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李世民這副模樣,淡然一笑,隨後道:“兒臣又不是神仙,怎會預知京畿道起蝗災,只不過是未雨綢繆,賭一把罷了。”

“賭對了,蝗災問題迎刃而解,賭錯了,兒臣也沒有任何損失,何樂而不為。”

“不過,結果是好的,蝗災已經很難對京畿道造成威脅,接下來我們只需解決旱情便好了。”

話落,眾人不禁對李承乾升起,敬佩之情。

用最簡單的手段,解決了最大的災害,還被他說的如此微不足道。

這若是放在別人身上,怎麼也是名垂青史的壯舉。

可李承乾不討封,不要賞,只淡然一笑了之。絲毫沒有刻意炫耀的意思。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好大兒,面露欣慰。

李承乾這份心性,是李世民最為喜愛的。

不論立下任何豐功偉績,他絕不恃才傲物,絕不居功自傲。

這往往是大多數人,難以辦到的。

李世民點頭應道:“承乾說的不錯,既然蝗災已經過去,那我們便應該著手應對旱情了。”

“不過你這份功勞朕會記住,等旱情過去,一併封賞。”

雖然不受封賞是李承乾的性格,但若是有功不獎,便是他這個當父親與皇帝的失職。

緊接著,李世民轉頭道:“虞世南,你是工部尚書,如何應對旱情,說說你的意見。”

“這...”虞世南犯了難。

應對旱情,他還真是毫無頭緒,畢竟這是老天爺賞不賞飯的事。

他又不是龍王,又不會布雲施雨。

“怎麼?你就一點辦法也沒有?”李世民眉頭緊鎖,不悅道:“蝗災問題,承乾已經幫助你想辦法解決了,旱情問題,你不會一點作為也沒有吧。”

虞世南慌了神,憂愁道:“陛下,屬下無能,這旱情問題,微臣實在是...”

其實,這事也並不能怪他,按照古代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等諸多因素下。

古人解決災情的能力,本就十分低。

大多數都能任由災民自生自滅罷了,賑災錢糧能不被貪墨,這便已經是好事了。

而且虞世南剛剛就任工部尚書,業務也沒有那麼熟練。

李世民知道這事不是他一人能夠解決的,便也沒有真的怪他。

看著虞世南支支吾吾,他又將頭轉向了其他幾位國公,“那你們呢?有沒有想到好的舉措。”

“泱泱大唐,諾大的朝廷,難道有事便全都指著太子一人?”

“你們就這麼心安理得的拿著朝廷的俸祿,看著太子為你們一一解決問題?”

此時,李世民已經不生李承乾的氣了。

將矛頭指向了飯桌上,其他幾位國公。

程咬金聽了這話,剛要夾菜的筷子又縮了回去,若是再沒心沒肺的吃,怕不是要被李世民一頓臭罵了。

尉遲恭也趕緊裝出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聊起這些政務問題,他們這些武將一般都很自覺的變成氣氛組。

除了在場邊喊666,別的事一般不會幹。

劉政會率先開口,打破寂靜,哀愁道:“這幾日,京畿道的糧食已經開始逐步漲價了,小幅度的漲價百姓還能接受,若是再漲上去...”

他說著,言語間,滿是無奈。

聞言,李世民的火氣更大了,怒聲道:“朕是讓你來解決問題的,不是讓你來提問題的。”

“這麼大的旱情,糧食不漲價,那才怪呢!”

啪!

李世民怒拍桌案,接著道:“朕要的是舉措!舉措!”

“糧食漲價,你戶部尚書劉政會是幹什麼吃的,拿出了什麼舉措,穩定京畿道糧價,穩定百姓正常生活!”

劉政會被李世民這一罵,臉上浮現出了委屈。

不說話捱罵,這說話咋還捱罵呢...

李承乾看著他便宜爹的這副架勢,頗有一種公司會議,老闆發飆罵了的意思。

“依兒臣之見,我們應該做最壞的打算。”李承乾插話,救下劉政會。

話說此時,他是時候該表演一波真正的技術了。

眾位國公聽了,只覺臉頰發燙,真是臊得慌。

他們還在想,可李承乾已經開始拿主意了,只要李承乾一開口,他們這邊估計也就宣佈結束了。

沒想到臨了,還得讓李承乾出謀劃策。

李世民掃視眾人,臉色微沉,怒其不爭。

隨即他看向李承乾,輕聲道:“承乾,那你便來說說你的想法。”

此時,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又和藹了幾分。

這關鍵時刻,還得靠他的好大兒。

雖然平日裡總是氣他,可有事是真上。

關鍵時刻也頂得住。

李承乾緩緩開口道:“我們要穩定京畿道糧價,近幾年大唐雖偶有災害,但整體糧食儲備還是充足的,戶部必須從此刻向大唐各地收糧,儲存到京畿道各大糧倉,穩定糧價。”

“其實,災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所以我們一定要穩住民心,防止有人散佈謠言,哄搶糧食。”

聞言,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太子殿下說的極是。”房玄齡附和道:“即便再充足的糧食儲備,一旦遭受哄搶,那對京畿道的衝擊,也是巨大的。”

一旦糧食遭到哄搶,可能直接將京畿道的儲備糧,直接搶完,這也是李承乾最擔心的問題。

李世民點頭道:“承乾說的不錯,穩定糧價,穩定民心是當務之急。”

“劉政會。”

“微臣在。”

“即刻從戶部劃撥一筆轉向資金,用於採購儲備糧,穩定京畿道糧價。”

“微臣領旨。”

“長孫無忌。”

“微臣在。”

“你是戶部尚書,如今正是京畿道官員發揮作用的時刻,各城,鎮,村的官吏要時刻在崗,加強管理,穩定民心,維護治安。”

“微臣領命。”

“承乾,那接下來我們要怎麼做?”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問道,此刻他乾脆想也不想了,直接按照李承乾說的來。

他知道,李承乾應對這些事情,總有一些新奇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又十分奏效。

“興修水利工程,減輕百姓壓力。”李承乾淡淡開口道。

李世民眉頭緊鎖,“你的意思是,朝廷出銀子僱傭百姓,進行水利工程的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