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斯巴達人已經沒有體力了,殺光他們,得土地啦!
!”
這最後一支保持完整建制得前鋒營萬人隊中,十夫長和百夫長們不約而同得開始對自己麾下的官兵打氣。
別看他們說的話十分粗俗,但沒文化的波斯賤民就吃這一套,或者說,這九成九都來自於農夫階層的前鋒營萬人隊士兵,自己的土地在他們眼裡就是命根子,可以為之拼命的財富!
因為土地在這些波斯賤民眼裡,是最保值的財產,可以傳給子子孫孫。
上位者會在年老的時候,殫精竭慮的為自己的後代鋪路,甚至不惜誅殺有能力的功臣,底層的普通人自然也願意為自己的後代付出自己手中的一切。
這是人類這個種族的本能。
在軍功換土地的刺激下,那些身上穿著精良重甲的斯巴達公民戰士,在前鋒營士兵眼裡,不再是恐怖的殺人怪物,而是一個個閃閃發亮,可以傳承子孫後代的基業。
疲憊的斯巴達公民戰士不可置信的看著氣勢如虹,集體衝鋒的萬人隊,鋪天蓋地的場面,讓疲憊不堪的斯巴達公民戰士眼中的戰鬥意志,首次出現了動搖。
虛弱的身體讓斯巴達公民戰士自信滿滿的戰鬥意志,不可避免的打了折扣,而敵軍的高昂士氣,則成為斯巴達公民戰士心中產生恐懼的催化劑。
連斯巴達公民戰士都如此這般,更何況是那些邊民僱傭兵?
噗嗤一聲。
一名轉身想要逃跑的邊民僱傭兵被身邊的斯巴達公民戰士精準插入脖頸中,斯巴達佩劍拔出來的一剎那,血柱泉湧般的噴射出來。
有第一個人就會有第二個人。
好在,斯巴達公民戰士毫不手軟的戰場處決行為,遏制了邊民僱傭兵大面積崩潰的現象。
然而,這種逃跑現象出現後,意味著列奧尼達的本部斯巴達主力的氣勢進一步下降。
至少,大部分邊民僱傭兵不再會忘我的突圍死戰,他們會瞅準一切自認為有效的機會跑路。
等到體力充沛的前鋒營萬人隊衝上來的時候,疲憊的斯巴達本部主力甚至無法如同之前那般列出嚴密的軍陣抵擋,雙方很快陷入到混戰當中。
佔據兵力優勢的前鋒營官兵,驚喜的發現斯巴達公民戰士反應變慢了,力氣變弱了!
不過沒多久,前鋒營官兵又驚恐的發現,即便斯巴達公民重步兵戰力全面削弱,有的人甚至提劍砍人都看著費勁,仍然把他們殺出了翔。
混戰中倒下去的前鋒營士兵,遠超斯巴達公民戰士!
不過斯巴達本部主力的情況也不咋地,陷入混戰中之後,士氣全無的邊民僱傭兵不再迎敵,除非敵人衝到眼前不得不打架,他們在混戰中左衝右突,哪裡人少就往哪裡跑,完全不管不顧自家陣型戰線。
陷入到混戰中的斯巴達公民重步兵,又沒有精力去制止那些邊民僱傭兵,只能眼睜睜看著被他們罵作懦夫的邊民僱傭兵,將自家原本還能連成一片的戰線攪成一鍋粥。
得益於邊民僱傭兵自發性的潰散,前鋒營的戰線一時間竟然沒有被鑿穿打散。
在戰場上混戰計程車兵是無法窺視整個戰局的,他們能看見的只是身邊還站著砍殺的人中,自己人佔的比例多寡。
被壓著打的前鋒營士兵,看到身邊自己人雖然死的多,但剩下的活人更多,也就沒有膽怯的崩潰。
至於地面上的屍體有多少自己人,在戰場混戰中沒人有精力去分辨,甚至腳下的屍體都已經層層疊疊的堆了起來,真要是分辨自己人的話,還得去翻屍體……
正因如此,混戰中計程車兵往往只能透過判斷有多少活人跟自己並肩作戰來判斷戰場局勢,而不是透過己方屍體……
除非雙方的戰損比大到滿地都是自己人的屍體,才會讓這支軍隊計程車兵恐慌乃至崩潰。
然而,如今體力消耗巨大的斯巴達公民重步兵,已經無法做到碾壓前鋒營生力軍的程度,他們平均殺死三個前鋒營士兵,就得被砸死一個。
沒錯,這些前鋒營生力軍都是早有準備,人手一把錘子或斧子等擊打鈍器。
開戰前,李察差不多將新底比斯城內所有的鈍器都搜刮一空,給前鋒營士兵配備。
