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複雜的五行符文
我在修仙界讀書 小說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既然現在按照這樣的方式暫時行不通,那就先將基礎打好。
將所有的凝聚五行屬性靈氣的符文全部推進到圓滿境界,讓它們達到最精煉的程度。
到時候再進行對比,或許就能夠從燎原法術這個法術的符文當中察覺到一些奧秘。
有了這個打算,方圓就按耐住心中的急切,開始打算按照三種剝離出來的法術符文,慢慢凝聚空氣當中的天地靈氣。
首先就是木屬性符文,沒有了操控性法術的加持,但是當法力按照這個符文的運轉路線進行運轉的時候,還是能夠將空氣當中的木屬性靈氣凝聚出來。
凝聚了木屬性靈氣之後,方雲繼續凝聚金屬性靈氣,隨後是火屬性靈氣。
看著眼前這三種靈氣,他順便乾脆將另外兩種屬性的靈氣凝聚出來。
看了一會兒自己面前的5種五行屬性,然後又將它們散去。
隨後的時間,方雲每天開始重新利用靈蟲進行驅蟲,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利用五行植株的根系進行除草。
剩餘的時間,除了每天雷打不動的繼續修煉自己的煉體功法之外。
其餘的都在不斷的利用剝離出來的符文,吸收著空氣當中的三種靈氣。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經過針對性的練習,木屬性符文還有金屬性符文全都達到了圓滿的境界。
剩下的火屬性符文也達到了大成的境界,用不了多長時間也會同樣達到圓滿的境界。
只不過,看著這即將圓滿的5種5行符文,方雲又想到自己這個圓滿的飛行法術。
為什麼同樣是圓滿境界的法術,一種是擁有符文的,而另一種只是處於一種本能的使用狀況呢?
難道說兩種法術因為型別不同,所以導致圓滿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也不一樣嗎?
還是說自己的飛行法術本身就不是一種法術呢?
方雲仔細地想著自己的飛行過程。
在對於空氣有著本質的瞭解,以及瞭解了飛行最根本的原理之後。
方雲的飛行更像是一種能力,最多就是藉助身體當中的法力而已。
這樣一種能力其實說不是法術也說得過去。
畢竟法術還是要藉助符文才能夠驅使空氣當中的能量。
但是自己的飛行法術從某一個方面來說已經可以說是劃入了本能。
如果就從兩種法術的法術效果來說,已經劃入本能的飛行法術很顯然比還停留在符文狀態的五行法術境界要高深一些。
這樣來看,飛行法術比五行法術更當得起圓滿這個境界的名稱。
以此推算,是不是五行法術還能夠在現有的圓滿境界之上,繼續往上推一節,達到和飛行法術那樣的融入身體本能的狀態呢?
方雲思索著這種可能性,如果能夠達到這種狀態,讓自己吸收空氣當中的五行靈氣都可以完全依靠本能。
完全不依靠身體當中的符文了。
如果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就相當於覺醒了類似五行靈體這樣的體質。
方雲不知道這個修仙世界有沒有這樣的靈體,但是並不妨礙他對這種靈體的效果展開這種聯想。
聯想到如果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靈體的可能,他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向上揚起。
過了一會兒,他才輕輕一咳,結束了自己這種幻想。
想要達到這種目的,現在還是需要將所有的五行法術的符文都提升到圓滿的境界。
然後將它們用最合理的方式融合形成一個圓滿的五行符文。
只有達到這個效果,才能夠進一步思考能不能將這個符文徹底的融入身體的本能當中。
想到這裡,方雲平息了心中的這些波瀾,又花了10天的時間,徹底的將火屬性符文推到了圓滿的境界。
到了這個時候,5種5行符文終於全都達到了圓滿境界。
接下來就是想辦法讓它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而且是圓滿境界的五行符文了。
再一次運轉燎原法術,然後在空氣當中1:1的呈現它在經脈當中的執行軌跡。
很快,一個複雜無比的符文出現在空氣當中。
方雲在這個符文的兩邊又呈現出兩個已經達到圓滿境界的火屬性符文和木屬性符文。
然後在燎原法術的符文當中尋找火屬性符文和木屬性符文的相同點。
經過一番對比和查詢,方雲發現燎原法術的符文應該可以分成4個部分。
其中木屬性的部分,可以分為木屬效能量的感應部分以及抽取部分。
抽取這個部分可以歸類為能量的操控,感應的部分和凝聚木屬性靈氣的符文也有著一定的相似性。
剔除掉操控的部分,方雲主要關注感應木屬效能量的部分。
雖然兩者對應的能量種類不一樣,一種是植物當中的木屬效能量,一種是空氣當中的木屬性靈氣。
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著很多的相似性的。
靠著這些相似性,方雲透過幾天的對比,終於將燎原法術當中的木屬性部分分離了出來。
然後透過同樣的辦法,又花費兩天時間將火屬性的部分符文也剝離了出來。
接下來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木屬性和火屬性符文之間的連線部分。
方雲仔細觀察,發現這兩個符文之間的連線部分並沒有什麼奇妙的地方。
最多也就是在木屬性符文的某些節點上面,延伸出一條條通道,然後將木屬性的能量向著火屬性的能量轉換而已。
這樣簡單的連線方式,就好像只是需要讓火屬效能量接觸到木屬效能量一般。
看不出有什麼太多的奧秘的所在。
方雲思索了一會兒,心中一動空氣當中的火屬性和木屬效能量逐漸浮現出來。
隨後,一點火星從火屬效能量當中落在木屬性的能量上面。
這一點火星落在木屬效能量上面之後迅速的擴散開來。
整個木屬性的能量以及其迅速的速度轉換成火屬性的火球。
而且這個火球比另一邊的火屬效能量表現得還要熾烈。
這個表現讓方雲眼神猛的一亮。
對呀!
