍體泡在陰雨連綿的雨水中,實在讓人不寒而慄。

寒冷的大地上,偶爾有燕軍的遊騎路過。

那些騎兵十幾人一夥,遠遠的看看這邊,然後便又風馳電掣的離去。

運送慰問品的車隊只有兩千人,其中還有不少是車伕,他們不敢繼續向前,只好原路返回,將牛羊酒肉交給洛城的守軍,便急急忙忙的回帝都了。

洛城這邊的守軍眼下也是非常的惶恐。

因為,輜重暫時送不上去了!

……

永安,縣衙,官兵的將領們臉色沉重。

前些天打了勝仗的喜悅,現在已經蕩然無存。

水淹七軍之後,燕軍沒有撤退,反而變得更加謹慎和兇狠起來。

一名軍需官愁容滿面的說道:“城裡的存貨雖然不少,但眼下洛城的守軍不敢往上送輜重了……”

將領們面面相覷,張守瑜憤怒的一拍桌子:“燕軍沒有大舉進攻,為什麼就不敢運了?”

張守瑜跟著明嶽南征北戰,是出名的軍中猛將。

他雷霆般的一聲怒吼,軍需官嚇得瑟瑟發抖。

明嶽向軍需官安慰了幾句,然後沉聲說道:“我來解釋吧……”

明嶽朝眾人說道:“咱們在永安和洛城之間,一共修了五十四座烽火臺,位於山坡高地、交通要衝位置,每座烽火臺有二十到五十名士兵不等,裡面的清水食物能維持一個月左右的使用。至於烽火臺的作用,大家也都是清楚的……”

眾將紛紛點頭。

遍佈各地的烽火臺主要是兩個作用。

一是監控燕軍的動向——如果發現千人以上的燕軍,就發出烽火警報。

二是維持補給線——糧草輜重沿著沒有敵軍的烽火臺前進,一旦發現警訊就及時躲避敵軍。

但眼下情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