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他竟然還能在這樣一個小村子裡再次見到秦漢。

而且他的身上還這麼接地氣,穿著普通村民穿的衣服。

猶記得,他那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身上還是穿著一身大紅的衣裳,趁得他雪白的容顏,讓人看了一眼,就足以終身難忘。

秦漢走過來,手背在身後,居高臨下地看著楚縣令,說道:“你是來給我那個小徒弟祝壽的吧?那你趕緊進屋裡坐著啊,你在這外面站什麼啊。"

小徒弟?

楚縣令愣了愣,不是說秦漢對徒弟的要求很嚴格,雖然一直在尋找可以接班他的徒弟,卻仍然沒有一個讓他滿意的。

現在聽他說這話,意思是已經找到令他滿意的徒弟了?

他徒弟還是這裡的,今天正好是他的壽辰?

楚縣令猛然想起些什麼,震驚地看著秦漢詢問:“您說的小徒弟是丫丫?”

因為秦漢被傳得太過厲害,楚縣令不自覺地連敬語都用上。

秦漢不耐煩地點點頭:“除了那丫頭,這裡還有人夠資格當我徒弟嗎?”

“行了,你也別在這杵著了,進去坐吧,省得讓別人知道,說我小徒弟不會招待人。”

秦漢擺擺手,率先就朝著堂屋走去。

楚縣令還處於震撼當中。

丫丫竟然是秦漢的徒弟,看樣子秦漢似乎還挺喜歡她?

究竟還有什麼人是這丫頭不認識的?

……

丫丫在房裡寫完信出來,交到御林軍頭領手上,就帶著小夥伴們去玩遊戲。

大人們還是一邊聊天,一邊等著上菜。

從院子裡回來,楚縣令對蘇老爺子的態度也恭敬了幾分。

不僅是楚縣令的態度變了,吳白跟御林軍頭領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兩人的目光還時不時地看向一邊宛如是這家主人一般的秦漢身上。

唯有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與世無爭的沈家下人還是一樣,態度沒什麼改變,依舊是那麼地恭敬。

蘇老爺子是什麼都沒有察覺到的,他抬頭往外面看了看,跟大家說道:“馬上就要吃飯了,我們先移步去偏聽吧。”

只有自家人吃飯的時候,他們現在都習慣在偏廳用餐,那裡也夠大,能夠放得下兩三張大桌子。

楚縣令他們點點頭,跟著蘇老爺子往偏廳走去。

走到一半的時候,蘇木急急忙忙地從外面跑進來。

“老爺,夫人,大家都來了……”

蘇老爺子停下腳步,疑惑地問他:“什麼人來了?”

蘇木年紀也不小了,跑了一段路,有點氣喘吁吁,說道:“就是村民們都來了,他們都知道今天是小姐的生辰,要過來給小姐慶祝,他們還帶了飯跟菜還有桌椅過來。”

“什麼?我出去看看。”

蘇老爺子連忙跑出去。

看到幾乎全村的人都站在他們家外面。

他們有捧著菜的,有捧著飯的,還有搬著桌椅的,看到蘇老爺子出來,都笑呵呵地說著:“衛國叔,我們不請自來給丫丫慶祝生辰,你們應該不會介意吧?”

“你們說這什麼話,難得你們這麼有心,我有什麼好介意的,來來來,蘇木,去喊老大他們出來,幫忙搬東西,還有讓老大媳婦他們趕緊把院子把堂屋收拾好,騰出來……”

蘇老爺子邊說著,邊親自過去拿過村長手上的椅子,帶著他們往宅子裡面走去。

楚縣令他們聽到聲音走出來,看到村民們在院子裡擺桌子擺椅子,還有把自己端過來的飯菜放上去,都有些感慨。

“看來還是村子裡的情誼比較淳樸,看到他們這樣,我都想在村子裡住下來。”

楚縣令羨慕地說著。

吳白點了點頭。

“我也想在村子裡住下來了。”

秦漢“嗯”了一聲,“我已經在村子裡住下來了。”

楚縣令和吳白:”……”

他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秦漢會出現在這裡。

村民們這麼大費周章地過來就是要給丫丫慶祝生辰的,周氏連忙讓人去通知丫丫趕緊過來。

丫丫跟小夥伴們玩捉迷藏玩累了,癱在院子的地上,聽到來人說的話,帶著大家去洗手,跑到堂屋前面的大院子裡幫忙一塊搬東西。

搬了一會,丫丫又跑到廚房去叮囑張氏和劉現:“大嫂,師父,你們兩個快點多做幾個蛋糕出來。”

劉現跟張氏都知道院子裡的情況了,就算丫丫不說,他們也都在趕工做蛋糕了。

小張氏和老三媳婦老四媳婦還有白朮都在馬不停蹄地繼續切菜炒菜。

雖然村民們自己帶了菜過來,可是大家是過來給他們家丫丫慶祝生辰的,他們也要儘量多做幾個菜出去,好好招待大家才行。

八郎跟九郎年紀太小,讓他們兩個出去幫忙搬東西,家裡的大人也不放心,兩隻就被拘著在廚房裡燒火,現在都有些羨慕地說著:“我生辰的時候我爹孃都忘了,可是小姑生辰有這麼多人來給她慶祝,小姑真是幸福。”

“我剛剛還看到小姑收到了很多禮物,有很多箱黃金跟珠寶,我覺得小姑要是每天都過生辰,她肯定很快就能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了。”

小張氏就站在灶頭前面炒菜,聽到兩個小傢伙說的話,好笑地說道:“要是你小姑真的天天都過生辰,別人可能都不敢跟她來往了。”

丫丫還在廚房沒有走,聽著小張氏說的話,嘟著嘴巴:“二嫂就喜歡說大實話。”

小張氏除了廚藝比不上張氏,就連說話都比不上張氏,就喜歡說些扎人心窩的事情,但是丫丫跟家裡的人還是挺喜歡她的,她還是很善良,對孩子們也很好。

丫丫轉身又跑出去了,她還要去招待客人呢。

她今天大了一歲,就是個大人了,一一可是說了,他們那裡的孩子六歲之後就不用再上幼兒園,要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了。

她現在也要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院子裡面,村民們帶來的桌子都擺好,飯菜也擺好,一派其樂融融……

生辰過後,春耕假期也結束,迎來了學堂的開學。

嶄新的學堂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楚縣令介紹的那個表弟也來到學堂報道。

作為學堂背後真正的東家,丫丫也站在學堂門口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