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劉大走了進來,先行拜見了楊素芳,然後說道:‘母親,知府大人和師爺知曉你們來到了府城,想今晚設宴,款待你們。’

“知府大人?設宴款待?”楊素芳非常緊張,以前最多見過知縣大人,現在一下子要去見知府大人,內心忐忑。

劉大看出了楊素芳的緊張,接著說道:“如果母親不便出席,不如讓狗蛋過去。”

“讓狗蛋去?”楊素芳驚訝的問道。

“對,讓狗蛋去。狗蛋作為我們老劉家下一代唯一男丁,這些對外活動必須參加。而且,狗蛋馬上要進行府試了,而知府大人就是府試的主考官。如果能得知府大人看重,中榜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楊素芳猶猶豫豫的,在那裡思考著利弊。既想讓狗蛋去,有擔心狗蛋年齡太小,說話不恰當。

劉湘看了看祖母,拉著祖母的手,說道:“祖母,讓我去吧。我雖然年紀小,但我膽子不小,而且我i已經是讀書人了,這些宴會活動總要參加的。何況,還有三叔跟著呢。”

楊素芳看了看劉大,又看了看劉湘,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知府大人邀請,那我們肯定得有人過去。就讓狗蛋過去吧,你過去後少說多看,跟著你三叔,不要亂走。”

“母親放心,我會照看著狗蛋的。”

......

夜幕降臨,劉湘跟著劉大,帶著禮物來到了知府長孫進的宅院。剛進院子,就見知府長孫進和師爺王明已經等在那裡了,他們一看到劉大,就趕忙迎接了過來。這段時間,隨著對刺客的深入調查,才發現那些刺客不是一般人,都是一些死士,而劉大能一個人就殺退幾十個死士,那能力肯定是強大無比。這一段時間,知府長孫進和師爺王明都小心翼翼,害怕刺客再次出現。

“劉兄來了,快請坐。”長孫進見到劉大,比當初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更加恭敬了。

“這位就是劉兄侄子,小神童劉湘吧。快過來坐。”師爺王明也馬上請進了劉湘。

兩人對於劉大的行蹤關切無比,在確定刺客不再行刺前,劉大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和救命稻草啊。這一段時間,也發生了幾起知府、縣令被刺殺的事情,雖然對外都說是私仇,但內行人都知道,就是清查糧倉引起的。

雙方很快落座,相互快速的攀談了起來。兩人都對才五歲多的劉湘好奇無比。隨著攀談,看到劉湘毫不侷促,談話條理清晰,吐字清楚,面對高官也一點都不怯場。兩人相互看了看,點了點頭,心下已有主意,這次府試一定要錄取劉湘。

在宴會快結束的時候,知府長孫進拿出了一份請帖,遞給了劉湘,說道:“這是泰豐府內名士杜天龍的請帖,他在明日舉行詩會,這次詩會也是府試前的最後一次詩會。”

劉湘高興的接過了請帖,也聽懂了知府大人的意思,就是讓自已於人前顯聖,進行造勢,到時錄取自已就會減少輿論風波。當然,肯定也是知府大人透過剛才的接觸,覺得劉湘不會在詩會上出醜,才拿出請帖的。

人前顯聖、輿論造勢都是文人必須經歷的一環,自古以來文人相輕,相互之間看不順眼的非常多,也因為理念、籍貫、師生等等原因,結成了各種派系、黨派,只要是文人,就一定會陷入這些關係中,就一定會結成不同的利益圈子。

如果自認清高,不和人交際來往,你就是孤家寡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有人來幫忙、聲援。那也就做不成任何事情。

知府大人長孫進給的請帖,也是他專門挑選過,放棄了那些年少輕狂、放浪形骸之人舉辦的詩會,專門找的成熟穩重的名士。這次詩會的組織者是杜天龍,有舉人功名在身,本身很有學問,但卻幾次參加會試都不中,後來有人傳言,因為他的名字犯忌會,不敢讓他中。最後,杜天龍就回到了泰豐府,在此居住了下來。

劉湘離開了知府大人院子,回到了小院,看著手中的請帖,想到了明天的詩會,露出了笑意。

第二天,泰豐府名士杜天龍在府城外的大院子門外,可謂是車水馬龍、人潮洶湧。

已經收到請帖的文人雅士們紛紛攜帶家眷前來。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彼此談笑風生。

”王兄,你也來了,看你這春滿面,定是有好事連連啊.。\"

“哈哈,李兄說笑了,能收到詩會請帖,這不就是最大的好事嗎。”

“.....”

來來往往的人,你一言我一語,話中充滿了相互恭維。

劉大也帶著劉湘來到了大門處,遞出了請帖,門房驗看過請帖後,劉湘就一個人走了進去,而劉大就離開了大門,到附近找地方待著了。劉大的捕頭身份不適合今日的詩會,也進不去詩會,只能在外面待著。

劉湘走了進去,看到來來往往的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家都在高談闊論。

不一會,杜天龍就走了進來。

“見過杜舉人。”眾人行了一禮。

“大家不必多禮,今日只是閒聚,大家隨意。”杜天龍隨口打發了大家。

既然主人家已經到了,旁邊的小斯也鋪開了筆墨紙硯,準備記錄眾人的經世大才。

大家都明白,今日的詩會已經開始了,誰也不想耽擱,直接進入正題,開始了吟詩作對。

劉湘小小的身影坐在一張椅子上,聽著讀書人你一首我一首的做著詩,還挺有意思的。只是可惜,他們之中沒有李白杜甫,也做不出名動天下的文章。

杜天龍坐在上首,不時點頭,不時微笑。看著大家都停頓了下來,想到了昨晚師爺王明的交代,便開口問道;“臨武縣案首劉湘何在,今日盛會,不若作詩一首。”

聽到此話,眾人安靜了下來,四周張望,尋找起了被杜天龍點名的劉湘,想看看是何方神聖。

劉湘從椅子上佔了起來,走到杜天龍面前,雙手作揖,行了一禮,對著杜天龍說道:“晚輩劉湘見過杜舉人。”

杜天龍和大家都詫異的看著劉湘,誰也沒有想到臨武縣案首劉湘竟然這麼小,這也太出乎人意料了吧。但大家都沒有吭聲,能參加這個詩會的不是傻子,能被杜舉人在詩會上專門叫出來作詩的,要麼是得罪了人,有人想他出醜。要麼就是背後有靠山,想造勢出名。無論哪種,局勢明朗前大家都不敢像傻子一樣胡噴亂吼,輕舉妄動得罪人。

劉湘看了看大家,再看了看院子裡面的花,緩緩吟道:“綠塘搖灩綻嬌荷,粉靨盈香映碧波。風撫仙姿情韻雅,出泥不染意難磨。”

隨後,又走了幾步,再次吟道:“文辭璀璨聚華堂,詩意繽紛韻味長。妙語連珠驚四座,激情澎湃韻飛揚。心靈共赴桃源境,思緒同遊翰墨鄉。此景堪憐難再得,詩會風采永流芳。\"

“好詩,兩首都是精品。”

“好詩,大才啊,不愧是縣案首。”

“臨武縣出人才啊。”

在場之人就算再心高氣傲,聽了這兩首詩,也不得不佩服。

後面也有人繼續作了幾首詩,但比劉湘差遠了。

隨著詩會的結束,臨武縣案首劉湘所做的兩首詩快速在府城傳播了起來,劉湘的神童之名再次響徹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