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修煉
道統性專制性刻板性象徵性 三兩米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吃了晚飯,何子落與何鐵錘唸叨了一會馬瑛和小小的事,無非是說她們到涼山沒有,吃得慣不,想家沒有,天氣陰冷加沒加衣服之類。
這些事往往是越說越牽掛,越聊越思愁,看何鐵錘眼眶都紅了,何子落心中發酸,起身回了房。
現在他對修真之事是興致勃勃,這事對他來說新鮮、神奇和嚮往。
點了油燈,盤坐床頭,從懷中摸出秘籍輕輕翻頁。
原來認為師父傳的是假秘籍,把秘籍視為破履,床上桌上隨意丟放。
現在秘籍露出真面目,理所當然視之為珍笈,惜之為寶典,貼懷珍藏。
他又把練氣篇複習一遍,合上秘籍,閉目養神練習起來。
全身放鬆,排念清心,意守丹田,熱感自生。
接法門用意念左三圈右三圈反覆轉動丹田的熱流,慢慢丹田中好似形成了一團溼潤圓滑的氣狀球體。
隨著丹田的轉動,感覺周圍點點滴滴清新的氣狀物聚攏過來,從手心、腳心及頭頂百會吸入身體,沉入丹田。
這定是師父生前常說的靈氣了!
這大自然空氣中靈氣是很稀薄的,但一些天生地養的靈草、靈果、靈藥等靈物飽含靈氣,還有自然界中在特定的條件孕育凝結而成的靈石,也是含有大量靈氣,這些都是讓修士們趨之若鶩的資源。
師父生前很窮,偶爾從山林中尋到一塊黃精、人參或其他靈草靈藥,就熬成湯藥,分給弟子們滋補身體。
那時師父很期望有靈石用來修煉,可一塊下品靈石要一百兩,哪有銀子去買?
所以他一生中基本是守著孤燈獨自打坐,靠著吸收空氣中稀少零碎的靈氣來練功,練的又是一套遮人耳目的假心法,居然也能練到練氣第四層,靠的是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何子落剛穿過來時心底有些看不起這個便宜師父,但現在知道了這些,深深為他孜孜不倦、棄而不捨的精神所折服。
老馬師父絕對算得上是修真界勤學苦練的楷模,現在將成為他何子落的標杆和榜樣。
他練了一個時辰的功,丹田裡的氣團有了鴿子蛋那般大小,但他發現,如果要壯大氣團,光靠吸收空氣稀薄的靈氣慢得可憐,必須得想法子弄資源啊。
聽說各種靈草靈藥,或者靈石在專為修士服務的店鋪中有賣,但他不曾去光顧過,也不知道這些店鋪哪裡有。
他收了功不再修煉,決定明日找胖子去問問,胖子家開的是糧店,時常有散修光顧,這方面的情況肯定比他了解得多。
再準備三天,出發到涼山派走一趟,把師妹和妹子找回來。
也不知道她倆個如果成了外門弟子,涼山派肯不肯放人。
但車到山前必有路,必須去了解情況才能找到解決的法子。
但現在有件事讓他頭痛。
就是這本金燦燦的秘籍,不說是修士,就是世俗之人看到這般金光閃閃的東西也難免會動心。
所謂財帛動人心,放在家裡或帶在身上都不安全。
特別是去涼山那邊,路途遙遠,難免不會碰上個見財起意的或劫道的,搜出這個東西還能不殺人滅口?
他在房裡徘徊良久,終於想到一個笨辦法。
幹絕把秘籍背得滾鍋爛熟,然後把它包好埋了,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說幹就幹,他有這個自信一個時辰把這本秘籍背完,因為他有金手指,就是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練氣篇十層十篇心法,早已印在腦海中。
他翻到築基篇,有初、中、後期三篇,默讀一遍,瞭然於心。
又讀一遍,融會貫通。
他佬佬 ,這修真理論並不難嘛!
聽師父講得每進一層如同爬天梯,自己一看就懂,莫非道爺我是天縱其才?
他暗自得意,繼續翻頁,就是金丹篇了,還是初、中、後期三篇,默讀一遍,閉眼默背,居然有多個地方卡了殼。
也難怪了,金丹篇中有些敘述晦澀難懂,念起來就拗口不暢。
他只得連讀兩遍,不管懂不懂含義,囫圇吞棗強記下了。
再下去到了元嬰篇,也是初、中、後期三篇,但前面的開頭幾句總鋼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每句都不懂啊,詞語的排列組合莫名其妙,沒有道理。
連念三遍,背頌起來連連斷句,記了前面的忘了後面的,復念後面的又忘了前面的。
死記硬背不知多少遍,眼看到了半夜,才勉強全篇背下來。且心中還沒把握,明早起來是不是還記得住?
他的金手指不管用了,對後面的內容沒了信心。
他翻翻後面,還有出竅篇、陽神篇、合體篇、化神篇、渡劫篇。再後面有些幾篇傳記類的記載文章。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最後面三頁居然是空白頁,金色紙上沒記錄任何內容。
這就終結了?
這三頁空白頁是什麼意思?
既然是秘籍,讓人摸不著頭腦很正常。
但也有讓人費解的地方,那就是那些心法文章解說一篇冒似比一篇難懂難記。
他元嬰篇花了他一個半時辰,現在還沒記牢呢,後面的難度只怕是成幾何數增加。
開始的得意之情已煙消雲散,現在已是愁眉苦臉。
莫非這修真不適應自學成才?
曾聽師父說過,天下大小修真門派如過江之鯉,數不勝數,這也證明修真必須要拜師父,必須有老師的諄諄教導。
想來想去沒了信心,不知道把師妹和小小從涼山派喊回來的想法是對是錯了。
不過又一想,涼山派蘇長老一哼之下傷了千百人,威力可以嚇掉人的下巴,但他僅是金丹而已。
自己默唸金丹篇時多數能懂,只有十來個地方不解其意,將來遇上高人可以慢慢請教,想必練到金丹也不是太難的。
如果蘇長老知道他有如此想法,會氣得五腑挪位。
但凡修士入了修途,首先講的是資質,也就是靈根的優劣,其次講的是資源,最後就是韌性、毅力和機緣了。
每個條件缺一不可,每個步驟稍有差池,就是前功盡棄。
所以修真之路是步步驚心,步步有坑。
有人曾統計過,修士中從練氣期能突破到築基期,三十有一。築基修士中能突破到金丹期者,也大概是三十有一。
金丹修士中能從金丹期突破到元嬰者,還是三十有一。再往後面數情況也一樣,如同下了魔咒一般被固化了。
所以,近一千個修士才能出一個金丹期修士,近三萬個修士才能出一個元嬰期修士。
所以蘇長老會說,金丹容易?
你試試?
何子落想通了,決定先把目標定低點,反正不管怎麼樣,從練氣到金丹期心法也熟記,照樣可以安心把秘籍先埋藏好,能練到金丹期,有涼山派蘇長老那般厲害也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