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城。
淵蓋蘇文立於城頭之上,面容惆悵,眼中佈滿紅血絲。
李承乾建安關外火燒連營,覆滅乙支文德二十萬大軍,一舉將高句麗推入地獄。
淵蓋蘇文望著城外連營百里的唐軍營帳,雙目猩紅,青筋暴起:“李承乾!
你安敢如此待我。”
六十萬高句麗大軍折損過半,給淵蓋蘇文精神上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一夜之間白了頭,整個人甚是蒼老。
自李承乾深入高句麗境內後,他還未收到一個好訊息。
“大將軍...”副將韓金武來到他身旁,欲言又止。
“講...”淵蓋蘇文深深嘆了一口氣:“如今對於本將來說,沒有更壞的訊息了。”
“我軍...我軍的糧草已支撐不了幾天了。”
“幾天?”
“最...最多三天...”
聞言,淵蓋蘇文沉默不語,這應該是最後一個壞訊息了。
遼東城內一旦斷糧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他再清楚不過。
他望著遼東城外,那可望而不可的中軍大帳。
李世民此時正在大帳中手舞足蹈吧。
畢竟如此戰績足以震古爍今。
淵蓋蘇文沒想到自己竟是這豐功偉績的墊腳石。
韓金武滿面愁容:“大將軍...我們投降吧,將士們撐不住了...”
言語間,盡顯悲涼。
“束手就擒嗎?”淵蓋蘇文出奇的沒有發火,聲音滄桑而沙啞。
胸懷大志,想要君臨天下的他,如今卻落得這番田地。
隋朝百萬大軍都拿他不下,大敗而歸。
如今卻讓李承乾一人將高句麗攪的天翻地覆。
此人真的如神似魔,手段通天。
“本將不甘心...”淵蓋蘇文言語蒼涼:“不甘心將這唾手可得的天下拱手讓於他人...”
韓金武悲切道:“可...可我們沒有糧了,連這守城的資格都快沒了。”
淵蓋蘇文沒有理會他,喃喃自語:“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
忽然他望向城外,目露精光,態若癲狂:“沒輸!本將還沒有輸!”
韓金武望著像發了瘋一般的淵蓋蘇文,眉頭緊蹙,舉足無措:“大將軍,我們還有獲勝的希望嗎?”
淵蓋蘇文一把將他拉了過來,指著遠處的唐軍營帳道:“你看到了嗎!李世民如今就在那座營帳中等著本將投降。
可我偏不。
我要率軍殺過去,碾壓唐軍,活捉李世民,逼李承乾退兵。”
“這...”韓金武驚的說不出話來,事到如今淵蓋蘇文竟然還敢主動出擊。
淵蓋蘇文鬆開手,推了他一把:“去,將城內的糧食全都拿出來,讓將士們吃飽肚子,今晚跟本將殺出去,活捉李世民。”
韓金武略顯激動道:“末將領命。”
隨後便轉身下了城牆。
入夜。
遼東城內所有糧食全都被韓金武翻了出來。
原本要支援兩天的糧食被他換做一頓。
淵蓋蘇文的死命令,城內不留一顆糧食,將做飯的鍋灶等炊具全部砸爛。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
幾日沒有吃飽肚子們的遼東軍士兵,狼吞虎嚥,吃的肚滿腸肥。
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最後一頓飯。
今夜一戰,無論輸贏,他們再也不用為糧草而發愁。
唐軍營地。
各軍整裝完畢,箭矢,拋石器,弓弩車等遠端器械全都搬到了營區最外圍。
“承乾,你認為淵蓋蘇文會破釜沉舟嗎?”李世民全副武裝,立於營帳中,面容嚴肅。
李承乾看向一旁的李靖:“李將軍你說呢?”
李靖沉吟道:“若換做是末將,必將效仿霸王,破釜甑,燒廬舍,以示士卒必死。”
李承乾輕笑道:“沒錯,我們有什麼樣的決心,淵蓋蘇文早就知曉了,三十萬遼東軍無一俘虜,他根本不敢投降,也捨不得投降。”
李世民點了點頭:“若是如此,朕確實是淵蓋蘇文的首要目標,他寧可戰死沙場也絕不會尋求突破,畢竟逃也只是暫時的。
傷亡近三十萬大軍,高句麗就像一隻沒了牙齒的老虎,徒有其表。
但若是能擒了朕,他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
不過他太天真,太小看我們唐軍了。”
李靖一臉嚴肅:“不過,淵蓋蘇文手中還有近二十大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他們應該可以發揮出巔峰戰力,不容小覷。
不過好在太子殿下有先見之明。
提前佈置好陷阱,器械,可以抵擋遼東軍第一波進攻鋒芒。”
“呵呵...”言及此,李世民滿心歡喜:“承乾,淵蓋蘇文若是真的衝出來,你又是頭功一件。”
李承乾淡淡道:“父皇言重了,其實李將軍早就看出來了,若是兒臣不提,李將軍也會提,此戰功勞應有李將軍一半。”
“哦?藥師是這樣嗎?”李世民看向李靖,他當然相信李靖有這樣的能力。
大唐軍神的稱號可不是擺設。
李靖拱手回應:“回陛下,末將確實看出來了,不過我想太子殿下應該在建安關時就想到了這一步,所以才會率軍歸來,保護陛下!
亦或是,太子殿下自從遠征高句麗時就想到了這一步。”
“這...”李世民微微一滯,他是將軍出身,領兵打仗十數年。
戰略眼光還是有一些的。
若是如此,李承乾目光之遠,戰略之深,令人難以置信。
李世民冷靜下來,這一路走來,李承乾真的全都是憑藉運氣嗎?
萬萬不是吧。
一次兩次是運氣,可次次這樣,便是實力。
也許在所有人還沉浸在戰爭的緊張氣氛時,李承乾早就將戰場摸了通透。
早就將戰略部署了下去。
他們這些人完全就是觀眾,而高句麗大軍就是任他擺佈的棋子。
東征之戰,完全掌握在李承乾的手中。
及運籌帷幄,衝鋒陷陣於一身。
周圍的唐軍將領全都陷入震驚。
在他們看來唾手可得的高句麗,當初可是抵擋了隋朝百萬大軍。
而如今淵蓋蘇文更是坐擁六十萬精兵,怎麼敗的如此之快,怎會敗的如此徹底。
若是說淵蓋蘇文是個庸將,乙支文德是個草莽他們萬萬不會相信。
高句麗的軍事力量與隋朝時期相比只強不弱。
這就更能說明,李承乾個人在這場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當然,對於一個掛逼來說,這是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