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話落。

朝堂中,文武百官皆是沉默不語。

雖然那些漢民是隋朝時期被高句麗俘虜的,但他們依舊是漢家百姓。

如今,高句麗已經欺辱到了大唐頭上,此時若還無動於衷,那還真對不起這漢家脊樑。

李承乾臉上噙著怒意,即便沒有今日之事,高句麗他也必定前去。

遼東城下的英靈骸骨,高句麗境內的漢人百姓。

那是李承乾一定要帶回來的。

漢家英魂,怎可埋骨他鄉。

李世民聽著他們的爭吵,沒有言語,依舊踱步朝堂。

高句麗雖是彈丸之地,但國力昌盛,兵強馬壯。

如今大唐雖已恢復些許元氣,但絕湊不出百萬大軍。

畢竟,隋煬帝楊廣三徵三敗,那是血淋淋的事實。

但此事若是忍氣吞聲,這皇帝做的未免就太窩囊了。

李世民開口道:“劉政會,朕命你全權負責此事,出使高句麗探明情況。

李靖,朕命你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左右武衛軍,陳兵營州,以不變應萬變。”

兩人上前拱手道:“是,微臣(末將)領命。”

緊接著。

李承乾上前沉聲道:“父皇,兒臣認為此事不妥。”

李世民望向他:“承乾,你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兒臣以為,不必出使高句麗,給高建武修書一封便可。”

“道來。”

李承乾目光如炬:“交出主謀,俯首稱臣,歲歲納貢,放我漢家百姓歸國。

如若不然,我大唐鐵騎將踏平高句麗每一寸土地。”

高麗棒子,本就在李承乾征討名單之中。

此言一出,朝堂中一片譁然。

“這...太子殿下太魯莽了,這不是逼高句麗與我大唐開戰嗎?”

“俯首稱臣,歲歲納貢,高句麗六十萬雄兵難道是擺設?他們怎會稱臣,又怎屑稱臣。”

“哈哈哈...還是太子殿下對我胃口,高句麗欺人太甚,幹他孃的。”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但反對者居多。

禮部尚書劉政會言語激動:“太子殿下,此事萬萬不可,如果我們修這樣的書給高句麗,那就等同於下了戰書。

這樣會挑戰兩國爭端啊。”

畢竟前朝遠征的陰影,還沉浸在他的心頭。

李承乾沉聲道:“難道我大唐還能怕了高句麗不成?”

劉政會解釋道:“太子殿下,這不是怕與不怕的問題,若是榮留王並不知情,而幫助我們徹查此事,我們便沒有與高句麗撕破臉的必要。”

李承乾寒聲道:“大唐百姓之命,不是草芥,他們身為大唐子民,本宮就要對他們負責。

營州之事,高句麗理應給我大唐一個交代。

犯錯就要受罰,這是規矩。

明知高句麗所為,卻還主動示好,我大唐臉面何在,大唐尊嚴何存?

他們越過邊境,擄掠我大唐百姓便就是宣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明犯強唐者,雖遠必誅。”

李承乾擲地有聲,字字鏗鏘。

“好。”李世民高聲道:“這才是我大唐太子應有的氣魄,這才是我漢家脊樑。

他們越過邊境,劫掠大唐百姓,朕若是連個屁都不放,那朕還有和顏面見我大唐百姓。

劉政會,就依承乾說的辦。

如若不然,我大唐鐵騎將踏平高句麗每一寸土地。”

“這...”劉政會心頭一顫,拱手道:“微臣遵旨。”

“營州急報...營州急報...”

與此同時,一名驛卒越過皇宮,直奔朝堂而來。

“陛下,營州急報,營州軍與高句麗軍在山柳鎮發生衝突。”

李世民冷麵寒眸:“高句麗哪支軍隊。”

驛卒拱手道:“淵蓋蘇文手下,遼東軍。”

“淵蓋蘇文!”李世民雙目猩紅,目眥欲裂:“又是淵蓋蘇文,又是淵蓋蘇文,他當朕的江山,是他家後院嗎!想來便來,想劫便劫,想打便打,想走便走。”

李承乾沉聲道:“戰況如何。”

驛卒道:“營州軍損失慘重,好在王玄策將軍率領白袍軍及時趕到,擊退了遼東軍,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砰!”

李世民怒拍案牘:“這就是你們想要妥協的後果,這就是你們想要妥協敵國。

高句麗欺我太甚。

不報此仇,我大唐顏面何存!

不報此仇,我大唐風骨何在!

不報此仇,我大唐尊嚴何有!”

與此同時,朝堂中,各軍將領紛紛請戰。

“陛下,末將請戰。”

“陛下,末將請戰。”

“陛下,末將請戰。”

......

站在高句麗一方的文臣也乖乖閉上了嘴。

封德彝面目通紅,站在朝廷中,坐立不安,顏面全無。

李世民大手一揮:“朕要御駕親征,踏平高句麗,給我大唐百姓一個交代。”

此話一出,朝中文武,驚為天人。

“御駕親征?”長孫無忌驚叫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您是萬金之軀,九五之尊,怎可親征那彈丸小國。”

“是啊陛下。”魏徵附和道:“我大唐有百萬雄師,有虎豹精騎,兵多將廣,您坐鎮京師即可,不必躬親。”

李靖上前拱手道:“陛下,小小高句麗,末將率軍前往,即可蕩平遼東,直搗平壤。”

朝堂之上,皆是勸阻之聲。

李世民沉聲道:“前朝昏君楊廣都可親率百萬大軍,東征高句麗,朕是馬上皇帝,戎馬沙場十數年,還能怕了他小小的高句麗?”

文武百官,一臉愁眉,人家隋朝百萬大軍三徵高句麗而不下。

如今大唐有多少軍隊,即便這兩年休養生息有所恢復。

但只怕能拉出來的人馬,也不足五十萬大軍。

此時,李承乾站起身道:“父皇您坐鎮京師,兒臣率軍前往即可。”

此話一出,朝中百官,皆是眸露精光。

對啊,這不是還有太子殿下?有此一人,能擋百萬雄師。

滅東突厥,敗西突厥,遠征扶桑,大唐戰神在此,他們何懼哉。!

看到李承乾出列,李世民有所動容。

不過,他眼眸一轉,顯然已經有了決斷。

李世民垂眸道:“朕意已決,不必再勸。

昔日隋煬帝楊廣沒完成的漢家夙願,就讓我李世民來完成。

隋朝沒完成的壯舉,就讓我大唐來實現。”

朝堂中,文武百官一看。

李世民心意已定,便不再勸說,紛紛拱手道。

“微臣預祝陛下,旗開得勝,所向披靡,大軍凱旋...”

“微臣預祝陛下,旗開得勝,所向披靡,大軍凱旋...”

“微臣預祝陛下,旗開得勝,所向披靡,大軍凱旋...”

李承乾看著一臉嚴肅,眸光冷淡的李世民也沒多說什麼。

東征高句麗,這可能是他一生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