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年八月,秦國與齊國聯手,分三路大軍伐楚。楚王聞之,心生震怖,命令尹李園朝覲秦王,割楚國三百里之土求和,事乃畢。

同年十月,秦王嬴政率文武百官於雍城舉行秋收大典,祭拜九鼎。

……

十一月,一番波折,喬松這一圈六國之旅終於是結束了,再度看到了咸陽的城牆。

臨淄拜訪齊王很是順利,只不過離開的時候,齊王派出了使者前來隨他一併入秦,與秦國重申盟好。此舉,也是為了震懾楚國。

所以此行,喬松是和齊使一塊來的。

在咸陽城外的渭水渡口,喬松和齊使下了船。渡口已經被戒嚴,丞相王綰和李斯正在等著。

此時有齊使在,自然是齊使優先。二人先見過了齊使,然後由王綰將齊使帶走去驛館下榻。而李斯放慢了一步,見喬松。

兩人見了禮。

李斯便道:“公子此行楚國,一路辛苦。”

“辛苦倒不怎麼辛苦,就是差點兒把命都丟了。”喬松很隨意的回了一句。

“楚人狂悖無禮,讓公子受驚了。”

喬松淡淡一笑:“罷了,能為我大秦換回來三百里土地,也算是值得了。對了,楚人那令尹呢?”

“簽了如此盟約,他哪還有臉留在咸陽,早就走了。”

“跑的倒挺快。”說到這裡,喬松向後面揮了揮手,蕭何和曹參兩人便上來了。

李斯臉上有些訝異,這兩人是。

喬松道:“這是本公子此次遊歷遇到的兩個大才,幫本公子調教兩天如何?”

李斯臉上露出了一個為難的表情:“公子,這國朝用人,自有法度,臣實在是不能做主啊。”

喬松一聽,便知道李斯誤會了,於是便道:“沒讓你給他們兩個官職,就當你手底下的吏員用。多教教他們,這二人本公子日後有大用。”

在古代,官和吏是兩個層級的東西。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個是入了編的,一個則是臨時工。所以,吏員對於李斯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甚至本身就在他的權責之內。

李斯這才鬆了口氣:“願為公子分憂。”

“咱們可提前說好了,人是本公子的。廷尉大人別到時候覺得用著太順手,不放人吶。”

李斯苦笑的搖了搖頭:“公子說笑了。”

“哈哈哈哈……”喬松大笑了一陣,向二人道:“你二人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趕緊見過廷尉大人。”

“見過廷尉大人。”蕭何曹參二人連忙參見。

這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一個大驚喜。沒想到,竟然有直接到九卿之一的廷尉府參政的機會。這對常人來說,可是夢寐以求啊。

二人心中分外感動,對自家公子的能力也有了一個認知。

“二位不必多禮。”李斯讓二人起來。

一行人上了馬車,喬松便向李斯打聽起了咸陽的近況。李斯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也是秦王派他來的意思,畢竟如今的李斯因功擢升廷尉一職,位列九卿,平日裡也是非常忙的,哪有時間特意出咸陽迎接。

……

再一次步入這章臺宮,喬松心中總是感慨萬千。無論什麼時候來這裡,父王好像總是在伏案奮筆疾書。有時候,喬松都在想,自已那麼累死累活的為了那個位置真的值得嗎?

畢竟,只要依靠自已的腦子,在關鍵時候保下大哥扶蘇,他也就可以躺平一生。

可現在把自已逼成這樣,和父王一樣,一天只睡兩個時辰,年紀輕輕不到五十就累垮了身體,又何必呢?

“你不進來,站在那裡幹什麼呢?是等著寡人給你行禮嗎?”

一道聲音鑽入了喬松耳中,頓時嚇得他一激靈,連忙上前行禮:“兒臣參見父王。”

嬴政收回了目光,低下了頭,嘴角微微上揚:這臭小子,出去一圈真是能夠鬧的。

唉?

怎麼沒讓我起來呢?

喬松忍不住抬頭,偷偷地瞄了一眼自已老爹。眼看著老爹有抬頭的跡象,又慌忙的低下了頭。這動作,看的周圍的內侍都不禁抿嘴。

嬴政不禁莞爾,隨即又故作嚴肅的道:“此行楚國,可有何感想?”

“感想沒有,差點兒丟了命。兒臣覺得,楚人甚是可惡。”喬松惡狠狠的道。

“只有這些?”

“額,沒了。”

嬴政放下了筆,將手中的奏疏交給了內侍,然後起身站了起來:“此次楚國之行,九鼎之事,你有功。”

“全賴父王之威,不敢稱功。”

對於兒子拍馬屁的話,嬴政並不放在心上,而是語氣一轉:“不過寡人很好奇,那大黿為何就盯著你去泗水的時候負鼎而出?”

一聽這話,喬松額頭的冷汗都快下來了,磕磕巴巴的道:“兒臣,兒臣不知啊。定,定是父王神威遠播海內,那大黿借兒臣之手,將豫州鼎獻於父王。”

在喬松看不見的角度,嬴政嘴角的弧度更加明顯了。

救命啊,父王怎麼突然逮住這一點不放呢?我辣麼大一個鼎都給您了,您就這麼為難兒臣嗎!

喬松低著頭不敢抬起來。

良久,嬴政收斂了微笑:“起來吧。”

“謝父王。”喬松起身,擦了擦額頭。

“寡人就那麼可怕,以至於讓你冷汗涔涔?”

“不,不可怕。”

“嗯?”

“可怕。”

“你說什麼?”

喬松頓時亞麻呆住了,這到底是怎麼回答啊。慌亂之中,喬松無意間瞧見了嬴政嘴角的那一絲戲謔,頓時反應過來了,這是被父王耍了。

心裡有底,喬松頓時鎮定了下來。

一看這小子的反應,嬴政便知曉他明白了,頓感無趣,然後轉身走向了書架。此時這章臺宮中的竹簡已經被全部替換成了紙質的,倒是寬敞了不少。

喬松連忙跟了上去。

嬴政走過一排排書架,一邊尋找,一邊說道:“楚國之行,雖有驚無險,但你也應該從中汲取教訓。”

“父王說的是,楚人權貴敵秦之心,的確不可小覷。”

嬴政瞥了他一眼,冷聲道:“豫州鼎雖然重要,但你是秦國公子,豈能因為一件死物,而枯守待援?便是他楚國真的拿到了豫州鼎,又能如何?

我大秦兵鋒所向,即使狂妄如楚國,還不照樣割土求和?他若真是不給,打到他亡國即是!”

父王聲雖冷,但喬松卻從中感覺到了關心,讓他很是意外。

沉默片刻,喬松道:“兒臣受教。”

嬴政伸出了手,想要摸一摸這個兒子的腦袋,但最終還是忍住了,繼續說道:“楚國一行結束,你這遊歷天下之事也可以結束了,就好好收收心,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吧。”

“兒臣明白。”

此次遊歷天下,看的也夠多了。也是時候回來靜靜心,想想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了。

嬴政抬起頭,視線穿過透明的窗戶,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突然說道:“寡人看此時天色也不早了,你就留下跟寡人用膳吧。”

“是。”

時隔數年,喬松再一次走向了章臺宮中那一張自已的矮桌。

他記得,上一次這樣和父王一起用餐,好像還是自已四歲的時候。在那之後,便再也沒有機會了。此時,嚼著食物,喬松心中不禁動容。

他彷彿透過父王那冷硬的外表下,看到了父王對自已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