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你的驅虎吞狼計劃,已經徹底失敗。”

“眼下陶商已經奪取徐州,成為我之大患,我必須要親征徐州。”

“在袁紹尚未完全消滅公孫瓚勢力之前,拿下徐州,以報殺父之仇。”

說話間的功夫,曹操直接讓眾人討論,如何對陶商用兵。

按照曹操原有的計劃,徐州方面最好保持著劉備、呂布、陶商,三足鼎立的局面。

讓這三人相互消耗,不斷的損耗他們的兵力。

而曹操則是趁著這個機會,西取洛陽、長安一線,南征南陽張繡,徹底穩固大後方。

待到後方安穩,便能從容出兵,一舉消滅劉備、陶商等勢力。

劉備被打的倉皇逃跑,逃到了許昌,呂布更是兵敗被殺,就連其勢力,都落入陶商之手。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陶商已經徹底穩固徐州,並且實力更甚從前。

曹操絕對不能夠容忍,一個被徹底統一的徐州,擋在自已面前。

最為重要的一點,統帥徐州軍政大權的,還是與他有著血海深仇的陶商。

不久的將來,他將會迎來與袁紹的決戰。

於公於私,東征徐州,都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唯一要討論,就是如何出兵。

“司空,末將認為,彭城防線堅固,正面突破絕不可行。”

“莫不如趁著陶商尚未完全平定泰山郡,由泰山郡繞道琅琊,居高臨下,發動進攻。”

夏侯淵第一個站出來道。

“文若,你覺得如何?”

曹操將目光放在荀彧的身上,開口詢問道。

荀彧聞言,卻搖頭感嘆一句。

“袁紹長子袁譚,統帥數萬大軍,坐鎮青州。”

“倘若我軍由泰山進軍。萬一袁譚發兵,截斷我軍後路,與陶商前後夾擊,只怕我軍會大敗而歸。”

曹操聞言,撫摸著鬍鬚,微微點頭道:“既然泰山之路不可行,那就只有從彭城正面強攻了。”

自古由中原進軍徐州,只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走彭城大道,由彭城直取下邳,直搗黃龍。

其二劍走偏鋒,先取泰山,後破琅琊,隨後居高臨下,橫掃徐州。

曹操前幾次攻打徐州,直接由彭城進軍,正面硬攻。

在正面戰場上,將陶謙打的節節,敗退兵敗如山倒,

若非呂布率軍,偷襲曹操後方。

恐怕曹操早就已經奪取徐州。

在面對陶謙之時,曹操自然有絕對的把握。

可如今。

面對陶商這位新的徐州之主,曹操的內心,都生出幾分忌憚,並沒有絕對的把握。

陶商之能,遠在其父之上,勝陶謙數倍,甚至是數十倍。

雖然曹操不願承認這個事實,也不得不承認。

僅僅片刻時間的功夫,曹操便已經拍板定案,大吼一聲。

“既然如此,就這麼決定了。”

“集結大軍,由彭城強攻徐州。”

“我倒要看看,陶商那傢伙,有何本事,能夠擋住我軍步伐。”

曹操既然已經下達了命令,並且其戰略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諸多謀士與將軍,自然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

恰在此時,一旁的郭嘉卻站出來了。

“若是在下沒有猜測,陶商一戰名動天下。”

“袁紹、袁術等人,想必會想辦法,拉攏陶商。”

“他們或許並非是想將陶商收為已用,即便是引為盟友,也可拿來牽制我的軍。”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先發制人,也去招攬陶商,魚目混珠。以便掩蓋我軍軍事行動。”

曹操聞言,精神大震。

當即便讓皇帝寫下聖旨,封陶商為震東將軍,徐州牧,宜城侯。

並且派遣陳群為使者,帶著金銀珠寶,前去拜會陶商。

……

冀州,鄴城。

現在的袁紹,真可謂志得意滿。

在與公孫瓚的對決當中,取得接連性的勝利。

並且,攻伐幽州的戰役,也迎來了最後的決戰。

屢戰屢敗的公孫瓚,早就已經心灰意冷,並且失去了爭奪天下的野心。

公孫瓚率領大軍退守易京之後,便調集了大量的民夫。

沿著易京一線,修築了數條堅固的防禦工事。

企圖憑藉著易京城牆堅厚,硬抗到底,以待天下時變。

袁紹為了快速的打敗公孫瓚,調集各路兵馬。奔赴幽州。

集中所有的力量,猛攻易京。

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公孫瓚,奪取河北四郡。

只要能夠擊敗公孫瓚,奪取徐州。

整個河北之地,將全部被他袁紹掌握。

屆時,他袁紹可謂稱得上,天下第一諸侯。

恰在此時,有關於徐州的情報,也傳到了袁紹的手中,

“陶謙的兒子,居然有如此能力,先後擊敗了劉備以及呂布,奪取了整個徐州。”

對於徐州,袁紹早就盯上了這塊肥肉。

一旦奪取徐州,袁紹就能夠從東、北兩面,對曹操形成合圍之勢。

由徐州進軍中原之地,必定摧枯拉朽,快速的擊敗曹操,進而奪取整個中原之地。

倘若徐州仍舊在劉備的手中,袁紹為了快速的擊敗曹操,自然可以選擇跟劉備結盟。

畢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人視為漢賊。

而劉備一向自詡大漢忠臣,講究的是漢賊不兩立,肯定不會選擇跟曹操合作。

可現在的情況,完全超乎了袁紹的想象。

劉備這位自詡漢室忠臣之人,居然被打的大敗,害死呂布以後,轉而去投靠了身為漢賊的曹操。

而陶商逆風翻盤,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先後打敗了劉備,呂布奪取了整個徐州之地。

就連小沛,也落入了陶商的手中。

“諸位說說,徐州變故,我等應該對待?”燃燒望著塘下,一眾文臣武將道。

田豐率先站出來道:“在下以為,應當想辦法拉攏陶商,過令其為主公所用,或引為盟友。”

“徐州之地乃兵家必爭之地,倘若陶商願意為主公所用,必定可以從側翼牽制曹操。”

“且陶商之父陶謙,與曹操有殺父之仇,二人必定不能和好,他除了倒向主公,也別無選擇。”

袁紹深感田豐之言有理,當即便以審配為使,出使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