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子,陛下忙於政務,無暇分心。世子手中的吃食,交給奴婢即可,何苦非要在這炎炎烈日下暴曬呢?

萬一曬傷了世子,奴婢們可擔當不起這個責任啊。”

趙高站在臺階之上,語氣恭敬的道。

“中車府令,本世子帶來的食物可是胡地特產,只有親自交到父皇手中,才能彰顯我的一片赤誠之心。”那人一臉倔強,毫不示弱地回應道。他瞪了一眼趙高,接著說道:“而且,本世子清楚得很,每次送來的食物,第一個品嚐的總是你們這些下人。我是獻給父皇的,可不是給你們這些奴才享用的!”

“小十八,你什麼時候變得如此無禮了?!”就在這時,一個威嚴的聲音傳來,正是喬松。

趙高和那人同時抬頭望去,看到喬松後,兩人的臉色瞬間起了變化。

“二……二哥?!”那人結結巴巴地喊了一聲。

“奴婢趙高,拜見殿下,見過二位先生。”趙高趕忙行禮參見。

韓非此時方才看清,和趙高站在一起的是一個長相還有些稚嫩的半大小子,只是個子比較高,他才錯認為了成年人。

不過,聽稱呼,這似乎是十八世子?

喬松嗯了一聲,看著胡亥斥責道:“中車府令乃是父皇身邊近臣,是誰教你的如此折辱他!當真是沒一點兒規矩!”

胡亥心中一慌,但還是梗著脖子說道:“二哥,我,我是來給父皇送冰飲的。他們喝了,父皇怎麼辦?難不成,讓父皇喝他們剩下的?”

喬松聞言臉色更黑,指著那碗冰飲呵斥道:“胡說八道!為皇帝檢查食物,乃是他們分內之事。說白了,便是以自已的性命來保護皇帝。

此等大義,我等身為子女的感謝尚且來不及,你怎敢瞧之不起!”

“二哥,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喬松眼神陡然凌厲了起來。

胡亥臉上浮現起了一絲不甘,但礙於身份,還是老老實實的領了令。

“將東西留下,回自已宮裡去,將尚書抄寫一遍,送到我府上。眼看著明年就要出宮獨居了,性子還是如此軟弱,如何像我嬴氏子孫!”

“是,臣弟告退。”胡亥低著頭,語氣充滿了不甘和憤怒,但又不敢表露出來,只能應道。他氣憤的將手裡的冰鑑一把塞給了趙高,然後怒氣衝衝的就走了,邊走還邊小聲地罵罵咧咧:“父皇只不過下了旨,還沒冊封呢,就開始鼻孔裡看人了!你要真坐到那個位置上,還有我們這些兄弟的活路嗎!”

可惜,胡亥不知道的是,在場的除了韓非這個外掛怪之外,內功修為都不低,聽的清清楚楚的。

趙高臉色一僵,連忙低下頭。

張良則是看了一眼胡亥的背影,默默的收回了視線:言行舉止輕佻無端,所行所為易為情緒所控制,絲毫不顧影響。這位十八世子,還真不是賢德之相。

“呵……”喬松哂笑了一聲,沒有回話。

胡亥的母親,是小賽罕搶來送給始皇帝的。

起初喬松沒有在意,可真當胡亥擠掉了不知道哪個兄弟, 出生並被始皇帝命名之後,喬松就恨不得掐死小賽罕那個混賬。

至於對胡亥,那不好意思,喬松是真提不起半分好感。年紀還小的時候,就被喬松逮到過,當時這小子將一個宮女推下了水,看著對方在水裡掙扎,自已卻在一邊嘻嘻哈哈。

那可是深秋啊,天氣已經冷下來了。

然後,這小子就被喬松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險些把腿打斷。從那之後,胡亥就變得性子陰沉了。

“殿下,奴婢們乃是卑賤之人,您又何苦為了我等,壞了兄弟間的情誼呢。”趙高忍不住勸了一句,但是真下意識的,還是假的就只有他自已知道了。

喬松冷哼了一聲,方才將視線收回來,重新看向了趙高:“中車府令何須如此自賤。

對錯與否,自在人心。

倘若因身份高低,便無視了對錯。這豈不是亂了法度?

本君倒是要代小十八向中車府令致歉,還望中車府令莫要將此事放在心上。”

“萬萬不可,殿下折煞奴婢了。”趙高連忙閃身,旋即跪在了地上,硬是不敢受喬松的禮。

喬松只好作罷,詢問了一番,獲得始皇帝允許之後,方才帶著胡亥的冰鑑和韓非他們一塊兒入了大殿。

嬴政見到喬松帶著東西,便詢問了一番,得知事情經過,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不過,他也沒說什麼。

畢竟長兄如父,他那麼多孩子,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喬松這個兄長遇到了,要教訓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這小十八……

嬴政沉思了一陣,問道:“朕聽說,你的那些兄弟要陸續返回咸陽。到時,你打算怎麼做?”

“回父皇,兒臣以為,將其虛封,以示地位尊崇。

有才德者,可放之地方,虛封改為實封,與其他諸侯一樣。有德無才者,可留於京中,留一清閒官職便可以了。有才無德與那無德無才者……”說到這裡,喬松眼中閃過了一抹冷意:“便富貴一生也就是了。”

聽到這話的韓非很是意外,他還以為小師弟會將諸位公子都趕去邊遠地區呢。

嬴政思考了一下,意味深長的道:“才德二字,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評斷的。”

“兒臣明白。”

“好了,此事便到此為止吧。”始皇帝結束了這個話題,然後將幾人叫到了跟前,開始了正題:“還是繼續說說分封的事情。”

“兒臣遵旨。”

分封自然要照顧到方方面面,但總的來說,主要分為三個派系——即宗室,文臣,武將。

簡單翻譯一下,便是血脈,文治,和武功。

但是,大秦的勳爵不是那麼好拿的,要有實打實的功勞。所以,宗室那裡會封,但會砍掉很大一部分混吃等死的人。

武將這裡也好說,有實打實的軍功策為準,一場仗下來,誰立了多少功,記得很清楚;麻煩的便是文臣這裡,文治這個事兒吧,不太好算,所以喬松推給了老爹。

嬴政也沒拒絕,算是一個教子的機會。

畢竟,這個兒子在一些細節處理上的確不太夠完善。

一群人商談了很久,期間李斯也來了,加入了其中。

……

分封一事在有序推進,經由各方考慮,名單才會確定下來,而其他事情也不會停止。

經由喬松之前吩咐的,軍中人員調整逐漸接近了尾聲,凡是兄弟,不允許在同一軍中。

王翦和各軍將領親自看著,將此事處理完之後,便來到喬松這裡交還將令了。

喬松將結果翻看了一下,很是滿意。

這樣一來,既避免了郿縣那老者悲劇的產生,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抑制軍中產生小團體的情況。

“有勞王老將軍了。”喬松將手中卷宗放了下來,語氣誠懇的道。

“分內之事。”王翦回了句,然後道:“殿下,老臣有一事相求。”

“將軍這是做什麼……”喬松很是意外,連忙將王翦扶了起來,不讓他彎下腰:“將軍戎馬一生,為國操勞,有什麼事直說便是,喬松能做到的一定不會拒絕。”

王翦嘴唇動了動,臉上浮現出了一個疲憊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