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黃昏,日落西山。

芒涯山戰役告一段落,唐軍大獲全勝,戒日軍敗的體無完膚,未有一人逃出生天。

營寨中滿是斷壁殘垣,營寨外戒日士兵的屍體在熊熊火焰中化為灰燼,血水匯聚成涓涓小溪,向山下流淌。

至此,戒日軍折損在唐軍手中的人數已超過十萬。

戰後,唐軍著手修繕營寨,將戰線推進至芒涯山附近。

戒日軍慘敗,芒涯山被奪,查哈爾被擒,馬賽關外的戒日各軍不敢停留,全都轉移到了關外,龜縮著不敢出來。

只得等著阿羅那順派新的指揮官,前來馬賽關。

戒日國。

曲女城。

阿羅那順望著手中戰報,怒衝雲霄,連同送信的驛卒都被他給砍了。

“廢物!全都是廢物!”

“四十萬大軍護衛下,三軍主將竟然被敵軍在眼皮子底下給劫走,這打的是什麼仗!”

阿羅那順嘶吼著,一腳將面前的案牘踢翻。

緊接著,他望向施羅嘉,呵斥道:“這就是你手底下的將,這就是你選的三軍主將,你是怎麼跟本王保證的!”

若不是施羅嘉戰功赫赫,阿羅那順非要一腳將他踹飛不可。

殿中,一眾文臣武將在一旁瑟瑟發抖,不敢言語,生怕牽連自己。

一向沉著冷靜的施羅嘉也不再淡定,面色陰沉,雙眸猩紅。

他還是第一次吃這麼大的虧,第一次受這樣的屈辱。

“請父皇給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馬賽關我親自去,勢必攻下茶馬關,屠盡唐軍!”

施羅嘉不想解釋,他也懶得解釋。

此刻,他只想奔赴馬賽關與唐軍,真刀真槍的幹上一場。

他已得到確切訊息,劫走查哈爾的是李承乾。

“給你機會?”阿羅那順咬牙切齒,怒聲道:“本王還能相信你嗎!”

施羅嘉不慌不忙,沉聲道:“我願立下軍令狀,若是拿不下茶馬關,自當以死謝罪。”

“罷了罷了...”阿羅那順擺了擺手,罵了施羅嘉一頓,心中的氣已消了一半,“這件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一句話,不惜一切代價,攻下茶馬關!”

出了大殿,施羅嘉率領禁衛軍踏上了北伐之路。

他將心中怨氣化為動力,“李承乾,你欠本皇子的,我要讓你數倍償還。”

當施羅嘉抵達馬賽關時。

李承乾已率軍推進至戒日城關之下。

唐軍連營數十里,旌旗遮天蔽日。

十幾萬大軍,硬生生的壓倒了戒日三十萬大軍的氣勢。

任誰也想不到,唐軍這反攻來的如此之快,勢頭如此兇猛。

施羅嘉入了關,戒日軍算是找到了主心骨,士氣開始慢慢恢復。

馬賽關校場之上,施羅嘉立於臺上,掃視校場中的各軍將領。

“我施羅嘉的各位兄弟,戒日的各位將軍們,你們受苦了,這幾日我軍接連失利,罪責不在你們,在我施羅嘉,是我的大意輕敵才導致的我軍慘敗。”

唰!

施羅嘉提起長刀橫於肩上。

“我施羅嘉自絕於各位將軍面前...”

此舉可是將演武臺下的戒日將軍們嚇壞了。

“大皇子,萬萬不可,是屬下們無能,與大皇子無關,若是自絕,那也該是我們...”

“大皇子三思呀,萬不可魯莽行事...”

“該死的唐軍,該死的李承乾,他們是罪魁禍首,與大皇子何干...”

戒日軍副總指揮博格噗通一下跪到施羅嘉面前。

“大皇子,你睜眼看看臺下的兄弟們,您若是死了,他們怎麼辦?賽馬關外,唐軍正準備攻城,您若是死了,我戒日王國怎麼辦?”

“您就忍心棄我戒日數萬萬臣民於不顧嗎?”

博格說著,聲情並茂,一把鼻涕一把淚。

臺下所有戒日將軍全都跪了下來,哇哇大哭。

他們一面勸阻施羅嘉,一面痛恨自己的無能。

唰!

施羅嘉用利刃割下自己的長髮,“我已向王上立下軍令狀,本是罪無可恕,但大敵當前,戒日危難之間,我的命不屬於自己,今日我割發代首,暫且留下我的頭顱。”

“等我率領諸君,打退唐軍,攻佔茶馬關後,再行謝罪。”

“末將願追隨大皇子,赴湯蹈火,血染唐軍...”

“末將願追隨大皇子,赴湯蹈火,血染唐軍...”

.....

戒日各軍將領在施羅嘉三言兩語的忽悠下,瞬間燃起了戰意,慷慨激昂。

眾人散去,博格與施羅嘉相視一笑。

兩人十分默契,但都是臨場發揮,沒有提前串通。

施羅嘉亦是無奈之舉,若是不能給馬賽關,戒日各軍將領來點刺激,恢復士氣,這仗,還真沒法打。

李承乾十數萬大軍陳於馬賽關外,虎視眈眈,士氣正盛。

戒日各軍若是這個狀態,此戰,必敗無疑。

給各軍將領打上一針強心針後,施羅嘉開始巡視各軍,撫慰戒日士兵,順便了解唐軍情況。

其中,提及最多的便是李承乾率領神威軍,炮轟芒涯山。

雖然芒涯山上的戒日士兵全都葬送於神威火炮與唐軍手中,但山下那些逃竄的戒日士兵依然能感受到神威火炮的威力。

那種震懾是直擊靈魂的。

施羅嘉的心一直沉著,神威火炮的威力他聽說過,但從未見過。

“博格,對於此次與大唐之間的戰鬥,你怎麼看?”

施羅嘉視察一圈後,在回關的路上問著博格,查哈爾被抓,博格是他最能倚仗的副手。

戒日王國的將軍不少,但大多都是酒囊飯袋,上不得檯面。

“唉...”博格嘆了口氣,硬挺的神情也稍微垮了一些。

查哈爾是他的摯友,事情淪落到這個地步,他的心裡也十分悲痛。

“大皇子,說實話,這仗我心裡還是沒有低,雖然我們目前在人數上佔優勢,但那李承乾的手段太過詭異。”

“那夜闖山的確實是李承乾,而且克爾蒙親率數千人馬將李承乾及其手下趕到了斷崖邊上。”

“原本李承乾幾人已是必死無疑,可...可他硬是從斷崖上跳了下去,而且消失的無影無蹤,沒有留下一絲一毫的蹤跡。”

“起初,我也認為是克爾蒙是胡說八道,可那數千將士的口徑出奇的一致,不容我不相信。”