其實五行相生的轉換本身就是很簡單的事情,自己反而是將它們想的複雜了。
或許是它們最本質的轉換是複雜的,但是以方雲的境界還沒有辦法瞭解到五行屬性最本質的轉換。
他需要的只是五行屬性互相相生的轉換而已。
所以自己並不需要在兩個符文之間弄太多複雜的東西,只需要讓它們有著足夠充分的接觸,就足以讓它們順利的進行轉換和融合了。
想到這裡,再確認一下燎原法術的兩種屬性的能量接觸方式。
方雲最終決定在自己的身體當中做一個實驗。
於是,身體當中的木屬性符文率先亮起,空氣之中的木屬效能量迅速的被凝聚起來。
隨後,火屬性符文在木屬性符文的身邊亮了起來,兩者之間只是透過幾條簡單的細小經脈進行連線。
達到了圓滿境界之後,這些法術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符文,也就脫離了固定了經脈的束縛,只要整體的軌跡沒有變化,就不影響最終的結果。
很快,火屬性符文散發的波動就作用在木屬性靈氣之中。
木屬性靈氣的中央很快亮起一個紅點,幾乎轉瞬之間就轉換成一個熾烈的火球。
而且這個時候木屬性符文並沒有停止運轉,周圍的木屬性靈氣還在凝聚,然後迅速地轉換為火屬性靈氣。
讓方雲手中的火球迅速的向著外面膨脹。
見此狀況,方雲按照五行相生的方向,土屬性的符文浮出現在火屬性符文旁邊,兩者之間同樣有著經脈連線。
很快,土屬性符文的波動作用在越來越龐大的火球之上。
只是一瞬間,火球的表面就開始變得暗紅,然後逐漸向裡面坍縮。
逐漸變成一個岩漿型的火球,隨著火屬性靈氣從木屬性靈氣當中轉換過來,這些火屬性靈氣形成的火焰從岩漿球的裡面不斷冒出,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氣泡。
氣泡破裂,火焰竄出,然後又變成岩漿。
隨著時間的推移,火屬性轉換成土屬性的靈氣越來越多。
方雲手上的岩漿球漸漸冷卻,逐漸的變成一個黑色的石球。
隨後,石球變成金球,金球變成水球,最終形成一團青色的木屬性靈氣,再次懸浮在方雲的手上。
而他的身體當中的那些符文,也好像形成了一個圓環形,佔據了方雲體內經脈的大半地方。
方雲眉頭輕輕一皺,散去了手中的木屬性靈氣,然後將身體當中的那個複雜符文投射在眼前的空氣當中。
只見這個符文由5個不同屬性的符文組成,每個中間有幾條線連線,形成了一個圓環形的符文。
看著這個符文,方雲眉頭輕輕皺起。
因為實在是太過複雜了,而且這樣的方式跟之前自己想的那種直接硬湊起來的五行符文並沒有什麼差別。
雖然並不影響五行靈氣的凝聚,但是光這個符文的形成,他都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這就代表著這個符文和之前圓滿的符文沒有太多的關係了。
畢竟圓滿的境界,不說能夠將這些符文的能力融入到身體當中。
最少也是要有瞬發的能力吧。
要不然的話這個符文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單純的凝聚五行靈氣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方雲有太多的辦法做到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必要去兜那麼大的一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