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進來笑道:“母后,瞧您說的,兒臣眼裡怎麼會沒有母后。”

長孫皇后看到李承乾,佯裝生氣道:“依本宮看,不見得吧!”

“本宮上次對你說的話,是不是都忘卻了!”

李承乾剛要開口,魏王李泰從裡面鑽了出來,“母后,兒臣先行告退了。”

說著,抬腳就要跑。

李承乾看著他,冷冷道:“等等。”

聞言,李泰愣在原地,強顏歡笑,“皇...皇兄,何事呀?”

李承乾道:“你不是被禁足了嗎?誰準你出來的?”

“啊?”

“這...這...”

李泰被嚇得哆哆嗦嗦,一時說不上話來。

被李承乾支配的恐懼,再次席捲而來。

長孫皇后走了出來,“承乾,青雀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本想登門向你道歉。”

“可你上次下手太重了,青雀心裡都有了陰影。”

李承乾看向李泰,問道:“哦?是嗎?”

“青雀,你真的意識到錯誤了?”

李泰拱手道:“回皇兄,青雀真的知道錯了,青雀不該沾惹世家,更不該頂撞皇兄,還請皇兄見諒。”

這幾日,李承乾誅殺盧氏九族訊息,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聽到訊息的李泰,寢食難安。

唯恐王氏拉攏自己謀反,要取代李承乾的事情會暴露,哭著喊著來見長孫皇后。

看到李承乾來到立政殿,李泰彷彿驚弓之鳥一般,驚慌失措。

生怕李承乾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他了解李承乾,原則性極強,他要是認定的事情,就算父皇也攔不住。

李承乾道:“嗯,看來你這幾日也想通,我們是親兄弟,血濃於水。”

“只要你不做出格的事,我永遠是你皇兄。”

他的言外之意,李泰算是聽出來了,要是自己做了對不起他的事,自己這個弟弟,他也不會認了,手下肯定也不會留情。

“是,皇兄,臣弟知道了。”

“臣弟禁足期限還未到,就先回去禁閉了。”

李泰說完,不等李承乾回應,急忙跑了出去,他現在只想逃離李承乾,逃離這個大魔王。

長孫皇后望著跑出去的李泰,無奈的搖了搖頭。“承乾,你看看你將青雀嚇的。”

“你們是親兄弟,你要多關照他一下。”

李承乾道:“母后,正是因為青雀是兒臣親弟弟,兒臣才如此管教他。”

“盧氏擁兵謀反的事情,您不是不知道。”

“此事要是將青雀牽扯進去,您讓我如何保他。”

“謀反的罪名,青雀擔得起嗎?”

聞言,長孫皇后嘆了一口氣。

“是啊,青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要不是你當初及時阻止了他,真是險些釀成大禍”。

長孫皇后現在想想還有些後怕。

李泰是她最喜愛的兒子,要真是有個三長兩短,她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緊接著。

長孫皇后轉頭看向李承乾,“哼,本宮還沒有說你。”

“你私自帶兵前往范陽,為何不告知母后。”

“你知道母后有多擔心嗎?”

“你現在雖強,但世家也不是吃素的,萬事都要小心。”

李承乾笑道:“母后,二十萬突厥大軍都攔不住兒臣。”

“區區一個范陽盧氏,又豈會被兒臣放在眼裡。”

“覆滅他們也只是順手的事。”

“不過,兒臣讓母后擔心了,還請母后見諒。”

長孫皇后道:“你這孩子,哪都好,就是有點自信過了頭。”

“你可不要小看這些世家大族。”

嘴上雖說,但長孫皇后心裡還是無比歡喜的。

太子有能力,她這個做母親的臉上也有光。

李承乾道:“好了母后,這趟兒臣可不是白出去的。”

說話間,李承乾將一個錦盒拿了出來。

此去范陽,他將盧氏的寶庫,搬了個精光。

盧氏傳承千年,奇珍異寶數不勝數,比皇宮裡的還要多。

“難得你有心,還給本宮帶了禮物。”長孫皇后說著,接過錦盒,打了開來。

錦盒裡的飾品雖不多,但珠光寶氣,曄曄照人。

看的長孫皇后好生歡喜。

一旁,侍女青嵐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送您的這些飾品,真是太華貴了,娘娘戴上,那真可謂是傾國傾城了。”

長孫皇后笑的合不攏嘴,“呵呵,就你會說,本宮早已過了那個年紀了。”

談笑間,殿外傳來聲音。

“陛下駕到。”

聞言,所有人都站起身來。

片刻,李世民走進殿內。

“參見陛下。”

“兒臣,參見陛下。”

...

李世民揮手道:“免禮。”

隨即看向李承乾,眼中滿是喜愛之色,“承乾也來了。”

李承乾拱手道:“回父皇,兒臣前來給母后請安。”

李世民點了點頭,“好,難得你如此有孝心。”

長孫皇后附和道:“是啊,承乾現在可體貼本宮著呢,專門給我送禮物來了。”

李世民揮手道:“恩,大家坐吧”。

坐下,他便不再說話。

李承乾看著他欲言又止的樣問道:“父皇可是有什麼話要對兒臣說。”

頓了頓。

李世民緩緩道:“張亮有一義子,名叫張雲生,官拜遊擊將軍。”

“張雲生自從跟隨張亮以來,對大唐忠心耿耿,屢立戰功,鎮守幽州時,數次抵擋突厥的猛烈進攻,身先士卒,負傷無數。”

“朕也非常欣賞他。”

“張亮曾說,張雲生是最有希望繼承他衣缽之人。”

“將來必將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軍,成為大唐的棟樑之才。”

聽了李世民的話,李承乾心裡嘀咕,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世民不會無緣無故的,跟自己說這些事情。

畢竟,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在這時勢造英雄的歲月中,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數不勝數。

頓了頓。

李世民繼續道:“父皇有意提拔張雲生,承乾你怎麼看?”

話落,李世民滿臉期待的看著李承乾。

李承乾回應道:“此事父皇按照程式,與兵部尚書李靖商討便可。”

“父皇定奪此事,兒臣並不瞭解張雲生,不便多言。”

聽了李世民的話,李承乾心裡便有了數。

這怕不是,李世民給自己挖了一個什麼坑,不然他不會費盡心思讓自己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