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學宮……

昨日送走李斯後,韓非便喝了個通宵。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太學大典的成功,對六國來說是一道催命符,尤其是昨日秦王嬴政祭祖之際所念的祭文,更像是一封對六國的戰書。

這封祭文給秦國的一統天下,冠之以先祖的名義,有了統一的正義性。這對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壞的訊息。自此,秦國統一天下,有了理由。

六國再想以暴秦之名,來指責秦國,就得和秦國人站在同一水平上對罵了。

而祭祀……

想起那一日的沖霄火龍,韓非心裡就很是沉重。

真的是天意嗎?

所以,他喝了個酩酊大醉,喝了個不省人事。

等到喬松從老師那裡離開,前來法家學宮拜訪他的時候,聽到僕役說這傢伙還在睡覺,不由得很是無語。揮手讓僕役下去,告訴對方不用打擾韓非,喬松便帶著雪女和焰靈姬在這小院裡暫歇一會兒。

僕役送來了茶點,隨即便退下去了。

“你們倆也隨意坐吧,此處沒有外人,不必如此守禮了。”

“唯!”

“看不出來,小公子倒還挺關心我們這些卑賤之人的。”

喬松持起茶壺,洗了洗茶杯,隨即給自已倒了杯茶,慢悠悠的說道:“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自已都認為自已卑賤,那就別奢望人家能看得起你。”

焰靈姬吃了個癟,忍不住反唇相譏:“小公子好伶俐的口齒。”

“隨你怎麼認為吧。”喬松端起了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嗯,是太白山的雪水,可惜茶葉差了些味道。”

兩人之間的交鋒讓雪女不禁噗嗤便笑了出來,這妖女每次都在公子這裡吃癟,卻始終不知悔改。

焰靈姬白了她一眼,這個蠢丫頭,是完全陷進去了,已經沒救了。搖了搖頭,焰靈姬便轉身走到了院中幾個零散的石墩上側坐了下來,揉捏起來了自已的小腿。

她沒有內力,一身武功也就比尋常人強上一點兒。這一路上又是騎馬,又是趕路的,腿都快發酸了。

雪女則並未坐下,而是從腰後取出了自已的玉簫,放在了唇間。悠揚的簫音,伴隨著初春的清風在這小院中嗚咽。枝頭的殘雪翩翩飛落,宛如最佳的舞者,舞出一曲最美的舞蹈。

喬松不知不覺的放下了茶杯,以手指叩擊著膝蓋,附和著這簫聲。

不知過了多久,曲音終結,只剩餘音繞樑,經久不息。

便在這時,只聽一道稱讚在三人身後響起。

“韓非何幸,有朝一日竟然能聆聽如此妙音。只是不知,是哪位大家之作?”

喬松神色一動,睜開了眼睛。

雪女向著韓非微微欠身:“些許拙作,不敢當九公子之稱。”

“陽春白雪,曲高而和寡。先生以簫聲演繹白雪之曲,高遠而幽靜。聽聞胡地有一山名為天山,在天山之巔,終年大雪,生機斷絕。然在這等人跡罕至之地,卻孕有一種不世之奇珍,名曰雪蓮,凌寒而獨立,傲霜雪而不屈。倒是與先生頗為相和。”

“雪女乃卑賤之軀,豈能與雪蓮奇珍相媲美。”

“唉……先生……”

“師兄,你這一起來,就對小弟的侍女一番誇讚。這可有失風度啊……”

韓非淡笑著回過了頭,向著喬松微微一禮:“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聽聞此等妙音一時按捺不住,師弟可不能怪我。”

“一別數月,師兄這浪蕩子的性格,還真是一點兒沒變。”喬松搖了搖頭,然後道:“不過有一點,你說的倒是有失偏頗。”

“哦?何意?”

“雪蓮雖然屬於奇珍,但世間卻有不少,而阿雪只有一個。”

韓非怔了一下,看了看喬松,又瞥了眼那邊都快把頭埋到了胸口的雪女,不由得朗笑了起來:“哈哈,好,是在下錯矣。以茶代酒,自罰三杯!”

說著,便一點兒也不客氣的拿起了喬松面前的茶壺,給自已倒了一杯茶一飲而盡。隨即眼睛一亮,又接連兩杯。

“酒醒了?”喬松似笑非笑的問道。

韓非一點兒也沒有被看穿的尷尬,順勢就坐了下來。

喬松揮了揮手,雪女便自行退下去了。而那焰靈姬則是輕哼一聲表示了不滿,這才轉身離開了小院。

“剛才那個女子,是焰靈姬?”韓非詢問道。

“師兄認識?”

“呵,孤身一人闖入韓國王宮,縱火以威逼我王。韓非,又怎能認錯。只是,師弟將這等危險的人留在身邊,就不怕玩火自焚?”

喬松把玩著手中的茶杯,道:“再烈的馬,只要給它套上韁繩,也只能乖乖臣服。”

“好吧,看來是我自討沒趣了。師弟如此做法,倒是頗合秦國之霸道。”韓非又給他倒了一杯酒。

這秦國的柳林醉雖好,可宿醉之後,卻有些難受啊。這茶水茶香淡雅,頗為清冽,倒是適合拿來醒酒。

“我本就是秦國公子,如此有什麼不對嗎?”

韓非微微一頓:“沒什麼不對。只是,師弟為何會入儒家呢?”

“霸道王道,存乎一心而已。對於我來說,哪個有用,就拿來用就是了。”

“額……”韓非臉上露出了一些驚愕,隨即無奈的道:“師弟這回答,倒真是出人意料。”

喬松搖了搖頭,然後說道:“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小弟今日前來,卻是有一事尋求師兄相助。”

“哦?我是韓國公子,師弟是秦國公子,我又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呢?”韓非一臉玩味的道。

雖說韓國如今已經活成了秦國的附庸,可問題是,韓非和韓國那些活在夢裡的傢伙不一樣,並不願意看到秦國安安心心的一統天下。

喬松絲毫沒有在乎韓非口中的玩味,吐出了一個名字:“鄭國!”

韓非握著茶杯的手陡然一緊,沉默半天:“看來,這個忙我還真是非幫不可了。”

喬松舉起了茶杯,笑而不語。

韓非無奈的一笑:“看來,師弟這是吃準了我啊。”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今日是小弟得罪了。改日若有機會,再向師兄賠罪。”

“無妨,鄭國本就是我之好友,他在秦國的遭遇,我也略有耳聞。若能相助一二,也算是我略盡朋友之義了。”

“多謝師兄仗義出手!”

韓非同樣舉起茶杯,二人相敬一禮。

鄭國入秦,乃是當初祖父所施之疲秦之計。為了使秦人信服,修渠一事也並未有任何虛假,而是實實在在的為秦國修渠。

雖說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可的確延緩了秦國攻打六國的步伐。

如今鄭國為間之事暴露,倘若真讓秦國將此事坐實了,修渠中斷不說,盛怒之下的秦國難免會以此為藉口發難。以韓國如今之國力,恐怕旦夕之間就會亡國。

所以,於公於私,鄭國絕不能是韓國間人!

韓非淡笑一聲,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

喬松同樣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喝了個乾淨:雖說韓非出手必然平息了鄭國之事,讓秦國失去了針對韓國的藉口。但此時穩定朝堂內部才是最重要的,小小韓國,騰出手來什麼時候都能收拾。

二人相視一眼,眼中精光一閃,彷彿一切都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