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朱玉蓮有沒有學過什麼心理學,也不管洪巧英和譚春海到底是藏著什麼心思,總之藉著譚春海這一件事情,朱玉蓮的身份終於也被定了下來,正式的也成為了張靖眾女友中的一員。

而張靖的最終之所以還是應下了朱玉蓮,卻並不完全是因為林道城的那什麼相面之術,而是因為著張靖早已想到了那最終的結局。

張靖的心裡其實很清楚,自從胡容花把朱玉蓮交到了自己手裡的那天起,自己跟朱玉蓮的事情,不管自己願意還是不願意,其實就已經是騎虎難下了,已經很難再丟開自己的爪子。

胡容花是一個彪悍霸道很不講理的悍婦,她把朱玉蓮送到自己的家裡,明著是打著怕人報復這一名義,但是暗地裡,胡容花其實早就藏有要把朱玉蓮嫁入張府的心思,而朱玉蓮一旦進了張家的門,張靖就已經是有口難辯,很難以再給推脫掉朱玉蓮這個女人。

這不僅僅是因為胡容花的霸道和彪悍,也是因為柳子灣居民們的那種很淳樸的民風。

跟很多城市的曾經是一樣,柳子灣衚衕在以前,其實也是屬於東海市的城市邊緣。

說得通俗點,就是說柳子灣衚衕這一地塊,曾經就是東海市的偏遠郊區。

因為屬於城郊,而且還是有些偏遠的城郊,原先村莊里居住的人口就很有限的很,而漸居漸多的居民,大多數都是屬於更偏遠地區的農民為了向城市靠攏,於是在這尋親託友找關係,自己買地蓋房漸漸聚集起來的。

也就是說柳子灣大多數的居民們,大多數並算不得是真正的東海城區人,而是各地農村遷移過來的外來戶口,在這塊寬闊的土地上漸漸聚集起來的。

可以說,這是一塊由一些外來的人口聚集起來的新型村莊,既有東海市的本地人,也有更偏遠山區的農名遷移過來,甚至還有外市外省的入贅戶,總之這只是一群算不得是真正東海人的新東海人。

每座城市都有著並不相同的落戶政策,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和演變,這些來這買地建房已經落戶的新東海人,漸漸的就都已經融入了東海,早已都由外地人口,已經變成了真正的東海人。

社會在發展,城市也在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發展的腳步更加的加快了許多,而東海因為地處沿海,屬於改革的前沿陣地,城市的規模更是越變就越大,早已成為了居於一線的大都市,柳子灣衚衕這一片區,也早已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也被包圍進了城市的懷抱之中,已經成為了城市裡的城中村。

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城市,其實都有著並不相同的落戶政策,很多現在已經不再可能的事情,在某個時候某些城市,卻又完全又有可能,而那些有頭腦有慧眼的能夠做下了這種選擇和決策的人,也確實隨著這城市的不斷發展,就早已經真正的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東海人。

甚至能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就一樣也能領到一筆非常不菲的拆遷補償款。

只是戶口上的身份確實變了,城市也確實越變越大了,但是柳子灣這一片的居民們在房屋還沒被拆遷之前,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卻並沒有改變,雖然被稱作柳子灣衚衕,但是村莊的形式卻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就依然還保留著當初那差不多的原始面貌,

不僅是村莊的面貌沒有多大改變,就連淳樸的民風其實也同樣改變不多。

柳子灣衚衕裡的居民們,大多數都是農村遷移過來的,柳子灣這一地塊,原先的居民其實也是農民,雖然城市在發展,但是柳子灣衚衕這一片居民們的生活,就依然還跟大多數的農村是一樣,還依然保留著遠古以來的那很淳樸的民風。

農村人的生活不同於城市,大多數都是些喜歡捧著飯碗走門串戶的人,李家屋裡夾一塊鹹肉,張家屋裡喝上一口湯,鄉鄰間是互相往來其樂融融,甚至能連遠隔十里八鄉的人,大家也都能相互認識,不像是城裡的人,回到了家裡就大門一關,門對門的住著對面都已經住了好多年,但是相互間卻依舊彼此不來往。

也就因為農村人的這一習俗,哪家有個家長裡短,或是有個什麼恩怨是非,不僅瞬間就能傳得家喻戶曉,人們也會自覺的論起長短判起是非。

柳子灣衚衕是一個大村莊,別看村莊大,確實很多人並不相互都認識,但是隻要有個什麼風吹草動,一樣還是能驚動了整個柳子灣,就像張靖那回在柳子灣整出的動靜,其實沒到一刻鐘,就早已傳遍了整個柳子灣。而此時的張靖,此時也早已成為了整個柳子灣的大名人。

還不光是張靖,就連張海山和張母,也早已成為了柳子灣人人皆知的大名人。

國人都愛講究個臉面,張靖的父母就更是如此,而女人跟男人本就有所不同,天生就有著可以博人同情的成分,一旦真落下了某種口實,就算張靖確實可以推脫責任可以當那陳世美,但是張海山和張母,卻絕對會忍受不住鄉鄰的議論和鄙視。

還更加會受不了彪悍霸道的胡容花那沒完沒了的折騰。

總之一點,無論張靖最終能找到什麼的籍口,只要他真敢拒絕了朱玉蓮的嫁入張府,胡容花都不可能會輕饒了張靖,也肯定會是不依不饒會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到時候別說張海山和張母會忍無可忍,張靖也一樣會沒有臉面再見那些鄉里鄉親。

當初想的過於天真沒給想的太深,那是因為當時眼光的侷限,沒能想到那後來的結果和影響,其實也有一半的幻想是寄希望於了朱玉蓮的身上,以為朱玉蓮肯定能夠理解,不會對自己真起心思,卻沒想到朱玉蓮竟也早抱有了同一樣的心思。

朱玉蓮不僅是一個漂亮執著的女人,更是一個膽大不怕事而且還很有心計的女人,既然她已經也有著這份心,而且在林道城的電話之後更加堅定了這份心思,也早晚必須得接受,那不如就乾脆的也應承了下來?

一步錯,步步錯,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就像是強女幹,既然拒絕不了,還不如愉快的試著去適應……

其實也是水到渠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