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時辰前。
長安城。
王府。
王定山坐在會客廳內,臉上噙著怒意。
族老王良哲一臉苦相的看著他,開口道:“族長,現在外面都傳開了,說我們是借刀殺人,趁此機會,清除異己。”
“更有甚者說我們已經投靠了李承乾,這次皇宮前的起義,根本就是我們的陰謀,此事已經將王氏推上了風口浪尖。”
緊接著。
他小心翼翼的問著,“族長,您是不是真的投靠了太子?”
王良哲本不願意相信,可這局做的有些太過明顯了。
死的偏偏都是王氏的對頭,而與他們關係不錯的,反而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沒能去皇宮前起義,全都活了下來。
這真的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啪!
王定山將手中的茶杯憤怒的扔到了地上,杯中的茶葉,飛濺了一地。
“蠢豬,全都蠢豬!怎麼連你也會問出這種無知的問題,這是李承乾給我們下的套,你看不出來嗎!”
王良哲愣愣的看著突然暴怒的王定山,心道:“就好像,你看出來了樣。”
心裡雖想,他嘴上還是勸說著,“族長不要動怒,如果不是,那我們要不要跟他們解釋一番,這個鍋,我們王氏背不起啊。”
“解釋?”王定山直勾勾的看著他,“怎麼解釋?解釋說那些人不是我們讓李承乾殺的?解釋說那些本不應該去的人,不是我們鼓動去的?解釋說那些應該去的人,不是我們串謀好去不了的?”
王定山實在是沒想明白,李承乾竟然這麼老謀深算,自己的每一步都在他的謀劃之中。
他在皇城前,大開殺戒,這是出乎王定山預料的事情,不過這也無傷大雅,因為死的人越多,局勢便越混亂,李世民的壓力便越大。
這對於他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竟然在這些地主身上動力手腳,本不牢靠的聯盟關係,在李承乾這次的挑撥中,徹底崩潰。
王氏反而成了推動侵地案進展的功臣,此時外面對王氏,那是聲討一片。
最重要的是,這件事,任憑他們怎麼洗,也只能越洗越黑。
其他族老聽了王定山的話,低下了頭,默不作聲。
是啊,現在去解釋,沒有絲毫的意義。
王良哲繼續問道:“那...那我們接下來,怎麼打算。”
王定山坐回到椅子上,人瞬間蒼老了幾歲,“我們準備準備,這幾日撤出長安城,回太原吧。”
“啊?回太原,這不就等同於認輸了嗎?”
“是啊,如果此時回去,那我們在長安城內的基業,不就等於白白送給朝廷了嗎?”
“此次回去,今生若再想踏進長安城的大門就難嘍。”
“族長,難道此事就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
“我們在長安城佈局,打拼了這麼多年,如果這時候撤走,那這些年的辛苦便全都白費了,族長三思啊。”
聽了王定山的話,底下眾人頓時炸開了窩,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
砰!
王定山的右手,重重的拍到了身邊的桌子上,“李承乾的手段,你們還沒看出來嗎?他還能讓我在長安城內苟且下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今天李承乾給我們的恥辱,我們要牢牢謹記,日後必定百倍奉還。”
“明日開始,長安城內的族人,陸續撤出長安城,在朝廷有官職的便繼續留在長安城內,但日後行事要低調一些。”
“好了,都回去準備吧。”
雖然不情願,但王定山不得不這麼做,趁著這兩日局勢混亂,趕緊跑,要是等案子推過來,那李承乾斷然不會讓他們就這麼離開長安城的。
“是,族長大人。”
“是,族長大人。”
......
其他人則一臉無奈的出了會客廳。
與此同時。
李承乾,李道宗和李世民三人坐在卷宗室內,討論著處理的細節。
李道宗興奮道:“陛下,太子殿下,好訊息啊,現在外面大部分地主都將矛頭指向了地主聯盟的盟主王定山。”
“也不知道這王定山是有意,還是無意,外面都傳他加入了太子殿下,正借刀殺人呢。”
“此刻,王氏正忙著撤離長安城呢,哈哈。”
李道宗滿臉興奮的跟李承乾和李世民做著彙報。
聞言,李世民臉上並沒有流露出歡喜的意思,李承乾也是一臉風輕雲淡的樣子。
李道宗一臉懵逼,以為這裡藏了什麼秘密,“陛下,太子殿下,難道你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訊息嗎?”
李世民沒有搭理他,轉頭看向李承乾,“承乾,這件事是不是你暗地裡做的。”
李道宗聽了,恍然大悟,怪不得事情進展的如此順利,怪不得地主聯盟這麼快就分崩離析了,怪不得王定山要連夜撤離長安城。
原來這一切,都是出自太子之手啊。
李承乾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淡淡道:“是,兒臣只不過將計就計,將前去鬧事的地主,掉了包而已。”
“那你想要殺他們,根本就是你計劃好的是不是?”
“是。”
“你昨天根本就不是恰巧路過。”
“沒錯,兒臣就是特地將刀伸到他們面前,等他們來撞的。”
“這件事,你計劃了多久?”
“父皇不是已經猜到了嗎?”
“你連朕都算計了進去?你當朕是你這盤棋裡的一枚棋子嗎?”
李承乾依舊不動聲色,“這要看父皇怎麼想了。”
談話到這裡戛然而止,李道宗聽著兩人的對話,急忙腦補畫面,生怕趕不上兩人談話的速度。
李世民到底是聰明人,其實事情早在鄭英傑向李承乾呈遞地主的認罪書時,他便猜到了,只是他不願意相信。
或者是說,他想從李承乾嘴中,聽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李承乾身邊有什麼人李世民清楚的很,他接觸過什麼人,李世民更是瞭如指掌。
這件事,肯定沒有任何人給他出謀劃策,也可以說李承乾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沒有人給他出謀劃策,並且他也從未主動找人商量過。
彷彿所有的事情早已爛熟於胸。
沒有門客的協助,李承乾竟然獨自謀劃了這麼多的事情,單是這份頭腦與心性,便不是常人可以比擬的。
少傾。
李世民沒有繼續追問此事,對著李道宗說道:“承範,你繼續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