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沈夫人幾乎沒有騙過他,沈慕晗沒有任何懷疑。

再看向屋子裡的時候,剛剛說話的人已經不見了,嗯,說的應該真是些不大重要的事。

沈慕晗很快就放下了這事,聽到馬上有點心吃,馬上興致勃勃地帶著丫丫去書房看書,順便等著沈夫人把點心送過來。

“你之前那個賬本呢?”

沈慕晗忽然問丫丫。

回來之後,他想起了賬本上看到的名字,其中一個有點熟悉,想要再確認一下。

“在這裡。”

丫丫從系統那裡把賬本拿出來。

沈慕晗馬上開啟,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名字。

“看到這個沒,這個劉衍,我在京城的時候聽說過他的名字,他是戶部侍郎,是正二品的大官,侍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徵等工作的。

看到這後面了沒,這劉衍後面寫了一個戶字,應該就是我知道的那個劉衍。

這後面還寫了十萬兩銀子,會不會這是給他的銀子?”

沈慕晗指著劉衍的名字後面,一個特別小的戶字。

丫丫瞪大眼睛看過去,果然看到了一個戶字。

她也是讀過書的人,聽爹爹說過戶部侍郎這個官名。

爹爹說了,六部的大官裡面,就戶部的官員跟他們老百姓的關係最密切的了。

一聽到沈慕晗說劉衍是戶部侍郎,丫丫的好奇心就被提了起來。

問道:“那為什麼要給戶部侍郎這麼多銀子啊,爹爹跟我說過,當官的,就要清正廉明,除了俸祿以外,就不能拿其他的銀子,這個戶部侍郎不是一個好官嗎?”

沈慕晗站起來,跑過去把房門跟窗戶都關得死死地,又跑回來跟丫丫小聲地耳語:

“如果是清官,那肯定是不能隨便拿別人給的銀子的,要是他拿了,那他肯定是個壞人。

你看看上面還有其他的名字,後面也標了一些比較小的字眼,有通判,縣令什麼的,你說這些是不是也是跟劉峰一樣是個當官的,他們都拿了這些銀子?”

“那……”

丫丫被沈慕晗和她自己的猜測嚇得張大了嘴巴。

“大水都過去了這麼久,賑災的糧食跟銀兩都沒有下來,會不會跟這個有關?”

丫丫和沈慕晗兩個又開始嘀嘀咕咕的。

“你這東西一定要保管我,我在書上看過的,要是知道得太多,讓別人發現了,可是會小命不保的。”

“要不你還是把賬本給我儲存,我們家有下人,沈二身手又好,別人就傷不了我了。”

沈慕晗覺得賬本放在自己身上比放在丫丫身上會更加地合適。

丫丫搖頭:“不用,這本子放我這裡最安全,我朋友會幫我的。”

沈慕晗知道丫丫的那個朋友很神通廣大,既然丫丫這麼說,沈慕晗也覺得可能讓丫丫的朋友保管比較好。

“晗晗,丫丫,點心來了。”

沈夫人親自端著點心過來,在外面敲了門。

丫丫連忙把賬本收回到系統當中。

她現在已經大概猜測到這賬本是什麼東西了,如果讓太多人知道,說不定會害了他們,這事情她一定要保密才行。

沈慕晗過去開了門,端了點心進來。

兩個人一邊吃點心,一邊在書房的架子上翻書。

這事情,他們不能去問人,只能自己從樹上去找答案,看看有沒有別的書,有提到過這類似的情況的。

“《大學》太深奧了,我看不懂,《中庸》我也看不懂,我們應該看些什麼書呢?”

沈慕晗拿了幾本書出來,並排著放在桌子上。

“我覺得我們就看話本吧,話本上肯定有類似的故事,而且話本還有趣。”

丫丫最喜歡的就是看話本了,她蹬蹬蹬地跑過去書架那,踮著腳尖找書名看上去就很好看的話本。

找了半天,一本都沒有找到。

沈慕晗摸摸自己的腦袋,說道:“可能是我娘擔心我看話本會分心,為了讓我專心學習,特意沒給我準備話本吧。”

……

不能在書上學習,丫丫和沈慕晗覺得只能自己去摸索。

臨走時丫丫說道:“你娘比較好說話,你找個理由讓她同意你去鎮上,我也跟著你一塊去,到時我們一塊去鎮上調查。”

“好,等我娘同意了,我就去通知你,你就說擔心我,要陪我一塊去。”

丫丫回了自己的家,沒有跟任何人說起賬本的事情。

只是吃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問蘇老爺子:“爹爹,要是出現了壞官,那老百姓的生活會怎麼樣?”

“壞官?要是真的有壞官,那對老百姓而言就是一場災難吧,而且級別越大的官,影響就會越大,比如要是在發生災難的時候,朝廷撥了賑災的銀子跟糧食下來,負責這個事情的官員不是個好的官員。

那麼最後落到老百姓手上的救助可能就會變得很少,根本就不足以支援他們的生活,甚至可能是沒有。

一旦這樣的情況真的發生了,那老百姓很有可能就會被艱苦的生活逼得鋌而走險,去做一些很危險的事情。

嚴重的話,國家都會動盪的……”

丫丫才五歲,蘇老爺子也不能用太過複雜的語言去跟她解釋,只能儘量簡化,讓丫丫能夠聽懂。

丫丫聽得一陣心驚。

更加堅定了要好好地去調查這件事情的想法。

翌日,蘇家老大跟老二回來了。

他們出去了十幾天,回來的時候又黑又瘦,憔悴了不少,整個人都透露著疲憊。

“大哥,二哥,你們怎麼這麼久才回來?”

“我們去修了房子之後,又被帶去修堤壩了,鬱江堰被沖毀得七七八八了,縣衙那邊就組織了我們這些勞工過去修復了一下。”

老大解釋著。

老二沒什麼形象地癱坐在椅子上,說道:“這鬱江堰也是奇怪,五年前那次大水比今年的可大多了,下的時間還長,鬱江堰仍然是一點影響都沒有,周圍的村子也沒有被淹的,可今年這點雨,竟然整個都沖垮了。

我聽說那鬱江堰可是每年都有找人去加固的,朝廷似乎每年都撥了不少銀子下來,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