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傲視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高聲道:“你們都看的了吧,這才是我大唐太子應該有的樣子。”

“扶桑之國,彈丸之地,小小使臣,在我大唐的土地上,肆意妄為,欺凌百姓,你們竟然還要將我大唐的子民,交於異國之手,朕試問!你們的血性何在?你們的骨氣何存?大唐的通天脊樑如何傲立於天地之間!”

“你們這麼做,就不怕大唐百姓戳你們的脊樑骨嗎!就不怕寒了天下萬民的心嗎!”

“異國使者,辱我大唐百姓者,一律當斬!朕在位一天,大唐百姓的尊嚴便不容他國踐踏!”

緊接著,李世民看向李承乾望來,“承乾,扶桑之事,朕交由你全權處理,若是和,扶桑必須要給我大唐百姓一個交代,若是戰,就讓他們洗乾淨脖子等著我大唐的屠刀,朕要讓天下人知道,我大唐百姓不是任人欺凌的!”

“那四個斬殺扶桑使臣的白袍軍,官升兩品,賜黃金百兩,朕要讓天下的百姓知道,無論什麼時候,我大唐的將士都將護他們於身後,救他們於危難之間!朕要讓天下百姓知道,他們不是大唐的草芥,他們是我大唐的主人!”

李世民登基不滿一年,可當秦王已經十幾年了,他為何跟隨李淵揭竿而起,就是不願天下的百姓再受這飢寒交迫,流離失所,任人欺凌之苦。

如今他做了這大唐的皇帝,又有無雙太子李承乾的輔佐,已經不再是那個任異國欺凌的國君了,大唐百姓也不再是隨意踐踏的草芥。

“陛下聖明,太子殿下聖明,臣等知罪...”

“陛下聖明,太子殿下聖明,臣等知罪...”

“陛下聖明,太子殿下聖明,臣等知罪...”

......

站出來提議將水雲交給扶桑處理,以求平息扶桑怒火的文武大臣,紛紛拱手請罪。

李承乾和李世民的一番話,如同一盆徹骨的寒水從他們的頭頂澆灌而下,更有老臣甚至哭了起來。

多少年了,漢人終於不再向其他國家委曲求全,漢人的通天脊樑又可以傲視天下了。

一個大仁大義的皇帝,一個以天下萬民為己任的太子,試問這大唐百姓何愁不安,大唐何愁不興。

李承乾看著龍椅前,霸氣側漏的李世民,嘴角微揚,這才是當初那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秦王,這才是那個為了天下蒼生揭竿而起的李世民,鐵骨錚錚,熱血滿腔。

他上前拱手道:“兒臣領旨。”

此事他心中早就有了定論,就算是扶桑請和,他也不會答應,大唐的旗幟必將插到扶桑國的每一寸土地上,後世的仇,李承乾定然會讓他們以血來償!

此刻,禮部那些憂心忡忡,提心吊膽的官員們心中懸掛的石頭,也終於放下來了。

有李世民和李承乾撐腰,他們便無懼於扶桑。

早朝散罷。

李承乾去了船塢,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衝出渤海灣,征戰扶桑了。

青龍戰艦的進度需要加快,艦隊的組建也儘快完成。

一支完整的水師,光靠二十艘青龍戰艦是無法組建成編的,精銳水師需要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海鶻六種艦船組建成編。

艦船之上,除了兵士常用的刀、劍、矛、槍、弓、弩等兵器外,還要有絞車弩、拍竿和拋石機等重型武器。

而且李承乾要將整支白袍軍搬到扶桑,這工作量不可謂不大。

白袍軍的駐地也已經被他搬到了廣通渠旁,熟悉水性,為出征扶桑做準備。

廣通渠旁,墨鴻哲,柳沐寒和孫柳川正指揮著現場的工作,墨鴻哲為總排程。

魯班閣的人讓李承乾盡數調了過來,建造船塢和青龍戰艦的工匠的數量也增添了五倍有餘。

“太子殿下!”看見李承乾走來,墨鴻哲急忙迎了過來。

他剛剛出山,便攬下了這麼大的工程,內心十分激動。

墨家蟄伏了數百年,傳承到他這一脈便只剩下他一人了。

如果不能幹出一番經天緯地的豐功偉業,那墨家到他這一脈也就算是到頭了。

死後,墨鴻哲哪裡有顏面去見墨家的列祖列宗。

幸好李承乾賞識他,將艦隊交由他打造。

當這支艦隊承載著大唐的將士,血染江海,為大唐開疆拓土時。

墨家的名聲必將再次席捲天下,威震寰宇,他墨鴻哲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李承乾淡淡道:“鴻哲,本宮的艦隊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打造完畢。”

墨鴻哲拱手道:“回殿下,最快也需要半年,這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些。”

“半年...”李承乾沉吟道:“本宮給不了你那麼長的時間,四個月,本宮只給你四個月的時間,工匠不夠繼續招,另外工部那邊,本宮已經打過招呼了,人你也可以隨意呼叫,資金不夠的話便找秦風去提,你記住,我們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時間將本宮的艦隊給打造出來。”

“是,太子殿下放心,鴻哲定當竭盡全力。”墨鴻哲堅定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接著道:“所招工匠的月俸是按照本宮所定的標準發放的嗎?”

墨鴻哲回應道:“殿下放心,工匠的月俸已經提前發放了三個月的,食宿也都是按照最高標準制定的,他們都稱讚太子殿下的仁義,他們都說您是上天派下來救苦救難的菩薩,整天對您歌功頌德。”

李承乾淡淡道:“那本宮便放心了,鴻哲你要記住,事關百姓便沒有小事,你說他們的要求高嗎?他們的需求多嗎?本宮只不過是給他們理應得到的東西,而他們卻如此的感恩戴德,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唐虧欠百姓的實在是太多。”

墨鴻哲聽了不住的點頭,這造船的工匠們便是大唐百姓的縮影,在他們的身上可以對映出大唐百姓的疾苦。

他們謹小慎微,小心翼翼的在這船塢做工,犯了錯,便像一個手足無措的孩子,生怕旁邊的護衛手上會突然多出一把鞭子,抽向他們的身軀。

墨鴻哲深深的記得,當他們提前發放三個月的月俸時,現場看到的不是歡呼雀躍,而是工匠們眼中的彷徨。

他們根本就不相信會有這種事情發生,這普天之下就沒有這樣的道理。

工匠們驚慌失措的神態,墨鴻哲依稀可見。

就好像這些銀子是他們的買命錢樣,他們推諉著祈求墨鴻哲饒他們一命。

墨鴻哲從那一刻便明白了。

錯的不是工匠,錯的不是百姓,錯的是這個國家,錯的是這個制度。

而李承乾就是這條佈滿荊棘路上的戰士,為了天下萬民,披荊斬棘,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