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這是不是太靡費了?”長孫衝隱晦的指了指桌上的飯菜,小聲的在李信耳邊說道。

李通道:“今日是給你接風,屬於特事特辦,明日就沒有這麼豐富的菜色了。”

作為火頭軍頭子的譚進笑著說道:“孫錄事放心,我第四旅是絕對不會出現超支,對不上賬的情況。”

“姓譚的!你什麼意思?”李少海目光不善的看著譚進,連帶著第三旅其他的軍官們也盯著譚進。

譚進絲毫不以為意,笑著說道:“我就是實話實說,能有什麼意思?”

第三旅的大牲口是全旅最多的,這次就數他們的虧空最多,譚進的話就是在戳李少海的肺管子。

“住口!”李信黑著臉看著譚進,低聲斥責道:“再讓某聽到你唧唧歪歪的,你就給我去養殖場餵豬去!”

“卑職失言。”譚進非常利索的告罪,然後閉嘴坐好。

第四旅全是火頭軍,經常被嘲笑為背黑鍋的。這讓火頭軍頭子譚進很不爽,今天好不容易逮到機會自然要嘴炮一下,只不過嘴炮剛開就被李信給罵了回去。

“開飯!”

吃完飯後,長孫衝就回了值房,他的臨時親兵趙二在一旁給他燒水。

“趙二,咱們團還有養殖場?”長孫衝一邊繼續寫文書,一邊問道。

“沒有。”趙二頭也不抬的說道。

“那校尉怎麼會說有個養殖場?”長孫衝疑惑抬頭。

“養殖場的確有,但是不歸我們管。”趙二抬起頭解釋道。

由於涇陽驃騎勳衛的肉食消耗量巨大,為了保障供應,李楓在請示上級(李二)後,在水源便利的位置蓋了個養殖場,以緩解供應壓力。

然後就有了這個民部出錢,養殖司提供技術指導,兵部出人,具體由涇陽縣負責生產事宜的養殖場。

“原來如此。”長孫衝點了點頭,然後繼續進行書面作業。

過了一會兒,長孫衝再次問道:“對了,趙二,你是不是讀過書?”

“錄事說笑了,小人要是讀的起書何必投軍當一個輔兵呢?”

趙二覺得長孫衝這個問題太沒水平了,這年頭讀的起書的,起碼都是小康之家,有那家庭條件直接當府兵不好麼?

“你沒讀過書怎麼識得字?”長孫衝驚訝的說道。

“有專門的先生教授我等識字、書寫。”

“軍中還有先生?”

“有啊,先生每日晚間都會來教我等一個時辰,每旬還要進行考核,考核不過的會被罰去打掃茅房和馬廄。”趙二一臉“憶往昔歲月稠”的表情說道。

長孫衝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趙二沒少被弄去掃茅房。

“那你今天怎麼沒去學習?”

“嘿嘿!”趙二得意一笑,道:“我已經結業了!不用去上課了。”

“結業?”

“識得三千五百字並能熟練書寫就可以結業了。”

“你學了多久?”

“三個月。”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時間很快就到了戌時(晚上七點)。

長孫衝的文書也寫的差不多了,和趙二說了一聲,他就去找李信了。

“校尉,文書已經寫好了。”長孫衝雙手將文書遞上。

“嗯,孫錄事辛苦了。”李信結果文書,示意長孫衝先坐。

“謝校尉。”

有一說一,長孫衝寫報告的本事還是不錯的。

“孫錄事不愧是讀書人啊,寫的報告就是比那些大老粗們寫的好啊。”

“報告?大佬粗?”正在喝茶的長孫衝愣了一下。

“咱們衛裡管這種文書叫書面報告,大佬粗指的是沒什麼學識的人。”李信稍稍解釋了一下。

“原來如此。”

“這些詞兒都是咱們將軍弄出來的,初來時某也不習慣。等日子長了,聽多了就習慣了。”

李信笑著給長孫衝倒了杯水,笑著說道:“聽王長史說,你是尉遲將軍的遠房親戚?”

“啊?對對對!”長孫衝先是一愣,然後忙不迭的點頭道。

“哈哈,你不用緊張,某就是問問。”

看著李信的“笑臉”,長孫沖決定先溜再說,他起身說道:“校尉,沒有其他事的話,我就先回去了。”

“嗯。回去早點休息吧,明天卯時三刻點卯,莫要誤了時辰。”

“是!”

。。。。。。

“錄事,您還好吧?”趙二扶著長孫衝,一臉關切的問道。

“沒……沒事!”長孫衝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他是怎麼也沒想到,一大早剛點完卯,就要跑十里地,還是披甲跑。也虧得他算是文職,領的是皮甲,這要是披的是鐵甲,他估計肺都能喘出來。

“錄事,不能坐下,您得慢走一會兒,要不容易抽筋。”趙二一邊說,一邊拽著長孫衝往食堂方向走。

長孫衝覺得被人“扶著”是在有損面子,想要掙開趙二的手,但沒什麼卵用。

他的身體素質雖然不錯,可說到底也就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他又不是程處默那種天賦異稟的,比起成年人總是有所不如的。

第三團的早餐吃的還是不錯的,小米粥、胡餅、配上大醬和鹹菜,讓剛跑完十里地的長孫衝胃口大開,大吃了一頓。

吃完飯後,長孫衝去了自己的值房。

為了讓他這個錄事可以快速上手,尉遲寶琳特地派了個錄事參軍過來指導長孫衝,免得他不熟悉情況惹出什麼亂子。

長孫衝雖然覺得尉遲寶琳此舉有看不起自己的意思,但還是跟著錄事參軍認真的學習如何處理軍中事物。

第三團作為涇陽驃騎勳衛府編制最大的團,實際事物比第一第二團加起來都多。

第一第二團日常就是訓練,第三團就不一樣了。

除了日常訓練外,第三團還要負責全勳衛府官兵們的吃喝拉撒,牲口們的吃喝拉撒,各種裝備的維護保養與維修,各種物資的分發,物資儲備,還得管倉庫。

長孫衝好想吐槽:這一個團的事兒,怎麼比四府十二衛還多?

當然,這只是他的錯覺。第三團事情多,是因為李信在尉遲寶琳的授意下,把事情都交給長孫衝了。

這就叫,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