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玉凝看了一眼上房,李六娘會意:“外頭冷,你們進堂屋裡來說話。”

蕭玉凝點點頭,進了堂屋,蕭玉清則依舊等在了院子裡。

李六的娘也不多問,想了想,跟著蕭玉凝和李五進了堂屋。

“李五叔,我還想要那松柏枝,就是上回你和李六叔幫著我們拉回家的那種松柏枝。”

李五聞言不解道:“那兩車柴不夠你們過冬?”

蕭玉凝搖搖頭:“我這次要的松柏枝不是要放在家裡的,是要送到豐縣的。”

“豐縣?”

“對,豐縣回春堂對面巷子口第一家。”

“要多少?”

李五直接就問了要多少,那就說明他可以弄到松柏枝。

先要三車吧。

那邊後院的柴火棚子已經放了兩車柴火了,剩下的地方也就能放個三車松柏枝。

“可以,兩天後就能送過去。”

“多錢一車?”

那兩大車的柴火是兩百文一車,這松柏枝怕也得這個價。

“五百文,三車。”

“五百文三車?”這麼便宜的嗎?

“你要的只是松柏枝,只需要理順不需要加工,所以五百文就可。”

原來是便宜在這兒了啊。

蕭玉凝點點頭說:“可以,那你有一車送一車過來吧。”

“好,後天,後天上午我就送一車過去,是回春堂對面巷子口第一家?”

“對。”

蕭玉凝也不廢話,放下兩百文的訂金,就告辭了。

現在縣裡的灶可以用了,蕭玉凝和蕭玉清就天天往縣城跑。

一邊做燻肉和豆製品,一邊整理鋪面,制定菜品。

“我覺得這燻肉定會大賣。”孫襄、孫章和孫大夫昨天吃到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頓筍乾炒燻肉,三人最後連湯汁都沒有放過。

孫大夫夾了一個涼拌腐竹,笑道:“這腐竹、豆皮和豆乾都是不錯的下酒小菜,虧得你這丫頭能想出這麼個吃法來,這要是推廣開了,冬天裡老百姓的餐桌上就又能多幾道菜了。”

孫家不愧是有醫病亦醫心家規的人家,這不,孫大夫馬上就想到了黎民百姓。

蕭玉凝卻是攤手道:“可惜這東西成本高,便宜不了。”

“那一斤也能做兩三盤菜了,像你這冷盤更是能做三五盤,花生腐竹馬齒莧,三樣湊在一起,口味就豐富了不少。”

蕭玉凝懂孫大夫的意思,她沉默了片刻後說:“我總要先把這鋪子穩定下來,再想別的。

別說她自私,她不是那種捨身取義無私奉獻的人,如今她是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農家小姑娘,能力實在有限。

對她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小家先經營好。

至於造福社會的事……只能是且行且看。

孫大夫也不是信奉我為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聖母精神的人,他只是覺得蕭玉凝整出來的腐竹、豆皮、香乾要是推廣出去惠及所有百姓是件好事。

至於如何推廣不吃虧,可以細細謀劃。

孫大夫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蕭玉凝點頭道:“我明白了,我會認真想想的。”

改善民生的東西多著呢,她要真衝著這個方向去了,得鋪多大的攤子?得和多少人打交道?說不準還要應付官府……想想都心累的慌。

“初十就是開張的好日子,玉凝妹妹可以考慮一下。”孫襄有一個病患就是搞風水的風水先生,昨天他來看病,孫襄特意讓他給看了個日子。

“初十啊?比我想的日子早了兩天,不過也可以。”

“那就初十?”

“嗯,好。”

吃完午飯,蕭玉凝就去翻了她的計劃書。

先上燻肉、炸蘿蔔面丸子、炸肉丸子、小酥肉、南瓜球和地瓜球,麵包糠可以用發麵饅頭屑代替。

冷盤就上花生腐竹千張絲、麻醬豆皮和椒鹽五香豆乾。

五花肉是三十五文一斤,但做成燻肉會縮水,再加上調料、酒和松柏枝以及店鋪房租費、人工費,一斤燻肉至少要賣到七十五文。

白麵二十文一斤,白蘿蔔按兩文錢一根,加上鹽、蔥姜水和她自制的五香粉等等費用,成品蘿蔔面丸子一斤賣個二十五文即可。

肉丸子和小酥肉都是五十文一斤,南瓜球和地瓜球都是十五文一斤。

冷盤按份算,一碗二十文。

蕭玉凝的蘿蔔面丸子、肉丸子和小酥肉的賣點就是她放了自制的五香粉、十三香和椒鹽,比普通人家做出來味道好吃。

昨天還給孫襄他們做了個小酥肉,孫襄說在鄴城和杏林城有名的酒樓都沒吃過味道這麼好的。

如果找到松茸、香菇來代替味精就更完美了。

價格出來了,蕭玉凝就請孫襄把品名和價格都寫在了掛在牆上的那木板上。

為了讓不識字的顧客也看明白,蕭玉凝還在文字下面配了圖。

菜面丸子上畫著菜絲,肉丸子是光面的,南瓜球和紅薯球上面畫了南瓜和紅薯。

蕭玉凝畫好後讓閆嬤嬤的孫女和孫子以及蕭玉冰蕭玉清過來看了,四人看著圖,就猜出了名字。

冷盤的價格是一樣的,蕭玉凝就只畫了一個風吹過一盤菜的畫。

雖然沒有畫工,但總算能看的懂。

只是開張那天,江北辰很嫌棄她畫的圖,後來更是偷偷的把蕭玉凝畫的圖和孫襄寫的字都擦了,買了顏料回來,用了一晚上的時間,給蕭玉凝整出來一幅畫中有字字中有畫的背景牆。(ー_ー)!!

別說,被他這麼一弄,整個店完全是提升了一個檔次。

為了配合這個背景牆,蕭玉凝又不得不花了二兩銀子,親自動手做了幾個盆景。

沒辦法,實在是這裡沒有她想要的那種盆景,文人雅客平日裡也只能賞賞花逗逗鳥。

蕭玉凝的盆景一出現,竟是吸引了縣學的夫子三五不時的要來一品香坐一坐。

縣學的夫子常來,縣學的學子們就更是跑的勤快。

其他書院的師生也不甘落後,想來和縣學夫子混個臉熟的更是成了一品香的兩餐食客。

一時間,一品香風頭無兩。

蕭玉凝此刻也沒想到為了搭配背景牆所做的盆景,竟成了一樁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