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老大到老五他們幾個都來看她,王浩也過來了。
王浩又想跪下來贖罪,被丫丫阻止了。
丫丫跟他們說道:“紅薯作坊那邊目前懷疑跟五嫂的大伯母有關,我已經讓蘇月在那裡看著她了,看看她最近有沒有跟什麼人聯絡。”
“至於彩環那裡,我已經讓王浩去報案了,接下來你們可以再去問問彩環之前的相親,還有問問山腳下的鄉親看看他們有沒有看到彩環跟什麼人來往。”
“送往京城跟其他地方的酒我讓蘇日跟蘇星也去幫忙攔截了。”
“對了,我懷疑在紅薯作坊裡搞小動作的人跟在酒作坊裡搞破壞的人有關係。
我師父說過,蠱蟲是滄瀾國的東西,你們也可以看看最近縣裡有沒有滄瀾國的人出現國。”
丫丫把自己的猜測都跟老三他們說了,接下來這事情就交給他們處裡。
丫丫忽然就閒了下來,她想起了之前還沒畫好的打穀機的設計圖,就坐在書房裡面,把之前畫了一半的設計圖找出來。
“小姑姑,我們去看看未來的二嫂吧,未來二嫂家賣的油條可好吃了,我想去吃了。”
小十跑到丫丫的書房裡,踮著腳,雙手扶著桌子,下巴擱在手背上,期待地看著丫丫。
丫丫看看差不多快要畫好的設計圖,又摸了摸只喝了粥已經有點餓的肚子,猶豫了一會,站起來,走過去,抱起小十往外面走。
二郎的媳婦杏兒一家在鎮上開了一家鋪子專門賣包子油條的。
他們家的包子做得挺一般,都是皮厚肉薄的包子,丫丫不愛吃,但是他們家的油條是一絕。
外脆裡香的,還帶了一些甜味。
他們家之前要在鎮上籌備鋪子的時候,隔壁街就是杏兒家的鋪子,她每天都能看到有很多人拿著油條從那個巷口裡出來。
經打探之後,得知原來是因為他們家的油條很好吃。
於是,長達六年的時間,丫丫只要去到鎮上就會去杏兒家買油條吃。
有時太忙沒空過去排隊的時候,就會讓二郎過去買,或是讓杏兒送過來。
這一來二往的,二郎跟杏兒兩人也就看對眼了。
十一剛掙脫了老五,跑來找丫丫,看到丫丫要跟小十出去,忙著急地追過來:“小姑姑,姐姐,你們忘記帶上我了。”
丫丫:“……”真沒忘!
“還有我,小姑婆我也要去。”
小一搖搖晃晃地跑過來。
丫丫:“……”
丫丫一個人肯定是帶不了三個小傢伙的,想了想把蘇辰喊了過來。
現在除了她以外,也就只有日月星辰四個跟張浩能搞定幾個小傢伙了。
雖然劉現也可以,不過劉現向來不屑於跟幾個小傢伙玩。
帶著三個小傢伙,丫丫就不能騎馬了,只能套了一輛馬車,把他們三個都塞馬車上。
“你們三個要聽你們小姑姑的話,不能亂跑了知道嗎?不然拍花子就把你們拍走了,以後你們就沒有點心吃了。”
張氏在馬車外,叮嚀著三個小傢伙,叮嚀完,連忙高興地拿了針線活去跟周氏和小張氏他們一起做。
“這不用帶孩子了就是好,我們又可以好好坐下來聊聊天了。”
小張氏調侃道:“大嫂,你就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天知道我多想抱孫子。”
"那你到時候幫三弟妹帶孩子就好了啊,“張氏看向老三媳婦:“丫丫有沒有說你肚子裡的孩子是男的還是女的?”
老三媳婦無奈地笑道:“沒有呢,丫丫這丫頭說提前說了,我就沒有期待了,自己不說,還不讓她師父說,我都不知道現在是該做男孩子的衣裳好呢,還是做女孩子的衣裳。
不過我覺得可能還是男孩子的可能性大些,我們這裡這麼多人也就娘跟四弟妹運氣好些了,就娘跟四弟妹生了個女兒。
我看我以後都是當婆婆的命了。”
嘴上說得還有些嫌棄,老三媳婦還是愛憐地摸著自己的肚子。
手上拿著的是給自己肚子裡的寶寶做的新衣裳,用的粉色的布料。
周氏手上正在拿一塊鎮上買的布料在做嫁衣,先練練手,等到有空了再出去買好的布料回來做。
……
丫丫他們的馬車上,坐了三個小傢伙,就跟坐了幾十個人一樣熱鬧。
小十他們三個一如當年的丫丫一樣,自由都是掌握在大人的手上,只有大人們說他們可以出來玩了,他們才可以出來玩。
於是哪怕家裡有馬車,還有下人,離鎮上也不算遠,他們卻很少有機會來鎮上。
小一上一次去鎮上,還是他週歲的前一天,張氏說要帶他到鎮上買週歲的時候抓鬮要用到的東西。
十一上一次去鎮上的時間也是兩個月之前了,雖然他的孃親每天都會到鎮上,可並不會帶上他,他得等他那個查爹良心發現的時候才有機會到鎮上去一趟。
小十去鎮上的機會倒是多一些,畢竟是個女娃,且老四又勤快又好說話。
不過她上一次去鎮上也是半個月之前了。
現在三個人或站在馬車的窗邊,或坐在馬車的窗邊往外張望,嘰嘰喳喳地說著到了鎮上要去做什麼。
小一說:“待會到了鎮上我們就去買玩具好不好?”
十一說:“到了鎮上之後我們就坐客車去廣口府,我們要去那裡的兒童樂園玩。”
小十則是說道:“到了鎮上我們就去買衣服,買頭繩。”
丫丫靠在馬車上,看著他們,默默地想著,你們想得再好也沒用,等到去到鎮上買完油條吃,就要把你們送回家去。
……
他們到鎮上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吃飯的時間,因為杏兒家的包子價格便宜,別人賣的兩文錢一個肉包子,他們家的一文錢一個,哪怕他們的餡比別人的少很多,也沒人在意這一點,每天的這個點仍然會有很多在鎮上打工的人過來買包子吃。
丫丫他們下了馬車,看到的就是長長的隊伍。
他們排在了隊伍最後面,目測前面至少還排了二十個人。
“小姑,你們怎麼在這裡?”
忽然,一道如黃鸝般清脆的嗓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