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決定接納賽罕部,但具體的接納條件仍然需要雙方的使臣進行商議確定。朝廷的使臣經過充分準備後,在臨行之前,按照始皇帝的旨意,來到了喬松的府邸。這位使臣並非他人,而是滿頭白髮、精神矍鑠的頓弱。

近年來,頓弱幾乎已退居二線,在太學學宮中的縱橫學院擔任了個閒職,過著悠閒的晚年生活。然而,當得知這次出使賽罕的任務時,他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希望能為大秦清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此時,喬松正在與一群心腹商討今年的軍隊換防計劃。作為太尉,這本來就是他的職責所在,即使始皇帝沒有特別指示,他也會全力以赴完成這項工作。突然,下人來報說頓弱來訪,喬松心中不禁一驚,立刻囑咐其他人繼續討論,自已則匆忙起身前往迎接。

……

茶室裡瀰漫著嫋嫋茶香,隱約可見一個挺拔如青松般的身影。

喬松加快腳步走進茶室,郎笑著道:“老大人何時來的咸陽,本宮竟然一點訊息都沒收到,真是怠慢了!”

頓弱當即便要起身,向喬松行禮。

“唉~~~慢來,慢來!”喬松雙手虛按,示意頓弱不必起身,落座之後,便又親切的詢問道:“老大人近來身體可還好?”

“有勞殿下關心,能吃能睡!”頓弱拍了拍胸腔,很是風趣的回答道。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喬松笑哈哈的點了點頭,旋即有些黯然傷神的道:“自從姚上卿(姚賈)逝世之後,我大秦往來各國的大才,便只有老大人了,您可得好好照顧自已的身體啊。”

提起姚賈,頓弱也有些嘆息。

老姚賈為大秦奔波了一輩子,但好在最後還是看到了大秦一統,此生也算是實現了抱負。可惜,老姚賈沒有福分吶,看不到今日的大秦了。

兩人寒暄了兩句,喬松主動詢問起了頓弱來咸陽的目的:“老大人此番入咸陽,可是有何教授喬松的?”

頓弱整理了一下衣衫,起身一禮,正色道:“殿下,老臣是奉了始皇帝的命令,此番率隊出使漠北賽罕部的。”

“什麼?!”喬松臉色微變,險些驚得站了起來。反應過來之後,他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憤怒的道:“這是誰舉薦的,簡直是荒唐!”

老頓弱早年間為趙臣,就受了郭開的排擠,還被其折磨了一番,留下了病根。只是,當時的他還年輕,扛得住罷了。後來,代表大秦來往各國,旅途勞頓,再加上餐風露宿,如今年紀大了,各種毛病便都找上門來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人才培養,醫家在咸陽開設的醫院兩年前開始營業。而這醫院也會定期給朝中的功臣進行體檢,最後的醫案會匯總到太醫院專門的醫案署管理。而頓弱的那份醫案,關注度一直是最高的。

喬松偶爾也會翻閱一番,以示重視,因此很清楚頓弱的身體有多糟糕。

賽罕部遠在漠北,一路奔波,哪裡受得了?

頓弱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殿下莫非以為,老臣不能勝任此番出使?”

“老大人的能力,喬松自然是知曉的。”喬松沉著臉解釋了起來:“可喬松擔憂的,卻是老大人的身體。此番出使賽罕不比以往,沿途不僅路途遙遠,且苦寒難耐。老大人這身體,可怎麼吃得消啊!”說到這裡,喬松當即起身就要往外走:“不行,本宮得去秉明父皇,換一個人。老大人為我大秦操勞一生,正該頤養天年,豈能再為此事奔波!”

“殿下且慢!”頓弱連忙攔住了喬松,無奈的道:“殿下誤會了,此番是臣自薦的,與他人無關。”

已經走出好幾步的喬松頓時回過了頭,詫異的看向了頓弱。

“殿下關切之心,臣倍感榮幸。然,殿下卻不知,此番乃是臣想去的。”

“為何?”