這些簡陋的鈍器固然沒有專業的狼牙棒和釘頭錘好使,但也足以將鐵殼子裡的斯巴達公民戰士砸得暈頭轉向,只要將斯巴達公民戰士砸倒在地,他就再也別想起來了……
透支體力的斯巴達公民戰士變得十分好砸,一個普通人用力砸準,就能將其撂倒,只需要一下。
列奧尼達眼瞅著混戰在持續,時間拖得越來越久,臉色發狠的扛起斯巴達城邦的戰旗,帶著自己身邊最後的預備隊,也是他的親衛衝上了戰場。
因為列奧尼達知道,他留下的殿後部隊拖不了太久,一旦混戰持續時間過長,不光斯巴達公民戰士最後的體力會消耗殆盡,敵人的後援部隊也會堵截上來。
實際上,突圍的斯巴達本部主力,接連被西亞自由軍的生力軍堵截,就是因為前面的生力軍與敵軍混戰,為其他方向的生力軍趕過來佈陣拖延了時間。
最先趕過來的是人數最少的女營,然後是輕裝的最後一個前鋒營萬人隊。
至於列奧尼達遇到的第一個前鋒營萬人隊,則是原本堵截在這個方向的包圍軍隊。
列奧尼達親自扛著代表身份的斯巴達戰旗加入戰局,頓時給疲憊不堪的斯巴達公民戰士打了一股強心劑。
至於邊民僱傭兵,此時早已喪失戰鬥力,到處亂竄找尋空隙跑路,甚至還有當場跪地投降的。
只不過殺紅了眼的前鋒營官兵沒有心思接受俘虜,把跪地投降的邊民僱傭兵都一起砍了。
自古以來,統帥親自上陣都能極大的增幅己方士氣,而士氣就是戰爭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至少在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戰場上,只要士氣足夠多,都能堅持戰鬥下去,突破敵人的戰線。
列奧尼達的目標很快達成,前鋒營終歸只是西亞自由軍中的炮灰部隊,哪怕他們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仍然被列奧尼達親自帶領的斯巴達本部主力衝散。
列奧尼達氣喘吁吁看著潰散而逃的黃巾賊,艱難的向前挪動腳步,他掃視四周,發現很多斯巴達公民戰士都躺倒在地上。
這時候別說是突圍了,站起來對這些斯巴達公民戰士來說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然而,列奧尼達又不能將這些斯巴達公民拋棄獨自離開,只能坐在一塊石頭上一邊喝水一邊恢復體力。
勞累過度的斯巴達公民戰士,甚至沒有心情去對戰場上哀嚎的敵軍傷兵補刀。
不過那些連站起來都做不到的傷兵,一段時間沒人照顧後,就會因為感染或流血過多而死。
“黃巾賊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讓大家儘量從地上起來,不行的話就脫掉甲胃!”
“國王陛下,如果脫掉甲胃的話,敵人再出現,我們根本來不及穿戴。”
“那就全部丟掉!”
聽到命令的斯巴達將官震驚的看著列奧尼達,不解道:“那我們拿什麼跟敵人戰鬥?
沒有甲胃,我們的同胞很容易就會被殺死。”
“等到敵人主力上來了,我們即便穿著甲胃,又有多少力氣去繼續打仗?”
“那也比放棄甲胃被敵人屠殺要強!
以我們的戰士現在的體力,即便脫掉甲胃也跑不出太遠,敵人還有騎兵沒有出現,肯定會追上我們!
與其失去甲胃被敵人屠戮,我們寧願多休息一會,等到敵人援軍過來後,繼續將黃巾賊擊潰便是,就如同剛才那場戰鬥一般。
穿戴著自己的甲胃戰死,才是屬於斯巴達人的榮耀,國王陛下!”
列奧尼達看著眼前數名面色堅毅的手下,異口同聲的表態,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第一次發現,斯巴達人的榮耀,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份榮耀很可能讓他全軍覆沒!
