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他們的待遇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透過九品十八級的制度,由低至高逐步提升。每一品級的官員都設有一個基準薪俸標準,接著會依據具體的官職以及官員個人狀況等要素給予適當的加成,從而確定每位官員的俸祿金額。

例如,一個正三品的郡守,其每年的薪俸為兩千金。然而,如果這位官員還享有爵位,那麼就需要將勳爵的薪俸納入其中,並且還要考慮其他可能的津貼,這樣才能算出郡守一年的全部薪俸。

大家都聽得十分仔細,大管家蕭何則在一旁默默地計算著,臉上浮現出深深的憂慮,但他並沒有出聲。

喬松對此毫無察覺,繼續專心解答其他人的疑問。

在對行政、司法和監察三個體系有了初步認識之後,接下來的焦點便是軍事系統了。

談到軍事,首先要確定兵源獲取的方式,究竟是透過徵兵、募兵、府兵還是其他途徑來招募士兵呢?

如今的大秦,實行的是全面徵兵制。凡國中男子,只要符合身高標準,無一例外都在徵兵之列。一旦戰爭結束,這些士兵便會被遣散,迴歸鄉里,重新投入農耕生活。

然而,喬松有了新的構想。這個世界很大,大秦並不是舉世無敵,面對更廣闊的世界,大秦需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

因此喬松希望改變大秦純粹的徵兵制,轉而採用募兵與徵兵相結合的方式。

喬松估算了一番,新的制度下,帝國需要維持一支六十萬的常備軍。這支常備軍將成為國家的精銳力量,他們是專業的軍人,由帝國提供餉銀,並負擔他們的一切開銷。這些精銳部隊肩負著鎮守地方、戍守邊疆以及對外征戰等重要使命。

為了避免軍隊久而生變,從士兵到千長級別的軍官都將定期進行輪換和平調。更高層次的軍官則分為兩類:一類負責訓練士兵,另一類負責統領軍隊。這些職位都是根據實際需要設立的,平時並不常設。

這些職業軍人必須時刻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因此對參戰人員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年輕、健康且強壯。那些超過年齡限制或不符合條件的人將會被淘汰出局。

但是,從軍中因超齡、傷殘或其他特殊原因退役計程車兵並不會被拋棄。相反,他們會根據個人意願選擇加入地方衛所,實行屯田,或者回到家鄉參與緝盜工作,成為類似捕快的角色。

衛所的屯田兵承擔著鎮守地方、透過屯田減輕負擔的任務。雖然他們的訓練強度和裝備可能不如常備軍,但他們仍然有一定的訓練任務。在地方出現動亂時,這些二線的屯田兵可以在初期進行鎮壓,至少能拖延時間等待一線大軍回援。

而且,如果遇到超出帝國承受能力的戰爭,這些衛所的屯田兵還可以迅速轉化為戰鬥力,支援大軍作戰。

陳平將自已之前所看到的內容一五一十地講述給了眾人之後,蕭何只感到一陣頭疼,嘴角忍不住抽搐,似乎想說什麼卻又不好開口。

在喬松的示意下,陳平沒有給蕭何開口的機會,繼續往下說了起來。他詳細地解釋了兵源的來源問題,接著便開始談論起軍隊的具體制度。

大秦之所以能夠崛起,商鞅的軍功爵制可謂是功不可沒。二十等爵位的設定,極大地激發了大秦上下的鬥志,為底層人民提供了一個突破階級的機會。然而,自武安君白起這位“犯規”人物出現後,軍功爵制的威信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封無可封了。

所以大戰之中,王翦心存顧忌。

此外,隨著天下統一,對外戰爭大幅減少,軍功爵制逐漸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因此,軍隊亟需一場變革,以保證帝國的戰爭能力。

在新的體制下,軍隊將由五軍都督府領導。五軍都督府最早設立於明朝,下轄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分別統領京城各衛所和外地各都司衛所。這種制度可以有效地整合軍隊資源,提高指揮效率,增強戰鬥力。

然而喬松所提出的五軍都督府卻並非如此,它被劃分為京、陸、海、空、屯五軍。

其中,京軍承擔著拱衛京師的重任,其職責之重不言而喻,因此被單獨列出。而且喬松打算以強幹弱枝的方式,保證帝國的安穩。

因此,京師會佔據三分之一的兵力。

其他四軍則分別掌控著帝國的陸地、海洋、天空和軍屯領域。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陸軍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畢竟,海空兩軍尚處於新生階段,要想完全發展成熟,恐怕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這個時代某些國家仍停留在使用樹棍兒捅人的原始階段,是否應該使用這些先進武器進行碾壓呢?對此,喬松只能表示呵呵一笑。有強大的武器卻不去利用,非要將自已降低到與敵人同等水平,那得是多麼愚蠢的行為啊!

對待敵人,就應該先狠狠地轟炸一番,再轟炸一次,接著繼續轟炸,直到最後才上前碾壓。

如果能用五個基數的彈藥換取一場勝利,那絕對是物超所值的。

扯得有點遠了,回到正題上來。當前,陸軍都督府下轄著眾多部門,包括作戰、參謀、考功、後勤、運輸、情報和學院等等。雖然海空軍目前規模較小,但它們的設定與陸軍相似。

軍隊內部的升遷權完全由五軍都督府掌控。這是因為喬松透過查閱資料發現了一件事:自從明朝發生土木堡之變後,軍隊的升遷大權落入了兵部手中,從此明朝重蹈宋朝以文制武的覆轍。

因此,喬松決心確保文武分治,絕不讓任何一方佔據上風。

在這個制度框架下,對於那些功績卓著的老將們,喬松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授予他們榮譽軍銜,讓他們退居二線,並進入學院擔任教官,這一提議也順理成章地被提了出來。

對於軍隊的改制,其他幾人聽得很認真,但卻沒人提意見。因為,幾人都有些心存忌憚,軍隊太敏感了。

嬴政沒有說話,依舊端正的坐在那裡,思索著軍隊的問題。

誠然,自家逆子這個改制很不錯。比起現行的徵兵制要完善很多,可問題多啊。

嬴政的視線放在了其他幾人身上:“你們幾人有何看法?”

蕭何苦笑了一下,很是為難的看了眼自家君上。

喬松似乎察覺到了蕭何的目光,語重心長的道:“蕭卿,還有在座的三位。

今日本君和父皇將各位召來,便是為了商討帝國的未來,透過我等之手,營造一個新的時代。

此時能發現這些政策中的一些錯漏,未來便能夠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損失。

諸位當知,以天下之大,我等高居廟堂之輩一句話,便可引起天翻地覆的變化。正如覆水難收,話一旦說出去,想要收回來,可就千難萬難了。

所以,各位要記住。今日之言,關乎帝國安危,關乎萬千百姓的生死。

知而不言,非為臣之道。”

蕭何臉上露出了一絲慚愧,向嬴政和喬松父子二人拱了拱手:“君上,臣的確有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