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豎子,本將與你不共戴天!”

等袁術閱讀完手中信件,發現豫州被襲的情報後,一腳踢翻面前桌案,怒聲嘶吼起來。

見到袁術如此失態,閻象心中生出了不妙的感覺。

當下十分著急的詢問道:

“主公....這豫州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您如此震怒?”

因為心中驚怒交加,袁術將楊弘送來的信件遞給對方以後,用被氣的有些顫抖的聲音說道:

“荊州的劉表,在楊弘調集軍隊對付曹軍作亂的兵馬之時,領兵偷襲!”

“如今整個汝南,已經淪陷大半!”

“楊弘雖然在信中說,會帶兵盡力鎮壓,但他手中不過多為世家的私兵,平等叛亂尚可,哪裡能鎮壓的住劉表手下的正規軍?”

要知道,袁術軍計程車卒和將領有九成都出自於豫州。

眼下情報若是在軍中傳播開來,讓軍中將士得知自已的家被偷了,到時必然會軍心大亂,再無征戰之心!

再加上,袁術三軍所用的軍糧絕大部分,都是由汝南袁家和許多世家提供。

如今汝南被偷襲,代表著接下來,袁術二十萬大軍,陷入後方補給線斷裂,軍中缺糧的情況。

屋內的眾人雖然透過傳信斥候著急的模樣,判斷出了楊弘傳遞的不是什麼好訊息。

但一個個都卻想要抱著事不關已,看一出好戲!

眼下聽到豫州有著丟失的風險,一個個也坐不住了,連忙向著袁術提出了建議!

“主公,豫州乃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所,決不能出現半點閃失!如今,還是快快回軍救援吧!”

“主公,紀靈將軍所言在理!”

“山陽不過是兗州一郡,若是為了拿下此地,導致汝南落入敵手,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對對對,眼下還是回防高地,保住水晶才是正事!”

就在眾人勸說退兵之時,眼下手拿楊弘信件,細細品讀的閻象卻皺起了眉頭。

雖然之前曹操大軍剛剛返回兗州之時,他力勸袁術進行退兵,但如今在與呂布聯合攻打之下,局勢一片大好。

這時撤走,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可惜,在看出了楊弘信件中有些矛盾的點後,有些疑惑的勸說道:

“主公,在下認為...這劉表行為有些古怪!”

“哦?古怪,從何說起?”

“在我們出兵之前,得知的情報,劉表雖然透過割讓利益與世家大族,掌控了荊北之地,但終究是在荊襄之地立足尚短!”

“荊南地區有著蠻族的入侵,劉表一時之間也難以平定!按理來講,應當無力出兵對我們發動攻勢!”

“而且即使劉表真想與我等開戰,也應該是派兵先佔據南陽,徹底完善荊襄之地的門戶才對!”

“但眼下楊長史在信中所說,荊州兵馬,前往汝南,一不佔據城池,二不遷徙百姓,卻選擇了最為得罪主公,獲利最小的掠奪世家,焚燬城池之舉!”

“而且最為讓人費解的是,這些荊州兵馬,大多都是精銳騎兵!”

“先不說一匹戰馬在荊州能買上三千兩的價格,他劉表買不買得起!”

“就單單連千人戰騎都難湊齊的荊州,沒個三五年的功夫,也訓練不出來這些精銳之士啊!”

“閻主簿的意思是.....”

“在下估計,這或許是曹軍的圍魏救趙之計!”

“有可能是曹操眼見正面對決節節敗退,大有敗亡的趨勢,故而讓人偽裝成劉表手下兵馬,前往汝南襲掠破壞。”

“對方的真正意圖應當,便是逼迫我等撤軍,以解救兗州被圍的危機!”

不得不說,閻象確實是十分了得,在缺失情報之下。

僅僅透過楊弘信中不合理的地方和大膽的猜測,便成功的看破了趙勇的計劃!

看過楊弘信件的袁術,當下便面色冰冷的說道:

“一派胡言!楊長史在信中說的是清清楚楚,先前曹軍潛入後方作亂的人馬,已經被他圍堵在已經被擊潰!”

“曹操的大軍這些時日被我軍封鎖之下,根本沒有半點繞過我軍斥候探查行動的機會!”

“而且楊弘送來信件不是在你手中嗎?”

“裡面可是清楚的寫了,襲擊的這支兵馬足有上萬人!”

“而且是從進入江夏進入的汝南,軍中穿著和旗幟幹都是荊州的服裝!”

“若是按你的推辭,除非楊弘謊報軍情才有可能是真的!”

越看越感覺這支在豫州作亂的兵馬,行為古怪的閻象,小聲嘀咕道:

“這....謊報軍情....也並不是不可能!若是楊弘沒有剿滅那支曹軍的話......”

袁術身為一方諸侯,自然知道不能讓手下謀士和將領太過團結。

對於平日閻象與楊弘因為政見不合,互相攻陷誹謗,自然是樂見其成,選擇了任由發展!

眼下自已老家都被偷了,閻象對楊弘信件抱有懷疑猜測的態度。

這種行事風格,落入袁術眼中,妥妥的是惡意誹謗和詆譭行為。

“閻象,你給我閉嘴!但眼下事關三軍安危,不是你落井下石的時候!”

但閻象為人耿直,向來對人不對事。再加上,先前的一切,都是自已根據楊弘的信件做出的推測,心底也不敢確定猜測的是否正確。

當下便解釋了道:

“主公,天地可鑑!在下是就事論事,絕無半點誣陷對方的意思啊!”

“眼下軍中糧草還夠二十日所需,不妨調查一番,在確定接下來如何行動.....”

“哼,不必多說!山陽即使打下來了,也不過是一郡之地!”

“而豫州乃是三軍立足根本,絕不容許半點有失!”

眼下見到袁術既然已經決心帶兵退走,閻象知道在勸也是無用,但為了這些時日袁術的攻打下的城池不白白浪費,便改口勸道:

“主公,既然已經決意退兵,不妨將這些城池交由呂布!”

“如此一來不僅能為給盟軍一個合理的解釋,日後再次合作也不至於太過為難!”

“哼,本將乃是堂堂後將軍,手下帶甲之士三十萬,行事何須向那練立足之地的呂布解釋?”

“再說本將憑本事打下來的城池,為何要給那呂布?”

“然曹呂兩軍自行爭搶,豈不是更好?”

“可是.....”

要知道,袁術的本家袁家的基業可大半都在汝南。

眼下一心趕回去救援的袁術哪,裡能聽得進去還有耐心聽對方的繼續勸說。

當下袁術擺了擺手道:

“算了算了,告知呂布的事情,你就看著去辦吧!”

“所有人聽令!各自回去調集軍隊,拔營撤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