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各地,戰況焦灼之時。
李承乾已率軍,來到了新城外五十里處的一座密林中。
“太子殿下,委屈您在此等候幾天。”
開口說話的是一個面板黝黑,面色蠟黃,形如枯槁的男子。
他是漢人,是隋朝進攻高句麗時,被高句麗俘虜的農夫。
也是此次行動的引路人。
他在高句麗這一待便是十六年。
“鄭老哥言重了,這些年你受苦了,你為大唐所做的貢獻,我記在心裡。”
李承乾對他露出一抹真摯的笑容,少有的沒有自稱本宮。
他同情鄭老哥的遭遇,亦驚歎他的勇氣。
在高句麗為奴十一年,遊走五年,這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曉。
“呵呵...”鄭老哥露出一抹苦笑,笑中有些許心酸:“我能熬過這十六年,在高句麗苟且偷生,為的就是有一天,能親自引我漢家軍,踏平高句麗。”
話落,鄭老哥仰頭望向天空。
此處是密林,枝葉將天空遮擋了個嚴實。
但他彷彿透過枝葉,看到了漫天繁星。
“高句麗的雜碎,不拿我們漢人俘虜當人。
甚至連畜生都不如。
被挖了雙眼的,被摘了心臟的,被砍了雙腿的,被斬的雙手的,被野狼活活咬死的。
您知道親眼目睹同胞,一個一個慘死在自己身邊。
卻無能為力的那種痛苦嗎?
我也想死,但我卻不敢死。”
鄭老哥似乎在跟李承乾說話,卻沒看向他,彷彿是在喃喃自言自語。
李承乾蹲到他身邊,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寬:“鄭老哥,你放心,高句麗欠下我們的血債,我定讓他們用命來償還。”
這就是百姓,命運多舛,多苦多難。
但李承乾,就是想改變這注定的命運,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聞言,鄭老哥沒有回應,依舊自言自語:“您知道嗎,那個孩子,他才十歲。
他只是想為一個年邁的老伯討口水喝,他有什麼錯?
那看管就這麼一鞭又一鞭的抽打他。
被抽的皮開肉綻,被抽的血肉模糊。
那畜生讓他跪在地上求饒。
但那孩子至死沒向那畜生求饒一句。
只說了一句“我爹爹告訴我,漢家只有戰死的男兒,漢家風骨不允許他向異族求饒,漢家男兒寧死不屈。”
呵呵,一個十歲孩童,竟能說出這番話。
一群人起來反抗,去救那個孩子。
可最終。
那畜生還是將那孩子給活活抽死了。
我就這麼看著那孩子死在我面前,我想救他,可我沒有。
我幾次想自殺,我也沒有。
因為我不能死,我要為他們報仇。
我要為死在高句麗這幫雜碎手中的同胞報仇。
我要讓高句麗血債血償。”
鄭老哥話落,淚滴已經浸透了他的衣衫。
緊緊攥住的拳頭,有鮮血順流而下。
空洞洞的眼眸在此刻,閃露出一抹精光。
許是壓抑太久,終於將心中的話,說了出來。
周圍站著的,都是白袍軍鐵骨錚錚的漢子,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
但聽著鄭老哥的話,他們眼中亦有熱淚翻滾。
這是怎樣的經歷,這是怎樣的痛不欲生。
每天抑制住自己自殺的心思,在敵國的土地上,苟延殘喘。
這對一個人的精神,是一種怎麼樣的摧殘。
一個漢家百姓竟能做到如此地步,撐起漢家的那根通天脊樑,永垂不朽。
頓了頓。
鄭老哥慢慢起身,對李承乾微微施禮:“太子殿下,草民失禮了。”
李承乾擺了擺手,努力不讓眼中的熱淚滑落眼眶:“鄭老哥,他們的仇,便由我來為他們報,我發誓,大唐的鐵蹄將踏遍高句麗的每一寸土地。
辱我漢家的百姓者,必屠之!”
鄭老哥沒有起身:“草民為冤死在高句麗的漢家人,謝過太子殿下。”
話落,他接著道:“太子殿下,草民先行告退,十日後,我將高句麗的一支巡邏隊,引到此處。”
不待李承乾反應,他便轉身,小心翼翼的出了密林。
此人是營州刺史蘇禹引薦給李承乾的。
鄭老哥五年前從戰俘營逃脫後,便遊走於營州與高句麗之間,充當蘇禹的探子。
蘇禹也大力支援他,他知道,終有一天,鄭老哥將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這十六年,鄭老哥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高句麗人。
一個他最怨恨民族的人。
李承乾從鄭老哥身上看到了什麼叫做信仰,什麼叫做無畏,什麼叫做犧牲。
有的時候,活著比死亡更加痛苦。
他這輩子沒佩服過幾個人,但這骨瘦如柴,面板黝黑的漢家老農,絕對算做一人。
鄭老哥在以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報效著這個國家。
三日後。
遼東戰場,唐軍全線告捷。
羅通給予遼東鐵騎沉重打擊後,退到了新城下的唐軍大營中。
大戰過後。
駐紮在新城與卑沙城下的唐軍營帳,就此閉營。
就好像忘了他們是來遠征高句麗一般。
只有遼東城下的唐軍,在整軍備戰。
淵蓋蘇文站在遼東城城頭,望著綿延百里的唐軍營帳,眉頭緊蹙。
這兩日接連有唐軍橫渡遼水,向遼東城下駐紮。
城下的唐軍已由二十萬,上漲到了三十萬。
李承乾迂迴戰術失敗,李世民便將主攻重新拉回到了遼東城戰場。
當然,這是以淵蓋蘇文視角來看的。
“你確定李承乾的白袍軍已經撤了?”淵蓋蘇文望向一旁的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目光堅定:“千真萬確,新城前的白袍軍昨日已經拔營。
向遼東城戰場奔赴而來。”
淵蓋蘇文想著高句麗各戰場的佈局,點了點頭:“看來李世民和李承乾已經沒有良策了。
他們準備強攻我遼東城。
哼!楊廣百萬大軍都拿我遼東城不下,區區唐軍妄想強攻,簡直痴人說夢。”
乙支文德在一旁擔憂道:“大將軍,探子來報。
大唐還有軍隊,在向遼東城陸陸續續趕來。
末將只怕,李世民會孤注一擲,不惜一切代價,攻打我遼東城。
若是如此,我們恐怕也會有麻煩。”
聞言淵蓋蘇文面色逐漸陰沉。
須臾。
他接著道:“將真番軍與烏骨軍全都拉到遼東城來。
守城戰,我們有優勢。
只要阻擋住唐軍第一次的進攻鋒芒。
他們便只能望而興嘆,鎩羽而歸。
此戰若勝,我高句麗必竟君臨天下。
到時候這個大將軍的位子便是你的了。
哈哈哈哈...”
話落,乙支文德咧開嘴角諂媚道:“末將多謝大將軍提點,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