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墨鴻哲眼睛提溜亂轉,突然道:“殿下,卑職有個不情之請。”

李承乾轉頭看向他,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怎麼?你也想同本宮一同前去?”

墨鴻哲雖為墨家鉅子,天賦高,能力強,但涉世不深,不過好在他運氣足夠好,第一次出山便遇到了李承乾。

從此一飛沖天,振興墨家。

“嘿嘿...”墨鴻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殿下聖明,窩在長安這麼多年,卑職也想跟隨殿下出去,長長見識。”

李承乾點了點頭,沉吟道:“本宮確實打算帶一批工匠前去,既然你自告奮勇,本宮便答應你。”

柳沐寒一聽不淡定了,急忙道:“殿下,沐寒不是想去,主要是這鉅艦複雜,若是沒有沐寒跟隨,很多事情,別人無法處理。”

說完,她還惡狠狠的瞪了墨鴻哲一眼:想逃離老孃的手心,你休想。

李承乾無奈笑道:“好,一併同去。”

墨鴻哲一聽柳沐寒同去,瞬間沉下臉來,但李承乾已經答應,他也不好阻攔,只得以同樣的目光迴向柳沐寒:死丫頭,你給老子等著...

......

兩個月後。

李靖率軍,終於回到了長安城。

雖然一路艱辛,但他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喜悅。

封狼居胥?

他們這一遭直接封到了西方大陸。

可謂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每個參與遠征的將士都身披無數榮光。

長安城。

太極宮。

今日李世民大宴百官,舉國同慶。

這是大唐的壯舉,所有朝代都不曾有過的壯舉。

就連李淵都被李世民接回了長安,參加慶功宴。

太極殿外。

李承乾攙扶李淵緩緩進入大殿,“爺爺...您慢點...”

“哈哈哈...”李淵笑的合不攏嘴,“好...好...”

雖然已年過古稀,但李淵的身子骨依然硬朗。

尤其是開啟心結後,日子過得更加輕鬆舒適。

“皇爺爺…”

“皇爺爺…”

看著李淵入殿,一眾皇孫,皇孫女全都圍了上來。

“呵呵…”李淵一面被眾人簇擁著向前走,一面左瞅瞅,右看看。

一晃數年,皇孫們早已長大。

如今大唐更是鼎盛,他亦是心中歡喜。

李世民望著殿中一幕,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淵能放下心中芥蒂,享受天倫之樂是李世民最喜的事。

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當李淵走到臺下時,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急忙站起身來,快步走到臺階下。

“爹…您請上座。”

李世民一聲爹突兀的響在殿中,迴盪在每個人的耳朵裡。

殿中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一聲爹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禮部尚書陳叔達坐在殿中,聽了這話,眉頭微微蹙起。

先君臣,後臣子,這是禮數上的正本清源。

李世民如此做法,有違禮數。

陳叔達剛要起身阻止被一旁的長孫無忌攔了下來。

長孫無忌看著他,搖了搖頭:講禮數也不分個時候,人家父子明顯是在增進感情,你咋就這麼沒眼力見呢?

陳叔達看著長孫無忌沉著臉,只好無奈作罷。

李淵被李世民這一聲爹喊的一愣,緊接著雙眸溼潤,沙啞著回應道:“老二...”

多少年了。

他已經多少年沒有聽到李世民叫他爹了。

如今這大唐盛世就在眼前,李世民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李淵,自己是對的。

殿中所有人看著這一幕父子情深,不由潸然淚下。

自古以來,帝王室家最無情。

李世民為了李淵能做到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呵呵...”長孫皇后在一旁打著圓場,“父皇,陛下大傢伙都等著你們呢,你們趕快入座吧。”

“倒是朕失態了。”李淵不由感嘆道:“老二走,我們一起。”

兩人說著,攙扶著走上臺階。

須臾。

李世民站起身來,掃視大殿,高聲道:“歷經數月,西征大捷,朕心甚慰,如今,天下已定,百姓安泰,朕代表大唐百姓,感謝眾位愛卿的鼎力相助,感謝那些為了大唐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今夜,不醉不歸,普天同慶!”

“陛下威武,陛下聖明...”

“陛下威武,陛下聖明...”

......

殿中群臣,端起酒盞,一飲而盡。

西方大捷,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好訊息。

天下不再經受戰亂之苦,那只是美好夢想。

誰知今日,大唐卻真正得以實現。

太極殿中。

歌舞昇平,禮樂奏響,文武百官,推杯換盞,舉杯頻頻,喝的不亦樂乎。

李承乾坐在殿中,臉上依然噙著喜悅。

不為別的,只為即將迎來的逍遙生活。

“太子殿下,愛莎敬您一杯。”

坐在李承乾左側的愛莎,端起酒盞,看向李承乾,臉上噙著笑意。

“太子殿下,武珝也敬您一杯。”

坐在李承乾右手邊的武珝,也端起了酒杯,眼眸中滿是愛慕之意。

“呵呵...”李承乾笑道:“好,我們共同舉杯,慶祝大唐盛世的到來。”

兩女心中竊喜,端起酒盞,一飲而盡。

此生能陪伴李承乾左右,他們榮幸之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殿中的文臣武將們,便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了。

舞文弄墨,舞刀弄槍,各顯神通。

須臾。

工部尚書虞世南端著酒壺,搖搖晃晃站了起來。

“陛下,微臣想要賦詩一首。”

“好。”李世民大手一揮,“伯施既有如此雅興,朕怎能不給你這個機會。”

虞世南揖禮道:“謝,陛下。”

“臣賦詩一首,名為出塞。”

他說著,又向嘴中灌了一口酒。

“上將三略遠,元戎九命尊。

緬懷古人節,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氣,塞北有遊魂。

揚桴上隴坂,勒騎下平原。

誓將絕沙漠,悠然去玉門。

輕齎不遑舍,驚策騖戎軒。

凜凜邊風急,蕭蕭征馬煩。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霧鋒黯無色,霜旗凍不翻。

耿介倚長劍,日落風塵昏。”

詩罷。

殿中不由響起了掌聲。

虞世南文采不減當年,一首出塞,將戎馬沙場的景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了眾人眼中。

“好詩!”李世民不由感嘆一聲。

與此同時。

所有人全將目光集中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說到賦詩,李承乾在這一方面的天賦,勝於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