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了一趟家,隨後坐車前往翠湖酒樓。

老闆請吃飯,少不了喝酒。

快到六點的時候,方圓走進翠湖酒樓。

看出蔣凱對自己不滿,方圓也沒在意。

不支援,可以沉默,直言不諱的反駁,不得罪人才怪。

吃飯、喝酒、閒聊,隨後各自離去。

車間上班時間變了,方圓的上班時間沒變。

週一至週五,按時上下班,週末的時候,帶著維修部門的人出去釣魚。

跟著方主管出去釣魚,一天能賺兩三百。

起初,普通維修工跟著方圓去釣魚,沒多久,兩個班長也跟著去。

一來二去,方圓徹底掌控維修部。

釣魚幾個小時,比上班一天掙的還要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跟著方圓能賺錢,不聽他的聽誰的?

一個月後,副總王福林跳槽到三福食品廠。

蔣凱跟吳旭許下不少承諾,順利成為副總。

老闆吳旭很少來廠裡,成為副總的蔣凱,決定報仇。

財務部新上任的經理,是蔣凱的心腹,也是他之前的下屬。

不知不覺間,廠裡又發工資了。

“老大,我的工資少了三百。”

“老大,我的工資也少了三百。”

方圓打了幾個電話,問了另一個班的幾個人,工資都少了三百。

算了算自己的工資,足足少了五百塊錢。

方圓找到財務部經理,說了一下工資少了的事。

隔了一天,少了的工資沒有補發。

方圓去找了蔣凱,對方打著太極,讓他去找財務經理。

又去找了財務經理,對方說明天補發。

全程錄音的方圓,心中不怒反喜。

每天找一找財務經理和副總,或發一下郵件,一個星期都沒補發工資。

這天早上,方圓召集維修部的人。

“老大,工資怎麼還沒補發?”李飛問道。

“財務部經理推給副總,副總又推給財務部經理,他們耍賴,我也沒辦法,反正我是不想幹了,願意跟我去釣魚的,現在就走。”方圓笑道。

“算我一個。”黃小龍毫不猶豫的說道。

“能釣多久?”李飛問道。

“工資沒有補發,每人不賠償兩萬,我們天天去釣魚。”方圓笑道。

“釣魚挺好的,輕鬆,賺得還多。”李飛會心一笑。

片刻後,下班的,接班的,維修部的人,走了個一乾二淨。

下班的也沒回家睡覺,昨晚睡了幾個小時,眼下精力充沛。

接班的自然不會上班,都是來上班掙錢的,不是來受氣的。

出去釣魚,一天能賺三百左右,上班一天,也就一百多。

......

“機修,機修,包子機壞了一臺。”

“李師傅,包裝機壞了。”

“張師傅,攪拌缸的絞龍斷了。”

一個個班長拿著對講機,調到二號頻道,呼叫維修工。

發現沒有反應,一個個班長出去一看,機修房一個人都沒有。

班長找組長,組長找主任,主任找經理。

沒過多久,蔣凱就收到訊息了。

維修部門的人都不在,他又不會修機器,廠裡的生產,受到很大的影響。

蔣凱拿出手機,給方圓打了個電話。

聽見鈴聲響起,正在釣魚的方圓,沒接電話,也沒結束通話,就讓手機響著。

片刻後,李飛、黃小龍等人的電話也響了。

同進同退,為了兩萬塊錢的賠償,以及釣魚賺錢,各自找了不少理由。

丟掉工作,頂多損失幾萬的賠償金。

工齡最長的李飛,進廠超過九年,每年補償一個月,再加一個月,足有好幾萬。

方圓承諾眾人,一旦被廠裡開除,他負責補錢。

釣魚比上班賺得多,開除了又有主管給賠償金,身為技術工,不愁找不到工作。

高工資招人?修車的也是維修,難道修車的,就會修廠裡的機器?

半徑三百公里之內,速凍食品廠只有放心食品廠。

跑到別的食品廠挖人?搬家是個問題,工資低了,別人也不願意。

兩個小時後,老闆吳旭的電話打了過來。

“老闆,什麼事?”方圓問道。

“你們怎麼沒有上班?”吳旭不答反問。

“我們維修部門的人,上個月的工資都少了,找財務經理,他讓我去找副總,我去找副總,他又說是財務部管,折騰了一個星期,還沒有解決。”方圓說道。

“生產線都停了大半,每天損失多少錢,你知道嗎?”吳旭問道。

“我們這些打工的,進廠是為了掙錢養家湖口,工資少了沒人管,只好另外找個工作,繼續在廠裡待著,或許下個月就沒工資了。”方圓說得理直氣壯。

“我讓人把少了的工資,馬上發給你們,趕快回來。”吳旭說道。

“每個人給三萬塊錢的賠償,不然的話,我是不敢回去上班了。”方圓提了個條件。

“你們簽了合同的。”吳旭提醒道。

“我把錄音發給你,要是想去法院,我奉陪。”方圓結束通話電話,將錄音和郵件照片發了過去。

為了避免賠償公司損失,他發了郵件,而且留有備份,還錄了音的。

故意少發工資,完全有理由解除勞動關係,還可以找廠裡索賠。

窮人沒錢請律師,他又不是沒錢。

看了看郵件照片和錄音,吳旭心中大怒。

財務經理和副總,故意找維修部的麻煩,無異於罪魁禍首。

維修部門每人三萬的賠償,吳旭自然捨不得。

他是食品廠的老闆,豈能向維修部門的主管低頭?

一臺又一臺機器壞了,一條又一條生產線被迫停下。

吳旭找了不少朋友,聯絡了十幾個維修工,修理機器的效率慘不忍睹。

有些螺絲是內建螺絲,不把內建螺絲拆下來,根本沒辦法修機器。

不熟悉食品廠的機器,就算維修技術再好,也只能乾瞪眼。

李飛、黃小龍等人心花怒放,釣魚一天,他們都賺了五百多。

約好明天集合的時間與地點,隨後各自離去。

第二天一早,方圓又帶著李飛等人,前往另一個水庫。

“方主管,每人五千塊錢,你們回來吧。”

“每人三萬,否則,就讓機器停著唄。”

心有不甘的吳旭,怒火升騰而起,平復一下心情,他把希望寄託在請來的三個維修工身上。

三個維修工,每人一千塊錢,工作八個小時。

時間一到,收錢走人,機器只修好一臺。

傍晚時分,吳旭再次打來電話。

方圓漲價了,每人五萬塊錢,不給就不回去。

維修部門九個人,加起來也就四十五萬,約等於食品廠兩天的利潤。

又僵持了兩天,吳旭答應給錢。

收錢簽了協議,方圓帶著眾人回廠裡上班。

心中有火的吳旭,只能笑臉相迎。

維修部的人,擰成了一股繩,無可替代的情況下,吳旭也沒辦法。

副總蔣凱和財務經理,都被吳旭開除了。

怒意難消的吳旭,打算拉攏維修部的一些人,他可不想被方圓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