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莫默踏入勤政殿時,李脩和楚清寒都在。

看兩人的神情,顯然知曉了白天發生的事。

莫默開門見山直接說:“皇兄,我想拔了文氏這顆大釘子,而文願就是首顆釘子。”

李脩說:“阿嫣,你要做什麼皇兄都支援,可你要切記以自己安危為先。”

楚清寒秉持的態度很明確,直說:“這些年文氏能掌權無非是沒有他人將權利分去,刑部既然敢明目張膽的如此行事,無非是權利集中罷了,那我們就設立另一個‘刑部’與之抗衡。”

莫默略微思考,說:“若能將刑部主司拉下馬,換上我們的人,那麼必定能折斷文氏的一節翅膀。”

“其實文氏靠的無非是一個文相爺。”李脩言下之意是將文之峰拉下馬,那麼文氏自然慌不擇路,只是怎麼把文之峰拉下來有待商榷。

“這倒不難,文之峰的罪證我搜集得差不多了,只差一個導火索以及人證,不然沒法一招制敵。”

楚清寒說完將一疊罪證遞給莫默,說:“這是我派人查出有關文願所犯的全部罪證,還有兩個證人,我的人正在秘密將證人護送進京。”

莫默翻開罪證仔細檢視,發現文願這個人年紀輕輕居然犯下多條大罪,當街毆打至兩位無辜老人致死,又將雀樓的姑娘按在水裡致人溺水身亡,把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扔進狗籠裡任群狗分食,最後一條便是當街毆打調戲良家女子事件。

每條罪名都令人觸目驚心。

莫默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拿起長鞭向李脩告辭,出宮連夜去刑部。

她一腳將刑部大門踢開,讓護衛營暫時將刑部控制住。

刑部主司高懷禹得知此事,匆匆從家裡趕來。本想阻止,被莫默一鞭子抽趴在地。

在刑部大門口設立鳴冤堂,凡是有冤情者皆可寫來狀紙,李文嫣親自坐鎮,由鳴冤堂主審官宋無休主審。

宋無休是楚清寒培養出來,打算接高懷禹班子的人。為了讓莫默順利制裁文願,楚清寒還將他一部分暗中勢力交給莫默。

當百姓們得知刑部門口設立鳴冤堂後,全部前來圍觀審判。

莫默帶著李命前去接月娘,卻發現月娘一家子全部不見了。

首個懷疑物件便是文家。

李脩在朝堂上公然批判文安候次子所做之事,不顧文丞相的言語威脅,下旨讓護衛營派士兵前去文安候府捉拿文願。

文太后親自到勤政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想保她弟弟的兒子。

“皇帝,文願之事是否他人栽贓,你可查明白?”

李脩將話嗆回去:“太后娘娘,文願所做之前罄竹難書,何其殘忍,人證物證皆有,談何栽贓。”

楚清寒站出來,說:“太后娘娘,您可不要不辯是非黑白,堅決護著自家人,太后可否敢去問天下臣民,如此做惡之人文氏不引以為恥,反以為榮,簡直令人作嘔。百年之後,太后娘娘就不怕在史書上受盡世人唾罵,被後人戴上一頂禍國禍民的帽子嗎?”

“放肆!國師竟敢妄議哀家。”

“太后娘娘,您的家人惡事做盡的時候,仗著的可是太后的名頭,這世人會不會認為太后也是惡毒之人呢?”

楚清寒持續輸出,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公然回懟當今太后。

“國師竟然公然揣測太后,是為大不敬,如此臣子不立刻拿下還待何時。”丞相文之峰怒著說道,還帶動偏向文氏的臣子繼續給壓力。

“國師以上犯下,理應卸其官職,立刻下獄。”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端坐在一旁的文太后看著這些支持者,心裡樂開了花。

支援皇帝政權的臣子們紛紛回懟,以楚清寒為頭,向皇帝進言,“文安候次子文願所犯之罪,罪大惡極,理應執行死刑。”

“臣沈蔚附議。”

“臣也附議!”

“臣也附議!”

整個朝堂,分庭抗禮,涇渭分明。文太后不得不去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半個朝堂皆是李脩的人,文家漸漸地要被壓制了。

她決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佈下的局恐怕得提前了。

散朝後,文太后單獨召見文安候,把文安候痛罵一頓:“怎麼蠢成這樣,你兒子明明被放出來了,你不會將他送走麼?你不會派人在未進京的路上將人證滅口麼?你這樣只會酗酒風流的父親有什麼用,就是有你們這些蠢人,哀家如今才會壓不住李脩。”

站在一旁的丞相文之峰本想幫文安候說話,看到太后氣成這樣,順便也把他給罵了,他心裡極其不舒服。

婦人之仁,只會馬後炮有什麼用。

文之峰咬著牙,換上一副恭敬的模樣,說:“如今看來,阿願是保不住了,侯爺還是儘早準備後事吧!”

文安候像瘋了似的跪下,夠不著太后的腿,只能去扒著丞相的腿,苦苦哀求的說:“太后,丞相大人,你們不能放棄阿願啊!救救他,救救他,求你們救救他,他還是個孩子啊!”

文之峰無比嫌棄的想甩開文安候,卻發現這貨抱的很緊,不爽道:“一個只會惹事的蠢貨,文氏耗費人力物力保他有什麼用處?”

文安候震驚了,同是一家人怎能說出如此無情的話,他不再寄希望給這群薄情寡義之人,看著文太后和丞相的面孔,嘲笑道:“你們這群只顧利益之人,其實自私又懦弱,自認為高枕無憂,可當面對李氏兄妹時,你們捫心自問,就沒有一絲懼怕嗎?”

文之峰甩給文安候一個巴掌,狠戾地對文安候說:“你算個什麼東西,敢質問我和太后,你自己的侯爵之位還是太后給你的,你不幫太后辦事就罷了,竟然養出那樣的廢物兒子,還好沒有壞了太后的大事,不然我可就親自解決他。”

文安候氣瘋了,他一共兩個兒子,大兒子癱瘓在床,身子虛弱不堪,自孃胎裡帶的病根。好不容易二兒子健全,居然落得如此下場,他好不甘心啊!

文安候一路瘋笑著跑出壽慈堂。

文太后聽著自家弟弟這段話內心極為不爽,她吩咐文之峰,“你趕緊把嫻兒接回丞相府精心照顧著,直到她生下孩子,你務必在她臨盆的時候準備好一個男嬰,以防萬一。那件事必須要提前了,哀家絕不允許李脩長久穩坐帝位。”

文之峰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急忙說:“臣明白,太后放心。”

“還有,李文嫣,趁早解決了吧!”

“是,臣這就是派人去辦。”

護衛營非常順利的從候府將文願捉拿歸案,將人五花大綁的帶到刑部門口,等待文願的是一場全民審判。

莫默帶人找到月娘時,她已經氣息全無,全身盡是飽受折磨的傷痕,她的姑母也溺死在文願私設的水池裡,場面無比殘忍,令在場所有人忍不住掩面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