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全場數萬人單膝跪倒,山呼萬歲。

看著史昭義在自己面前跪倒,史四明心中的殺意稍減。

史四明走到高臺的正中間,矮壯的身材暴露在數萬將士的眼前。

陽光照射下,粗鄙的史四明也有了幾分了帝王的威嚴端莊。

史四明大聲說道:“把檄文拿來。”

此次興兵南征,必當出師有名。

檄文早已備好,由太監跪行靠前,雙手奉上。

向將士們宣讀征討檄文,本該由南征的統帥史昭義負責。

可是史家父子之間已經有了猜忌之心,史四明自然不會讓史昭義在眾人面前增加威望。

史昭義對自己父親的態度頗有微詞,但對方畢竟是父親,又是皇帝,史昭義只好捏著鼻子忍了下來。

史四明拿著檄文大聲朗誦,略帶方言口音的話語響徹全場。

“……今統率三軍,討伐不義,攻城之後,有功者皆加官進爵……”

這篇檄文出自燕京城中有著素手乾坤之稱的李亞之手,一生致力於學問的李老夫子妙筆生花,把長安城裡的李擴說成了昏庸無道之君,將史四明美化成了“從民欲、順天心”。

這慷慨激昂的勁兒,彷彿天下不寧,都怪朝廷那邊倒行逆施。

檄文淺顯易懂且慷慨激昂,聽得臺下一班文武和數萬將士熱血沸騰。

史四明自己更是被這篇檄文感動,生出了一種天下英雄、唯我獨尊的自豪感。

檄文還盛讚了燕軍的能征善戰,在場的將士更是燕軍中精銳。

而官軍,則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最後眾將士在史昭義的率領下振臂高呼:“伐無道,誅李氏,史氏王,大燕興!”

喊聲震天。

壯哉!

數萬將士之中,劉友站在人群中,勉強跟著大家舉起胳膊。

劉友是個極普通的步兵校尉,憑藉著戰功成了一名校尉。

聽著史四明的慷慨激昂,劉友心心裡充滿了怨念。

劉友本是一個文武雙全計程車紳,平日裡豐衣足食,可沒曾想爆發了戰亂。

兵荒馬亂之際,劉友被史四明的人馬強行拉進了軍營,鋼刀架在脖子上,他不得已選擇留在軍中為史四明效力。

劉友平時在家受人尊敬,但在戰場上大刀翻飛、鐵騎橫衝,劉友雖然武道修為馬馬虎虎,但第一次他就尿了褲子,哭著將刀砍進了敵人的脖子。

幾次大戰下來,劉友不僅沒有死反而因為戰功被提升為校尉。

於是頗有氣度的地方鄉紳劉友,迅速蛻變成了說話大嗓門、殺人不眨眼的軍漢。

此時,劉友一臉麻木地看著史四明吐沫橫飛地宣讀檄文,無動於衷。

於史四明說的什麼天下蒼生,什麼李氏史氏對於劉友來說,全是狗屎。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才是王道。

幾千年的王道!

史四明檄文宣讀完畢。

劉友隨著幾萬將士在統一指揮下開始山呼萬歲,表情恭敬虔誠,至於內心怎麼想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史四明昂頭挺胸接受著眾將士的跪拜,最後將帥印交給了史昭義。

史昭義跪在史四明的面前,低頭,雙手捧過主帥大印。

他沒有繼續和父親史四明對視,起身面向南征的將士。

臺下數萬大軍的目光齊刷刷投注到史昭義的身上。

或許是敏銳,或許是錯覺,史四明這些目光中多了幾分崇拜。

史四明的目光便越發的陰暗,抬頭注視史昭義後背則多了幾分的厭惡憎恨。

史昭義重重提了一口氣,他大聲說道:“此次南征,順天應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劉友精神一振。

對於史昭義,劉友倒是有些發自內心的崇拜和尊敬。

史昭義文武雙全、身先士卒,戰後也能將戰利品分發到眾將士手中絕不吝嗇,恩威並施賞罰有度。

劉友對於檄文裡的廢話嗤之以鼻,但他也盼望著燕軍能夠在史昭義的帶領下大獲全勝。

他豎起耳朵傾聽。

史昭義大聲說道:“此次出征,本帥有九條禁令,違者殺無赦斬立決!”

“一,投降敵人者斬!”

“二,臨陣逃脫者斬!”

“三,聞鼓不前者斬!”

“四,暗通敵人者,斬!”

“五,洩露軍機者,斬!”

“六,不遵號令者,斬!”

“七,縱敵逃亡者,斬!”

“八,動搖軍心者,斬!”

“九,貽誤戰機者,斬!”

九條禁令很快透過依次傳達下去,原本平靜的隊伍中引發了一陣波瀾。

這些老兵從史昭義的九條禁令中已經聞到了濃郁的血腥味。

史昭義最後振臂高呼:“諸將士當奮勇殺敵,除此九條禁令,死罪論處!”

眾將士又是一陣歡呼。

軍中老油條如劉友一般,如何聽不出史昭義的潛臺詞?

只要好好打仗,攻陷城池之後的美女和財富,大家便能盡情享用。

叛軍士兵一個個興高采烈,揮舞著兵器大聲吶喊。

誓師大會結束,史昭義目光一掃,凜然喝道:“出發!”

隨著他一聲令下,城外旌旗蔽天,刀槍映日,一隊隊人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秩序出發。

史昭義跨上戰馬沒有回頭,但他能感覺到背後史四明無情冷厲的目光!

這一次出征,也不知道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