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重開武舉
大唐開局融合十萬巨力 知魚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哈...”
李恪怒吼一聲,提起青鋒劍,再次衝上前去,這一次他決定不再留手。
原本李恪一直感覺自己是有機會爭奪太子之位的。
即便他的母親是前朝皇帝的女兒。
可自從李承乾從涼州歸來,他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李承乾的節奏了。
所有他敢想不敢做亦或是他想都不曾想過的事,全都被李承乾做了個遍。
殺突厥,滅五姓七望,斬侯君集,發展農業,壯大軍事,開疆拓土...
太多太多,多的他數都數不過來了。
不過之後他也就淡然了,這差距猶如鴻溝,難以逾越。
李世民望著攻來的李恪,面容緊鎖,這一次李恪確實用盡了全力。
“來的好。”
李世民沉呵一聲,提劍迎了上去。
鐺!
火光四射,李世民手臂被震得一麻, 心中暗驚,李恪的實力比他預想的要強勁許多。
驚訝的同時,李恪手中的第二劍已經揮斬而出。
如同水中探月,又好似蛟龍入海,快中帶著幾分陰狠。
李世民心中雖驚,但手上的並未停,手中的劍迎著李恪攻來的方向便鐺了過去。
“吳王的劍術又有所精進了,看來他剛剛確實是故意讓著陛下。”
“那是自然,與吳王對戰的畢竟是陛下,與陛下交戰,怎麼也要小心一些。”
“其實沒有這個必要,陛下十八歲晉陽起兵,早已練就了一身高強武藝,而且陛下那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戰陣搏殺之道,遠非吳王可比。”
周圍眾人望著演武場中廝殺的父子低聲評說著。
今日這一戰又可以成為他們酒桌上炫耀評說的談資了。
畢竟皇帝與皇子之間的對戰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上的。
緊接著。
李世民轉守為攻,開始展現他凌厲的劍法。
方才第一劍他輸在了大意上,沒想到李恪的實力如此強,不過從第二劍開始李恪便已經不能從李世民手中討到好處了。
李世民手中的長劍不斷向李恪斬去,一劍強似一劍,一劍快過一劍,如同海浪一般,綿延不絕。
當第五十個回合時。
李世民一記大鵬展翅將李恪手中的劍擊落地上。
戰至此時,兩人也已大汗淋漓。
兩人戰意消退,李恪先後退了一步,揖禮道:“父皇威武,兒臣就算拼盡全力,也不是父皇的對手。”
李世民將劍插在地上,沉聲道:“恪兒,你本身實力並不弱,只是你出劍時估計顧慮太多,若是你能摒除雜念,你在劍術上將會有所突破。”
李恪揖禮,恭敬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隨後,李世民又將頭轉向演武場邊的眾人,高聲道:“你們都是我大唐的好兒郎,都是少年英雄,今歲朕打算再開武舉,朕希望你們都能參加,拔得頭籌,萬不可給這武德殿抹了名頭。”
“成績優異者,將會選拔進入太子成立的軍事學院中學習,更有加入白袍軍,陌刀衛與神威軍的機會。”
此話一出,這些官二代們可是炸開了鍋。
雖然他們都有背景,但這些人都把李承乾當做偶像,都想加入白袍軍,陌刀軍與神威軍,血染沙場,征戰四方,建功立業。
這三支軍隊可以說是大唐軍隊的戰力天花板了,刷起戰功來,那是再輕鬆不過了。
奈何李承乾稽核極為嚴格,除了最早的那幾個官二代,剩下有朝中背景的一律不收。
為此,他們都恨自己背景太大,都想靠自己的實力建功立業,不願承祖輩蒙陰。
這也是李承乾刻意為之,武舉考試與軍事學院他早有想法,遲遲沒有落實,便是為大唐營造風氣。
武舉考試,選拔的全是大唐軍事領域的人才,是將來撐起大唐脊樑的人,馬虎不得。
“我沒聽錯吧...陛下要再開武舉?我們的機會這不是要來了嗎?”
“哈哈哈,太子殿下要開辦軍事學院,這可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加入白袍軍可是我畢生的夢想,你們是不知道羅通,尉遲寶林那幾個小子,都是白袍軍統領級別的人物,叼的不要不要的...”
周圍的官二代們開始了激烈的碰撞交流。
心情激動,躍躍欲試,恨不得現在就開始武舉恩科,橫掃群雄,拔得頭籌,獲得武舉第一名。
“父皇要重開武舉?”
李恪看向李世民,雙眸放光,十分期待,他這一身武力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李世民點頭回應道:“沒錯,這是舉國大事,還能有假?”
“那...那兒臣能不能參加?”李恪小心翼翼的問著,畢竟他是皇子,身份特殊。
李世民眉頭緊鎖,沉吟道:“你是皇子,身份特殊,與民爭位,這不符合規矩。”
聞言,李恪神情低迷,本想一展身手的他,瞬間失落。
李世民看著他這副模樣開口道:“不過你可以去找承乾,讓他批准你去軍事學院進修,畢竟武舉第一名也只是個名頭罷了,你是皇子也用不著這樣的虛名。”
李恪轉陰為晴,欣喜道:“父皇此話當真?”
李世民點頭道:“當真。”
“兒臣現在便去東宮找皇兄,兒臣告退。”
還不待李世民反應,李恪一溜煙似的跑出了武德殿。
李世民無奈搖頭,“這孩子,毛毛躁躁的。”
其實李恪能去找李承乾,李世民打心眼裡高興。
玄武門兵變,他殺了自己的哥哥與弟弟,雖然奪得了帝王之位,但這是他這輩子揮之不去的痛。
皇子反目奪嫡,這是李世民最忌諱,也是他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奈何帝王世家最無情,這歷朝歷代中有皇子和和氣氣的嗎?
不能說沒有,少之又少。
那為了奪嫡,反目成仇,明爭暗鬥,不擇手段,殘害忠良的有嗎?
那已經不能說是有了,簡直就是一抓一大把。
李承乾勢強也是一件好事,他便如同天上的太陽,李泰與李恪便如同地上的螻蟻。
兩者不在一條線上,自然不會產生衝突。
畢竟太陽不會主動去照死一隻螻蟻,除非螻蟻找死,自己往太陽底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