“殿下有所不知,使臣所存在的意義,便在於往來各國,斡旋其中。大秦一統天下之後,天下再不分彼此,臣等自該功成身退。這一點,不僅是臣這麼想,當年的老姚賈也是這個想法。

然,臣在太學之中,擔任縱橫學宮講習,面對一群學子,卻不知該教授些什麼。習得縱橫術,卻無處施展。

可如今卻不一樣啦,帝國需要我等出使他國。在帝國之外,還有更多的國度。這說明,我等一身所學,還是有用的。

臣又豈能坐視不理呢?”

聽著頓弱這跌宕起伏的話語,喬松不由得一陣的沉默。

“此番,臣出使賽罕部,是為了帝國,也是為了自已,還是為了學宮中的諸位學子。還請,殿下成全!”頓弱彎下了腰,再度行了一禮。

喬松沉默半天,方才問道:“老大人,這一去,可就不知能否回來了。”

“為國奔波,便是埋骨他鄉,又有何妨!”頓弱灑然道。

看對方如此堅定,喬松重重的嘆了口氣。罷了,有什麼理由,去阻止一個想要實現自已一腔抱負的老人呢?

“既然老大人如此堅持,那麼喬松也不好再說什麼。”說到這裡,喬松語氣一轉,道:“不過,此番喬松卻要給老大人手下塞兩個人。”

“哦?”

“來人,去將酈食其和陸賈兩位先生請來。”

門外的侍女聞言匆匆離去,前去請人了。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一老一少兩個人便來到了茶室之中。老者看起來比頓弱年輕那麼一點點,有一種老學究的氣度。而年輕人從面相上來看,約莫三十來歲,一雙活泛的眼睛中滿是狡黠的光芒。

此二人乃是幾年前藉著詞典一事,投身到喬松這位太子門下的。

喬松查了一番,便發現自已撿到寶了。

酈食其和陸賈都是歷史上漢高祖劉邦手下傑出的外交家,尤其是酈食其,不僅僅頗具辯才,更是劉邦發家之際最重要的謀士之一,協助劉邦起家,幫他攻入了關中。

酈食其自幼家貧落魄,愛好讀書,擔任陳留門吏,孤傲不馴。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天,得知陳勝和項梁相繼起兵,隱匿不出,靜觀時局發展。

劉邦攻打陳留時,率眾跟隨,獻計攻克陳留縣和貢獻大批軍糧,封為廣野君,常常馳使諸侯。

入關期間出面勸降秦國守將,輔佐劉邦攻破武關,率先攻破咸陽,滅亡秦朝。

楚漢相爭時期,建議奪取滎陽,佔據敖倉,奪取有利據點和糧食補給,為日後逆轉形勢、反敗為勝奠定基礎。後來奉命出使齊國,勸齊王田廣以七十餘城歸順。

可惜後來因韓信爭功之舉,被齊王烹殺。

而陸賈也不差,在漢朝建立前後,陸賈兩次出使南越國,成功說服趙佗臣服大漢‌。使得漢朝南疆安定,可謂是功不可沒。

喬松向頓弱介紹了一番二人,當然二人現如今的功績自然是沒有的,可一身才學做不得假。尤其是在喬松門下接觸了許多新的知識,更是頗有才幹。

三人一番交談,頓弱很是驚訝的發現,這兩人還真適合做大行(即外交家)。

而兩人對於名仕頓弱的名頭,也是如雷貫耳。相比起他們毫無寸功,頓弱可謂是已經走到了大行的巔峰,算是他們的老前輩了。

因此,二人對於頓弱都是一副虛心求教的態度,並未恃才傲物。

喬松對三人面授機宜,告訴了他們此番前往談判的目標和底線。

並且,喬松告訴了他們出了大秦,和羅網聯絡的方法,以獲取足夠的情報支援和與帝國聯絡的渠道,以防出了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聯絡到帝國。

等一切交代完,喬松親自將頓弱送出了門。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喬松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秦能有今天,不僅僅是因為始皇帝,還因為有這樣一群甘願為心中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人,今日的頓弱是如此,昔日的姚賈,呂不韋,白起,張儀,商君……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