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促進會中最顯赫的鬥爭者是艾阿赫邁德沙·馬蘇德。他從離喀布林不遠的潘傑希爾山谷的強大基地出發,對蘇聯關鍵的補給線造成了持續的威脅。他的塔吉克軍隊擊退了蘇聯的多次猛烈進攻。馬蘇德生於1953年,是領導人、發言人和才華橫溢的戰略家,多年來讓政府失去平衡。他於2001年9月9日被基地組織的間諜暗殺,正好在使美國軍隊捲入衝突的恐怖分子對紐約和華盛頓的襲擊之前。

伊斯蘭促進會的其他傑出司令官包括巴爾赫省的扎比烏拉和赫拉特省的伊斯梅爾·汗。扎比烏拉於1984年被一顆地雷炸死,伊斯蘭促進會成員懷疑是希克馬蒂亞爾的手下製造了這次事件。由於地理因素,伊斯蘭促進會得到的巴基斯坦支援相對較少,可能與其與伊朗的友好關係部分彌補了這個損失。

第四個伊斯蘭主義組織是“解放阿富汗伊斯蘭聯盟”(Islamic Union for the Liberation of Afghanistan)。前教授阿卜杜勒·拉蘇爾·薩亞夫於1980年開始擔任該黨領袖。薩亞夫於1946年出生在一個哈魯提普什圖人家庭,在喀布林大學神學院學習,後來在開羅的愛資哈爾大學與穆斯林兄弟會建立了聯絡。他曾被達伍德監禁至1979年。他的支持者主要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瓦哈比耶(遜尼派原教旨主義運動的支持者),他的政黨也吸引了許多阿拉伯志願者。然而,這個組織並沒有過多捲入戰鬥。

由富有的商人、喀布林精英階層成員賽義德·艾哈邁德·蓋蘭尼領導,屬於傳統主義組織。蓋蘭尼宣稱自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是有權勢的卡迪利亞蘇菲教團的領袖。他的政黨採取相對自由的民族主義路線,在坎大哈周圍和阿富汗南部地區的普什圖人、沿西北邊界的土庫曼人中吸引了大批追隨者。蓋蘭尼對扎希爾的支援疏遠了很多伊斯蘭主義者,幾乎在巴基斯坦或阿拉伯好戰者中沒有支持者。儘管蓋蘭尼奉行溫和的策略,但他沒有從美國手裡得到太多的援助。

由溫和派學者西扎圖拉·穆賈迪迪領導,來自阿富汗主要的蘇菲教團之一“納克什班迪教團”的傑出家族。穆賈迪迪在達伍德執政時期流亡丹麥,逃過了1979年“人民派”對其家族的大規模屠殺。作為一個傳統主義者,他能夠吸引扎希爾殘餘的支持者。和蓋蘭尼的政黨一樣“民族解放陣線”並沒有獲得太多巴基斯坦或阿拉伯國家的支援,同時該黨的戰鬥人員效率較低。

1992年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垮臺後,穆賈迪迪的世系為其贏得了短暫兩個月的阿富汗總統職位。隨後在2003年12月,憲法大會代表選舉他為會議主席。

由毛拉兼教師毛爾維·納比·穆罕默德領導,該組織是另一個傳統主義組織。穆罕默德於1921年出生,是“納克什班迪教團”和其他阿富汗主要的蘇菲教團的傑出的伊斯蘭大家族的一員。該組織的追隨者主要是蘇菲教團成員,同時也獲得了喀布林南部的洛加爾省、赫爾曼德省和北部各地的游擊隊的支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組織因腐敗和捲入倒賣毒品而聲名狼藉,最終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