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李承乾這話還沒容得大家思考,尚書右僕射封德彝便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

他轉頭望向封德彝,眸中帶的寒芒,封德彝世家名門出身,更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但別人不知道,李承乾可是瞭解,這廝並不是什麼善類。

李淵在位時,封德彝深受李世民的禮遇,並數次向李世民進獻效忠之策。

但同時,他又在暗中支援隱太子李建成。

李淵曾打算廢黜李建成,立李世民為太子,卻因封德彝死諫而制止了這件事。

所以,李承乾對他並沒有什麼好感。

“哼。”李承乾不屑道:“本宮倒想聽聽,此事何來的萬萬不可。”

封德彝正色道:“殿下,您想讓天下人都讀上書,讓百姓知文識字,這是有利於大唐發展的好事,老臣並不反對,但您要是為寒門開辦學院,此事卻萬萬不可。”

“上品無寒門,講究出身門第,這是老祖宗傳了數百年的規矩,有那麼多世家豪門的英才而不教,卻為寒門開辦學院,這不是顯得朝廷無人嗎!”

“太子殿下,祖制不能改,為寒門專門開辦學院,這是打祖宗臉的事情”

言語間,將出身門第講究的大義凜然。

就好像這天下的官,全都讓世家豪門佔了才好。

“是啊,為寒門開辦學院,這不是讓寒門來打壓我們世家豪門的英傑嗎...”

“這件事太子殿下確實欠考慮,自古也沒有皇室為寒門開辦學院的道理啊...”

“此事沒有商量,我們萬不可答應,不能任殿下胡來...”

除了平日裡跟李世民關係不錯的肱股大臣,其餘人幾乎全都站到了封德彝一邊。

不過這情況李承乾早就預料到了,他們要是不出來反對,那李承乾還真是有點不適應。

聽著封德彝和這些世家官吏的話,李世民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

他明白李承乾的想法,以打破世家教育壟斷為基礎,為了最終實現覆滅朝中豪門對官場的壟斷。

科舉制的初衷便是為賢適用,可這寒門子弟的教育資源與世家豪門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所以這官場還是牢牢把握在世家官吏的手中。

可李承乾要開辦了這所學院後就不樣了,有了學院,寒門便有了與世家子弟競爭的底氣。

而且有了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後,這學院的複製性實在是太高了,用不了多久便能將教育在大唐內普及。

到了那個時候,世家官吏對朝堂的把控便不攻自破。

而大唐便能真真正正的握在李世民手中,如此高度的統一便有利於大唐的飛速發展。

世家官吏在朝中的影響力從他們的話中便可以知道,他們毫不避諱的說著,李承乾此舉就是為了打壓他們。

還沒等李承乾說話,李世民便插話道:“德彝,依朕來看,太子開辦學院這件事,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世家豪門的子弟嬌養慣了,平日裡遊手好閒,沾花惹草的人不在少數,如果真能有一所寒門學院來約束他們,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

李世民雖然打著圓場,卻也駁了封德彝的面子。

封德彝急忙道:“陛下,話可不能這樣說啊,老臣承認世家子弟中有些許不學無術之人,但大部分人還是十分刻苦的。”

李承乾看著封德彝這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嘴臉,真是汗顏。

這特麼的也太不要臉了吧。

此時,魏徵聽不下去了,站出來道:“封大人,這世家子弟要都跟您說的樣,這長安城內紙醉金迷的銷金之所,恐怕全都得關門了。”

“你……”魏徵這一句話懟的封德彝啞口無言。

不過事實確如魏徵所說,國子監那幫世家子弟,不知道這一年要花多少銀子在這溫柔鄉內。

這就是壟斷下出現的腐敗與糜爛。

而國家的沒落衰亡,與世家官吏這種壟斷思想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

“魏大人,老臣以為你這話,有失偏頗,大家知道你是寒門出身,擁有今天的地位十分不易,但這並不是你貶斥世家的理由。”一旁的大司空裴寂也站了出來,加入了撕逼大戰之中。

與此同時,長孫無忌也站了出來:“裴大人此言差矣……”

寒門與世家的舌戰一觸即發,雙方吵的面紅耳赤,劍拔弩張。

如此可見,李承乾要為寒門子弟置辦學院這件事,對於朝堂來說有多大的影響。

這塊利益蛋糕在世家官吏心中有多重。

即便他們心裡清楚,世家豪門天花板五姓七望,已經被李承乾滅了兩姓。

但面對自己的利益,還是義無反顧的站到了李承乾的對立面。

“好了!”李世民怒吼道:“你看看你們像什麼樣子!因為一個學院吵的不可開交,突厥入侵我大唐邊境時,你們卻連個屁也放不出來。”

此時李世民是真的生氣了。

“陛下……”封德彝仍然不死心。

李承乾冷冷的看向他,“封大人,本宮怎麼做,用不著你在這裡評頭論足。”

“什麼上品下品,什麼世家寒門,在本宮這裡他們都是大唐的子民。”

“你看看那些在苦寒之地戍衛邊疆的戰士們,你再看看英魂殿中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大唐的戰場中,哪裡不是寒門子弟衝鋒陷陣,這萬世的基業,沒有你嘴中的寒門子弟,拋頭顱灑熱血,沒有他們的無畏與犧牲,又如何守護。”

“本宮告訴你,這寒門學院本宮開定了!”

“你們誰要是在本宮的府中將寒門子弟說的一無是處,命如草芥,便給本宮滾出去!”

李承乾最為反感的便是他們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滿嘴的仁義道德,心中卻又將階級劃分的如此清晰。

封德彝被李承乾的眼神嚇的一驚,冷汗從他的腦門慢慢滲出。

周圍的大臣更是心驚膽寒,他們沒想到,李承乾的態度竟然會如此的決絕。

這歷史上的太子們為了拉攏朝中的大臣,無所不用其極,護著還來不及。

可這李承乾還真是不樣,每次都把朝中重臣懟的死去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