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群雄討董聚集了將近四十萬大軍,而且漢室所分封的漢室宗親為了避嫌都沒有到來。

這些參與的諸侯雖然大部分都是心向漢室,但他們也擔心,董卓挾持天子在擬寫一道昭告天下的旨意,直接汙衊他們這些參與聯軍的諸侯意圖造反。

這樣一來,只怕是諸侯們心中都有討賊不成,自已反而成為逆賊的擔憂。

現在曹操宣讀完詔書以後,所有的諸侯都如同吃上了一個定心丸。

這時袁紹神色複雜的看著曹操,先前在曹操誦讀之時,袁紹便感覺年僅九歲的天子寫出這慷慨激昂之詞十分的不合理。

但現在看到身後這群諸侯臉色一臉放鬆,鬥志昂揚的模樣。

袁紹便知道,這道詔書無論真假,在現在在這聯軍大帳之內,在所有諸侯眼中,它就只能是真的!

見到曹操有意思在盟主之位推選出來以後才拿出詔書進行宣讀,當即知道對方是有意將這盟主之位讓出。

但為了確定曹操真實的目的以後,袁紹看著曹操遞上來的聖旨說道:“既然孟德手持天子賜予的詔書,這聯軍盟主之位....”

沒等袁紹說完,曹操便將對方話語打斷。

“袁將軍坐上這盟主之位,乃是大家一同所推舉,眾望所歸!就不必出言進行謙讓了!”

“眼下討董的名聲有了,人手有了,但現在想要討伐董賊還缺少一個方略!”

“在下在出洛陽之前,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已經屈身侍賊有半年之久。”

“這段時間曹某並沒有荒廢,現在我已經把西涼軍力的大致部署,糧餉供給的道路都已經摸查出了大概,並將有此初步制定出了一個大致的對敵方略!”

“曹某不才,願意在帳中為盟主和諸位英雄出謀劃策!”

現在見到曹操準備的如此齊全,只是為了求得聯軍之中一個軍師之位這一個小小的要求。

袁紹當即想也沒想的,直接對著眾人直接說道:

“我袁紹承蒙諸位不棄,坐上了這盟主之位,就應該做到公平公正!理應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如今曹操手持天子詔書,又探查了董卓軍中至關重要的情報,理應進行獎賞!”

“即日起由司隸校尉曹操擔任奮武將軍和聯軍的軍師的職位!眾人可有意見?”

雖然有些諸侯也窺探這聯軍的軍師之位,但見到如今曹操手持天子詔令和董軍佈防圖,自然不會有人認為自已能在對方手中爭來這軍師之位。

“一切全聽盟主安排!”

就在袁紹見到眾人皆是俯首稱臣正志得意滿之時,這時瞥到因為沒有坐上盟主之位袁術正在一臉不屑的望向了自已以後。

袁紹並沒有因為對方這種如同挑釁一般的行為,大發雷霆。

想到如今聯軍才剛剛成立,日後還需袁術多多出力,出於想要安撫對方的心理,袁紹當即表示道:

“眾人又在算棗屯兵已久,這聯軍之內諸多職位和事宜還沒有確立下來。”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需糧草也應該進行統一管理!”

“後將軍袁術聽令!我命你為糧草總督,三軍糧草皆由你統一調動!”

袁術聽到袁紹讓自已管糧草,當即有些詫異,但隨後便明白了對方此舉明的言外之意。

這明白這是我把好處給你了,以後再聯軍之內老實一點,不要給我無事生非!

袁術自然知道這聯軍的糧官是一個肥差,想著現在對方成為盟主已成定局,不妨將好處拿到手再說。

“謹遵盟主吩咐!”

在看到將袁術這個頭疼解決以後,眼下初登盟主之位的袁紹,迫切的需要一場大勝來奠定他的威望。

於是,他當即來到曹操獻上來的地圖之前,開始與眾人商議應該如何收拾,身在洛陽的董卓。

曹操自從趙勇給他分析了以後,他便充分的認識到了,想要透過這次討伐董卓救出天子必定困難重重。

但不死心的曹操,這些時日根據聯軍目前的兵力做出了成百上千推演。

直到前日,他才發現了一個最為可能,將天子從董卓手中救出的方案。

現在面對袁紹的詢問,曹操當即便將自已的設想說了出來。

按照曹操的設想,是打算初戰便是決戰,一戰定輸贏。

趁著現在眾人眾志成城討董計程車氣正是旺盛之時,直接將四十萬大軍全部調動。

直接兵分五路,一路佯攻虎牢關,一路奇襲汜水關,剩下一路北上從黃河封鎖幷州和洛陽的聯絡,剩餘兩路對著河東和榮陽進行穿插,阻斷董卓的一切退路。

這樣一來洛陽便陷入孤立無援之地,到時五路大軍無論哪一路出現了突破口,剩下幾路立即出動,到時董卓定然會全線潰敗!

不得不說,曹操這個計策確實是精妙絕倫,一舉直接將聯軍人多勢眾的優勢,完美的發揮了出來。

但眾人在商議到由誰帶人深入董卓腹地之時,眾人卻互相推諉了起來。

雖然曹操為了漢室江山有心冒險擔任這種深入敵後的任務,但僅憑他手下一萬士兵實在是難以將董卓的後路全部封死。

見到無法達成共識,袁紹只得將這個絕佳的方案更換,轉變為了讓四十萬聯軍以攻打虎牢關和汜水關二地為主,從正面硬碰硬憑藉著兵力優勢將董卓徹底擊潰。

相對於曹操先前冒險的計劃,這種藉助人多勢眾碾壓的方式更能得到眾人的認可。

但以多擊寡的前提必須要眾人齊心協力,從先前這些人否定了自已的五路奇襲以後,曹操便知道,最後的結局只怕會真如同趙勇猜測的一般,這番聯軍討董將會是一場無用之功!

沒有了曹操的與理據爭以後,計劃很快被敲定最終眾人還是決定兵分兩路,對虎牢關和汜水關展開攻勢。

身為烏程侯的孫堅一直以作戰勇猛著稱,見到屋內諸侯對先鋒之位一個個避之不及,心中不禁對這些所謂的英雄豪傑嗤之以鼻。

想著自已麾下將士都是曾經跟隨他一同剿滅黃巾和區星的百戰精兵。縱橫天下以來一直也難逢敵手。

當初和董卓打過交道的孫堅自然知道對方有多少斤兩,於是想著如果自已能先眾人一步大破洛陽,這迎親天子的首功豈不是落到了自已頭上?

越想越心動的孫堅當即請命,表示他願意率本部兵馬為先鋒,先行去試試董卓的斤兩。

袁紹現在本就因為無人出戰而頭痛不已,見到孫堅主動請命,當即便同意了下來!

於是在酒足飯飽以後,心思各異的諸侯們目送著對方向著泗水關開始了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