列奧尼達這個斯巴達國王終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王,他無法違背大部分斯巴達人的意志,讓他們脫掉甲胃如同喪家之犬一般潰逃。
那不夠斯巴達!
於是,在斯巴達戰士的休息中,一群步伐整齊,全身重甲的希臘重步兵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沒想到,這一次出現的竟然是新底比斯城的希臘叛逆。”
列奧尼達目光澹漠的看著逐漸接近的數千名希臘重步兵,那是西亞自由軍的希臘營。
這也是除了李察親領的虎賁營和破陣營本部和跟隨本部的健銳營外,最後一支原本包圍斯巴達本部精銳的兵團。
列奧尼達突圍的方向剛好是李察所在的反方向,再加上李察身邊的破陣營、健銳營、虎賁營有斯巴達殿後部隊阻攔,所以理論上李察本部的精銳抵達的時間應該是最晚的。
至於其他方向包圍斯巴達本部精銳的西亞自由軍,早在列奧尼達開始突圍的時候,就紛紛朝列奧尼達所部方向移動。
希臘營來的最晚,倒不是因為他們故意拖延,希臘營中的百夫長以上職務,都是李察的夥伴擔任,指揮權牢牢掌控在李察手中,不會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
希臘營最後一個抵達,主要是因為希臘營全員重步兵,他們還沒有輔兵幫著馱運重甲,希臘營只有跟隨西亞自由軍全軍行進的時候,才能把自己的甲胃交給前鋒營充當的輜重隊。
此時前鋒營一個接一個被打崩,自然沒人會給希臘營打下手,所以希臘營的重步兵只能自己穿著重甲亦步亦趨的趕路。
幸好戰場距離不遠,否則希臘營的重步兵光是趕路就能把體力耗盡。
希臘營的鉚釘鐵質板甲可不輕,再加上其他武器,走得再慢,也是有體力消耗的。
所以,為了保持巔峰戰力,希臘重步兵都是走走停停。
希臘營看到屍山血海的戰場邊緣,一群斯巴達人躺倒在地紛紛起身後,迅速展開作戰隊形。
休息了一段時間的斯巴達公民戰士,也不再是走不動道的狀態,強韌的意志力讓他們在希臘營發起進攻之前,完成了陣列集結。
很快,希臘營和斯巴達人就進行了經典的希臘重步兵方陣的對撞。
此時的列奧尼達本部中,已經沒有邊民僱傭兵了,邊民僱傭兵不是逃跑就是被斬殺。
那些邊民僱傭兵可沒有什麼斯巴達榮耀感,一個個都把甲胃乃至武器丟掉跑路,不少人甚至光著上半身,只穿了一條白色褲頭,輕裝逃跑。
唯一不會被邊民僱傭兵丟掉的,只有他們的錢袋子了。
至於這般輕裝跑路的邊民僱傭兵會不會被劫匪攔住,那就不是戰場上逃出生天的邊民僱傭兵能考慮到的事情了。
折損了全部邊民僱傭兵,又陣亡了不少斯巴達公民戰士的斯巴達本部,此時兵力還不如對面的希臘重步兵。
而且希臘重步兵氣勢高昂,斯巴達本部的慘狀歷歷在目,他們怎麼可能沒有士氣?
痛打落水狗的事情,是個人就願意做!
尤其是在戰場上!
等到希臘重步兵發起進攻的時候,不少斯巴達公民重步兵尷尬的發現,他們手裡竟然只剩下一根標槍,這還是他們順手從戰場上撿起來的。
結果,在標槍投擲中,斯巴達公民戰士吃了大虧!
整個陣型被密密麻麻的希臘標槍射得到處都是缺口。
然後被希臘重步兵挺著盾矛狠狠的穿插進來,一個照面的功夫,以堅韌著稱的斯巴達軍陣竟然險些被鑿穿!
列奧尼達滿懷死志,故技重施扛著戰旗衝殺到第一線,對希臘重步兵造成了不菲的殺傷。
比起當官的帶頭衝鋒的斯巴達陣營,希臘營這面就很現實了,百夫長以上的軍官一個都沒有踏上戰場,全都呆在後排進行‘指揮督戰’。
這些人都是李察的夥伴,李察早就下過命令,到了戰場上他們要驅使手下的希臘人先去送死,自己呆在安全的後排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