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趙勇聚集如此多的孩童,開堂授課,傳授知識,這讓眾人感到十分意外。

但更為驚訝的還在後面,在看到這些幼童,都是桌面上,都放著數本如同趙勇給予他們樣式的書籍後。

頓時感覺被他們抱在懷中,視若珍寶的書籍,變得索然無味!

趙勇沒有理會眾人的失落,而是帶著曹操等人好好在學院參觀一番,來到一處空置的廣場後詢問道:

“諸位,認為這處學府之中的教書先生,怎麼樣?”

自幼便在潁川書院之中長大的荀彧,早就察覺出這處書院之中的諸多不妥之處,聽到趙勇的詢問後,立即說道:

“這裡教學的書籍雖然新穎,但歸根結底來說,也都是一些啟蒙書籍!”

“而且,透過剛才的觀察,我發現那些教書先生,面對這些孩童提出的疑惑之時會出現難以應答的情況,這種學問,好像不足以為人師表!”

“龍象為何讓這些人,進行授課?”

聽著荀彧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的不解後,趙勇故作一臉憂愁的說道:

“唉!文若所言不錯,雖然在了這學府成立了有段時間,但院內授課的先生,大多是在私塾先生和能識文斷字才疏學淺之人。”

“為了不誤人子弟,故而我也僅僅讓這些人,進行教授孩童最為基礎的識文斷字,為的也是日後學習其他複雜的的書籍,打下基礎!”

“原來如此,但若日後這些孩童逐漸長大,豈不是沒人繼續授課教書了嗎?”

“文若擔心的不錯,也正是因為這點,今日我才將諸位請來,想要商議一下諸位在休沐之時,來書院之中教書,有沒有興趣?”

聽到趙勇的打算,蔡邕臉色一黑話後,忍不住吐槽道:

“你這小子,口口聲聲的說讓我等青史留名,這弄了半天以後,莫不是想要哄騙我等前來給你當免費的勞工吧!”

“咳咳,蔡老,你這話就片面了,教書育人,本就是能青史留名的好事,如今還能順道幫助小子一把,何樂而不為?”

“哼,休要詭辯!老夫門生不說一千也有八百,也算是教書育人一輩子書,至今也不敢保證能青史留名。”

“你如何保證,讓眾人僅用閒暇時間便能做到這點?”

“呵呵,單單是教書育人自然難以達到這點,再加上各位家主中書籍的副本就不同了!”

“臭小子,你莫不是打算,將我等家中珍藏典籍,放入書院中讓眾人閱讀?”

在看到趙勇點了點頭後,蔡邕心中徹底慌了,連忙開口道:

“不行!我家中書籍,都是祖上數倍嘔心瀝血的編撰而出,哪裡能平白授予這些不相干的人?”

“是啊,若是如此作,自古書籍就是價值千金,若是真的公之於眾,我等豈不是如同將家中金銀拱手送人?”

“對對對,這種事情我等絕對不會同意!”

雖然趙勇的想法確實是一件有利於兗州發展,乃至於整個天下的好事。

但曹操也明白,法不可輕傳的道理。看到眼下好像被趙勇惹得群情激憤以後,連忙對著趙勇勸道:

“龍象,要不你在考慮一下,畢竟,誰也不想將家中的財寶拿出拱手送人啊!”

對於眾人的反應趙勇早有預料,於是給了曹操一個安心的表情後,對著眾人說道:

“諸位放心,我這辦法,並非是單純的損害各位的利益,而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不知各位有沒有注意,這園中學習學子的人數?”

“人數?”

方才趙勇帶他們參觀之時,因為孩童個頭都比較小,眾人都沒有太過在意。

現在聽到到趙勇提醒,眾人也開始回想起來。

趙勇並沒有等著眾人細想,而是主動說道:

“不瞞各位,但學院之中,已經坐滿了二十個學堂,而每一個學堂之中最少的也是有五十人!”

“如此一來,這學府之中,便有一千學子!”

不明白趙勇想要說些什麼的蔡邕,皺了皺眉道:

“這能說明什麼?”

趙勇道:“呵呵,蔡老,法雖然不可外傳,但這千人都是你們的弟子學生那?”

“哼,這怎麼可能,我等這裡有著三十多人,就是眾人都有收徒之心,每人分到手的也不過是三五十個學子!”

“而我們家中的藏書,也只可能是借給自已家的學子,哪裡能任由你大規模的印刷書籍?”

為了徹底打動這些人,趙勇一臉神秘的繼續說道:

“諸位,不妨先拿出我先前贈與各位的書籍,翻看到最後一些看一下!”

聽到趙勇的言語後,戲志才最先開始了行動!

在翻閱到了書籍的最後,果然發現原本他家傳的論語之中,多出一行小字。

——《論語註解》戲忠·戲志才提供!

“這....日後但凡翻閱這個書籍之人,豈不是都知道這本書正是在下提供的?”

“哈哈哈,別駕誠不欺我,若是大量印刷家中藏書,青史留名,名傳千古不是妄言啊!”

......

如今天下學子追求的無非是名留青史,和位高權重!

眼下趙勇雖然只是加上了一行小字,但眾人都清楚的知道,這日後只要有人看完這本書籍的人,多多少少的都會記住下提供這本書籍主人的恩情!

這就代表,誰提供的書籍,被越多的人看到,自已就有越大機率,會將自已的名聲流傳後世!

眾人在想到,自已百年以後,後世的學子捧著自已提供的書籍讚揚自已的豐功偉業的場景,眼中都出現了一抹火熱。

眼看眾人的態度有了動搖,趙勇繼續道:

“這處學府,從真是成立還不如今不到一年,往後每年大概都會增收一千名學子!我預定的計劃是,一個不識字的幼童,從入學以來,到學業有成,九年出師!”

“等到九年以後,這院中便會常年維持在萬人學子的規模!”

“這不可能!即使萬人吃喝用度不說,單單是數萬本書籍,你也拿不...”

原本想要不假思索否定趙勇想法的蔡邕,猛然想到,對方可是掌握了那近乎變態的書籍批次製造技術,呼吸都變得沉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