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上前,拱手道:“陛下,萊州土山城的天花源頭已經查明,是土山城太守曲文德與扶桑人勾結而做出的喪盡天良之事。”

“他們要以土山城為中心,將天花散至我大唐境內的所有地方,不過還好太子殿下根除了天花,粉碎了他們的陰謀詭計。”

“正當太子殿下手刃曲文德回到土山城準備開拔時,扶桑大軍殺到登州城下的訊息便傳了出來。”

“這是太子殿下給陛下的一封信函。”

他說著從懷中掏出信函遞到了老太監陳琳的手中。

李世民接過信函,迫不及待的拆了開來。

朝中文武百官,看著他手中的信函,望眼欲穿,恨不得跑上去一探究竟。

少傾。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信函,意氣風發,喜笑顏開,“哈哈哈!承乾不愧為朕的好兒子,這等膽魄!這等氣魄!這等自信!真是舉世無雙。”

百官看著臉上噙著笑意,志得意滿的李世民更加好奇了。

“陛下!太子殿下究竟說什麼了?是不是要與扶桑開戰啊,真是急死俺了。”程咬金四眼八叉的望著李世民,十分焦急。

終日困在這長安城內,程咬金早就盼著可以出去征戰沙場了。

“知節,你莫要著急...”李世民心情極為愉悅,“仗有你們打的,但是誰要是給朕掉了鏈子,朕決不輕饒。”

“承乾已經跟朕請戰扶桑了,既然他們敢算計我大唐,那就要做好被朕征討的覺悟!”

這其中,李世民肯定有著自己的考慮,李承乾的脾氣他可是太瞭解不過了,他已經將白袍軍給調走了便絕對沒有回頭的理由。

李世民如果加以阻止,那絕對是打自己的臉。

況且李世民也有著自己的血性,扶桑小國,彈丸之地,竟敢公然進犯大唐邊境,如果他連這事都能忍受,以後如何能夠震懾周邊列國。

“啊?太子殿下要出征扶桑了?”

“現在攻打扶桑恐怕不妥吧!扶桑國遠在海外,這海戰與陸戰可不能相提並論啊。”

“是啊,應該先將扶桑驅逐出境再做打算。”

聽了李世民的話,朝中的大臣們紛紛驚呼。

“肅靜!”李世民看著朝中的文武百官,高聲道:“這有什麼可吵的?不就是攻打扶桑嗎?我們泱泱大唐還能怕這扶桑不成?”

“陛下,此舉是不是太過草率了?”杜如晦上前勸說道:“扶桑距離我大唐境內甚遠,國中又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資源,就算攻下了扶桑於我大唐也沒什麼益處吧。”

“微臣建議,將入侵我大唐的扶桑軍驅逐出境,然後讓扶桑賠款,以彌補我大唐的損失。”

杜如晦話落,朝堂中大臣多數都支援他的想法,畢竟這戰爭是大多人不想看到的事情。

不過,程咬金卻跑出來抗議道:“克明!你這話俺老程可是不認同,那天花是什麼東西,朝中的各位大人都知道,扶桑此舉根本就不是簡單的入侵我大唐這麼簡單。”

“如果不將他們打怕了,打服了,他們永遠以為我大唐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老程說的在理!”尉遲恭在一旁應和道:“這次我支援老程的話,扶桑那群兔崽子,不給他們點厲害,他們就不知道我大唐的拳頭有多硬。”

“反正我不懂你們文人那些道道,捱打了要不打回去,那可肯定不成。”

房玄齡在一旁解釋道:“哎呀,知節,敬德你們倆沒懂克明的意思,他的意思還是,沒有好處的仗不要打,打完仗還要賠上軍費,這仗打的有什麼意思。”

這幫文臣都是一幫老油條,精明的很,幹什麼事都要在心裡算計,沒有好處的事他們是不會讓李世民乾的。

“嘿嘿...”李世民在一旁笑道:“你們啊...也不想想我那皇兒是何許人也,你們一個個那麼精明,承乾就是吃虧的主?”

“朕不怕告訴你們,承乾跟朕說,在那扶桑國中有一座石見山,山中有一條巨大的銀礦脈,那一座山的銀產量佔這世上所有國家銀產量的三成之多,你們說這仗的划算不划算。”

“什麼!這小小的扶桑國竟然能產出這麼的銀礦!”朝堂中的文武百官聽了這話,一個個目瞪口呆,震驚無比,這筆財富實在是太大了,所有國家產量的三成之多,有了這些銀兩,大唐的國庫必將充盈無比。

“既然是這樣的話,攻打扶桑倒也不是不可以...”

“陛下,趕快發兵攻打扶桑吧...”

“陛下...”

聽聞扶桑國有一座巨大無比的礦山,朝中的大臣全都改變了態度。

“額...”李世民無奈的擺了擺手,這幫人的還真是善變,“好了,大家都靜一靜,承乾的白袍軍已經趕往登州去剿滅入侵我大唐的扶桑軍了,朕也要派遣幾位大將去支援承乾,總讓白袍軍衝鋒陷陣,朕的心中也過意不去啊。”

其實,李承乾跟李世民說的原話是,請父皇派遣大軍跟在白袍軍的後面,將繳獲的戰利品運往大唐。

看著這話,李世民雖然十分的高興,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面子還是要的。

所以他便美名其曰是派遣大軍援助白袍軍,這麼說也好聽些。

“陛下,末將請戰...”

“陛下,末將請戰...”

“陛下,末將請戰...”

......

李世民話落,朝中的武將紛紛請戰,白袍軍的戰鬥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跟李承乾出去,那絕對吃不了虧,還能撈回來大把的軍功,搞不好李承乾在賞賜些什麼,這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李世民的心中的早有定論,程咬金和尉遲恭這兩人肯定是要派出去的,不然兩人又得去他的寢宮處長跪不起,令人頭痛的很。

兩人可任隨行副將,但統帥一職,兩人皆不可兼任。

沉吟片刻,李世民淡淡道:“柴紹,朕任命你為伐倭大將軍,領兵三萬,統領討伐扶桑的事宜,凡事要與承乾商議。”

柴紹站出來拱手道:“是陛下,末將定當竭盡全力!”

本來他想派李靖前去,不過李承乾走了,李靖要跟他一起去,那大唐便沒有鎮國大將軍了,所以便委任了柴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