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萬不可妄自菲薄。”長孫無忌站出來勸解道:“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哪裡有不遭難的地方。”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瘟疫四起,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這難道不慘嗎?”

“反觀我大唐,扶桑倭寇,陰狠毒計,至我大唐一城百姓,盡染天花,然,至此危難之際,太子殿下,計出奇佐,迎刃而解。”

“西漢末年,山東地區,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城垂淪者半”。”

“反觀我大唐,長安城懸於洪澇下,太子殿下,身先士卒,計出良謀,救百姓於危難之間,這不是大唐的福澤嗎?”

殿中幾位國公聽了,不自覺的為長孫無忌豎起了大拇指。

這舅舅當到這份上真是太不容易了。

勸解李世民,還不忘誇上自己外甥幾句。

“是啊陛下,只要我們同心協力,解決天災,渡過難關,便算不了什麼...”

房玄齡站出來,附和道。

“唉...”李世民長嘆一聲,“朕只是心疼百姓罷了,每逢天災,這受苦受難的都是百姓。”

“若是再攤上兩個像黨仁弘那樣貪贓枉法的官吏,百姓的日子可怎麼過。”

緊接著,李世民眉頭緊蹙,沉聲道:“對了,承乾在哪裡,朕已半個月沒有摸到他的影子了。”

“身為大唐太子,京畿道出了這麼大的事,朕也不見他心急。”

劉仁願上前一步,“回陛下,據說,太子殿下曾預言,京畿道會起蝗災,太子殿下這兩個月來,正在為預防蝗災,奔波勞碌。”

“京畿道,蝗災?”李世民面色陰沉,垂眸道:“他這又是在鬼扯些什麼?京畿道哪裡來的蝗災,他還真把自己當成了能掐會算的老神仙?”

“京畿道大旱,便已夠忙活的了,他不為解決此事出謀劃策,卻操心莫須有的事情,真是氣煞朕也。”

李世民越說越氣,天降旱災,便已夠讓他心煩的了,若是再起蝗蟲,這不是將他們往深淵裡推嗎?

蝗災的破壞力,比起旱災來說,不知兇猛多少。

李世民根本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

古人深信天人感應之說,即便他是皇帝,亦不例外。

若是災禍肆起,民間定會再起流言蜚語,而且一定與李世民脫不了干係。

“陛下,微臣感覺太子殿下所為,並不是沒有道理,自古以來,每逢蝗災前,必有旱災,殿下如此作為,可謂是未雨綢繆。”

“而且,京畿道自古便是蝗災多發地,您對殿下又不是不瞭解,殿下怎麼會做,無用之功。”

長孫無忌急忙上前勸解道。

想懟他外甥,門都沒有。

“是啊,陛下。”程咬金突然插話道:“俺感覺長孫大人說的在理,那蝗蟲俺嚐了嚐,特別好吃。”

“俺今天回去還要吃,是個不錯的下酒菜。”

他說著,眼眸中出現了幾分期許。

李世民眉頭緊鎖,愣愣的看著程咬金,“你...你吃蝗蟲?”

“嗯。”程咬金忙不迭的點頭道:“這有什麼奇怪的嗎?俺...俺可喜歡吃了。”

“要不要俺給您送來點嚐嚐。”

“哈哈...”李世民破涕為笑,“朕不吃,都留給你吃吧。”

他心道:你好像得了大病似的,吃蝗蟲?惡不噁心?

李世民尷尬的笑了兩聲,發現眾人竟然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著他。

就好像...

就好像他是那個吃蝗蟲,而且十分無知的人一般。

“陛下,蝗蟲真的十分美味。”杜如晦突兀的來了一句,嚇的李世民一驚。

這話要是從程咬金嘴裡說出來,他就當個哈哈,一笑了之。

可若是從杜如晦嘴中說出來,那性質可就完全不同了。

“嗯。”房玄齡點頭應和道:“配上點醉仙釀,確實是人間美味,這麼說吧,頓頓不能少。”

臥槽!

李世民現在的腦子有點懵,一團漿糊。

他感覺自己好像與這個世界脫軌了一般。

須臾。

李世民緩緩走回蒲團前,坐了上去,故作鎮定,沉聲道:“士元,與朕說說,承乾都為預防蝗災,採取了哪些舉措。”

他在心裡想了一番,事情在沒有搞明白之前,還是不要發火的好。

按照這個情形看,李承乾定是又搞了不小的動靜。

若是不分青紅皂白便批他一頓,搞不好要被反打一波。

劉仁願上前道:“回陛下,是這樣,太子殿下為了預防蝗災,特地用蝗蟲研製幾道美味佳餚,而且免費提供給了京畿道的所有菜館中。”

“還設立了許多收購蝗蟲的站點,又從其他地區,調來了許多家禽,交給京畿道農戶養殖,預防蝗災。”

“陛下,您不知道這幾道菜在京畿道地區,有多麼的火爆,現有蝗蟲幾乎都要被百姓們逮絕了。”

“蝗蟲收購價格也從六文錢一斤,漲到了十文錢一斤。”

李世民幽怨的看著他,沉聲道:“士元,你這訊息知道的這麼清楚,怎麼不早與朕說?”

“額...”劉仁願愣了一下,隨即道:“陛...陛下,您最近國務繁忙,末將...末將便覺得沒有必要將這些小事,一一與您彙報。”

“哼!小事?”李世民冷哼一聲,“你是覺得京畿道大旱是小事,還是京畿道鬧蝗災是小事?”

“這...”劉仁願被李世民懟的啞口無言,“末將不敢。”

“不敢,朕看你的膽子,不小啊?”李世民冷嘲熱諷的說著。

正好心中的怒火沒處發洩,這不是有送上門來的了嗎?

“陛下,長安城南郊急報!”

兩人正說著,一個驛卒突然跑了進來。

李世民急忙從蒲團上站了起來,焦急道:“南郊發生了何事?”

他顧不上與劉仁願發火,心裡擔憂,如今是非常時期,大旱已至,又要起蝗災,千萬別再起什麼亂子了。

驛卒急忙回應道:“南郊起蝗災了,數量非常之多,鋪天蓋地,已有大片良田受損。”

“起蝗災了!”李世民驚愕道。

本來乾旱,地裡的莊稼就半死不活,全靠長安八水那點存水量,勉強灌溉。

蝗災一起,怕不是全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