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承乾的話語,望著陽光照耀下,他那偉岸的身軀,長街上的百姓激動得溢於言表。
“太子殿下,竟然說我們是大唐的主人...”
“太...太子殿下真是聖明,今後必將是一代明君...”
“百姓的利益高於一切,這才是為民做主的好太子...”
長街兩側的百姓,無不為李承乾的話語,深感涕零。
文武百官聽了李承乾的言論,也不自覺的停下了腳步,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普天之下真有如此愛民如子的太子爺嗎?
將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說過的帝王倒是不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寥寥幾何?如今這李承乾確實走上了這條道路。
李承乾騎著赤兔,漸行漸遠,今天他本來就沒打算進宮,只是單純地來收一波人頭,這些地主腦袋都頂到了他的刀上,他焉有不殺之理。
身後,是在風中凌亂的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和地主豪強。
雖然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件事,但心思各異。
...
皇城。
東宮。
李世民的朝堂上。
他坐在龍椅上,臉上噙著怒意,下面的文武百官也都陰沉著臉。
此刻,李世民恨不得親自將李承乾抓過來,給上他兩個大耳刮子。
他想過各種最壞的結果,可哪一件也沒有這件大,哪一件也沒有這件嚴重,一言不合,李承乾竟然動手殺光了皇宮外,要鬧事的地主。
這...這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起初,當劉仁願將訊息告訴他時,他還不相信。
李世民認為李承乾就算膽子再大,再不計後果,也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情。
可結果往往就是這麼的出人意料,李承乾不但殺了,還全都殺了,最後扔下滿地的屍體,就這麼拍拍屁股走了。
而最關鍵的是,就算他犯了這麼大的錯,自己也要力保於他,他雖然手段偏激,但初心卻是好的。
自己的兒子,總歸不能讓別人給教育了。
少傾。
朝堂上,暴風雨前的寧靜終於被打破了。
世家派系的老臣丁秋林走了出來,“陛下,臣有本要奏。”
此刻,他站出來不單單是因為他身處世家隊伍,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這個老學究,實在是無法接受李承乾這血腥的手段。
李世民不用猜都知道他要說什麼,氣呼呼道:“言!”
丁秋林開口道:“老臣要參當朝太子李承乾,有違綱常,行事偏激,草菅人命 ,視大唐法度如無物,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當朝太子竟然肆意屠殺手無寸鐵的世家名門,他枉為大唐太子...”
李世民擺手道:“夠了,還有誰要參太子,一併出來吧。”
“微臣要參當朝太子李承乾。”
“微臣要參當朝太子...”
“微臣要參...”
李世民話落,一個接著一個的大臣全都跳了出來,連平時中立的都跳出來了幾個。
望著朝堂中參李承乾的大臣,李世民的臉陰沉著,雙眼似有怒火在跳動。
長孫無忌在一旁,心裡更是萬分焦急,他一直以,自己有這麼個能力卓越的外甥而自豪。
這今天這事,他認為李承乾辦的實在是太傻了,他心裡萬般無奈,“承乾啊承乾,你怎麼會如此的糊塗,你就真的不知道籠絡人心嗎?”
與此同時。
一向行事低調的崔家人也站了出來。
禮部侍郎崔永昌開口道:“陛下,太子在長安城中,當著滿街的黎民百姓,當著滿街的文武百官,如此草菅人命,微臣懇請廢太子,另立儲君。”
此言一出。
李世民更是怒火無邊,世家真正的目的終於顯露了出來。
他盯著崔永昌幽幽道:“今日之事,太子雖然衝動,但也並非事出無因,崔侍郎還未知道前因後果便如此著急的廢太子,是何居心?”
李世民心裡明白,今天就算天塌下來,李承乾他也要保住,不然便是等同於向地主豪強認了慫。
如此一來,他們今後將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兼併土地,欺壓百姓,這絕對是李世民不能接受的。
李承乾用如此血腥的手段,在無形中將李世民牢牢地綁到了自己的戰船上。
崔永昌毫不退讓,“陛下,就算他們當中有人犯了法,那也應該交由大理寺和刑部處理,依律而行,太子這般隨心行事,根本沒有將律法放在眼中。”
李世民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難道他們就將律法放在眼中了嗎?段方龍和韓寧德這麼多年虐殺了多少嬰孩兒童,他們就將律法放在眼中了嗎?今天生事的這些人,他們有一個人的手是乾淨的嗎?”
“陛下...”崔永昌仍然寸步不讓。
這是扳倒李承乾的絕佳機會,不管結果如何,他斷不會退縮。
李世民拂袖道:“好了,不要再說了,此事朕定會有所決斷,朕有些乏了,退朝吧!”
崔永昌阻攔著李世民,“陛下,您不能如此...”
李世民一掌拍向案牘,憤怒道:“朕說退朝!”
他這一言,嚇得所有人都閉上了嘴。
老太監陳琳道:“退朝...”
緊接著,李世民看都沒看一眼朝堂上的大臣,拂袖離去。
長孫無忌和魏徵幾人相互對視一眼,互相點點頭。
出了朝堂,幾位國公在東宮內繞了一圈,直奔李世民的御書房。
啪!
還沒進屋,他們便聽到了茶杯撞到地面上的聲音。
隨即,李世民憤怒的咆哮聲從屋內傳了出來,“逆子!逆子!”
幾人面面相覷,識相似的沒有進去。
少傾。
李世民的聲音傳了出來,“你們幾個還要在外面站到什麼時候。”
聞言,幾人推門走了進去。
“微臣,參見陛下...”
“末將,參見陛下...”
幾人走進屋裡,請安道。
李世民揮手道:“行了,此刻就不要管什麼虛禮了,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商討出格對策。”
隨即,他又轉頭看向劉仁願,“去,帶著朕的口諭,今日,無論如何也要將這個逆子給朕帶回來了。”
此時,李世民的氣還沒有消。
李承乾這次做的事,根本沒有和自己商量,他還真是將先斬後奏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